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第133章 赚钱之法(2/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最新章节。

“没事没事,这案子是比较绕,你没想明白是正常的,回头看着大明律明明琢磨就行了。”

“学生谨遵先生吩咐。”

朱雄英没等到意料中的责骂,不解地眨眨眼应下。

“就这?不是,这么轻松就过关了?训斥呢?责骂呢?罚抄大明律呢?”

朱棣在一旁看得傻眼,满脸写着难以置信。

“看什么看,你和雄英那能一样吗?他才几岁,想不清楚正常,而你年仅二十还跟个法盲似的,难道我骂错了?”

陈平瞪了朱棣一眼,说话就像是连珠炮一样,不给朱棣辩驳的机会。

朱棣缩了缩脖子,人都快麻了。

自家父皇双标就算了,怎么陈平也双标啊。

对待自己和对待朱雄英,完全就是两个态度啊!

简直是让朱棣欲哭无泪!

隔壁的朱元璋等人也脸色古怪,朱标一副想笑又不敢笑的表情,李善长也是笑着摇头。

“咳咳,父皇,您平日里对待老四是有些严苛了,老四既选择从军征伐这条路子,那其他事情上,大可放宽一些,也免得打击到他。”

朱标觉得也不能就这么放任不管,朱棣好歹是自己的四弟,怎么着都得向着他说话。

朱元璋平日里对朱棣要求严,该骂的时候也骂过,可听着陈平骂朱棣,心里面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不乐意的。

骂了老子又骂小子,朱家两代人都被陈平骂了,自己英名一世,传出去不得成了笑话吗?

朱元璋却没想过,陈平要是知道他用“英明一世”评价自己,怕是当场就得火冒三丈疯狂输出国粹。

“罢了罢了,以后咱对老四温和点行了,封地也给他挑好的,这小子为了大明,受陈平这小子太多刁难了,瞧瞧,试问整个大明有谁胆敢对皇子这么无礼的?”

朱元璋哼哼两声,算是为朱棣说话了。

“到了现在,事关政治的两大核心概念,经济和法治,我都已经讲完了,剩下还有一些什么哲学、思辨之类的东西,我虽然也能讲,但对现在的大明帮助不大,所以就先略过吧。”

陈平这番话明显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

在大明这个老百姓普遍还在为了一日三餐挣扎度日的时代,谈什么哲学、思辨那不是瞎忙活吗?

这些东西说得再多,都不如给他们一碗热气腾腾的白米饭实在。

“那先生今后要教导我们什么?”

朱雄英好奇地问道。

“这个嘛,这段时间帮你们复习下功课,考一考你们学习的成果之类,先暂时不讲新东西。”

陈平思考了一会儿,如此回答。

按照他的说法,那就是这个学期结束了,什么时候开始新的学期,就是陈平自己说了算。

朱棣闻言,敏锐地抓住了机会,赶紧提议道:

“那既然如此,先生不如多讲几条赚钱的门路如何?”

陈平很是诧异,看着朱棣说道:

“奇了怪,我不是给了你新精盐制法和织布机设计图吗?盐和布,占了衣食住行的两样,还不够你赚钱?朱老四,你小子还够贪的啊。”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欢乐宋
欢乐宋
王大卫穿越到了大宋朝,还是双穿,他一边捣腾两边的东西挣大钱,一边等待汝瓷和钧瓷问世挣更大的钱。你以为他是腹黑男主,他却为了朋友杀辽使,平青唐,战西夏,争霸海域。你以为他不解风情,他却为了心爱的女人,追到上穷碧落下黄泉。王大卫说:大宋朝,我来了,全都给我嗨起来!
王大胃
汉疆喋血风云录
汉疆喋血风云录
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乱世之中,儿女情长,汉家江山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磨难,华夏一族,第一次差点亡族灭种,少年追随拯救汉家的大英雄冉闵,几经血战,终于见到了曙光。当然还应该有谢安,王羲之,苻坚,王猛这些青史留名的风流人物,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姓名,还有属于他们的故事传说。历史的责任,亲人的嘱托,推动着少年不得不,奋力拼搏,向上攀登。一部热血温馨的奋斗史!
汉家一小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