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第130章 人手不够(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最新章节。

也不怪文武百官们懵逼,主要是他们还是头一次看见朱元璋为他们讲解这些大道理。

这还是他们记忆里粗枝大叶、苦农民出身的洪武大帝吗?

懂得比他们这些从小读四书五经的大臣们还懂得多。

重点是,他们越听越觉得朱元璋讲的都是极其深奥的知识,货真价实,没有半点弄虚作假!

感觉就像是……领先了几个时代!

他们感觉还真对了,文官们能做到这个位子自然不是什么傻子,可受限于时代的局限性,了解的知识比较片面。

遇到这种现代化的制度和知识总结,就和遭遇降维打击差不多。

文官尚且如此,武将们就更别说了。

看着侃侃而谈的朱元璋,总觉得自家这位老大哥有种陌生感,仿佛眼前之人不是朱元璋一样。

听着他讲的这些知识,就和听天书一样,只是隐隐约约觉得特别有道理,特别厉害,让人本能地信服。

我不懂,但倍感震惊!

如果陈平在这里的话,就会想到现代的一句话——你字多,你说得对。

“……所谓依法治国,就是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这么说你们懂了吗?”

朱元璋巴拉巴拉讲了一通,问道。

看着这些文武百官或是震撼或是懵逼的模样,他心情别提有多好了。

原来这就是给人讲课的滋味吗?真滴爽啊!

在一瞬间,朱元璋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形象在这些文武百官心中变得越发崇高。

知识的阶梯,就是如此的高尚!

“陛下,您这是从哪里听来的?这番理论实在是让吾等惊为天人,佩服不已啊。”

一名大臣恭敬地行礼问道。

言下之意很明显,自家人知道自己的事,朱元璋或许很有智慧,但是绝对不会说出这么清晰的道理。

更像是从某种典籍之中摘抄下来的内容一样。

而这也让大臣们感到好奇,要知道他们不说是博览群书,但也称得上是学识渊博,可世界上难不成还有他们没有看过的书籍不成?

“咱所得知识,乃是天授,非是尔等可以探究。”

朱元璋冷哼一声,故作高深莫测的说道。

他这样做,一来是为了装逼,二来是为了隐藏陈平的存在。

文武百官中,知晓陈平存在的也只有徐达和李善长。

他们二人见识过陈平的本事,也知道陈平的重要性,自然是不会戳穿朱元璋,只是心里不知道会怎么吐槽就是了。

“总之,你们需要记住只有依法治国,才能将大明建设得更加美好!而现在,为了契合新大明律,咱宣布将来要重新划分执政执法的部门,将二者进行分离,其中执法部门也将根据执法步骤进行细分。”

“刑部、大理寺、提刑按察使司等部门及其分部,分管抓人、查案、审案,各分部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制约,职权清晰明确,不得违规越权!也严禁相互勾结,知法犯法者罪加三等!”

朱元璋趁热打铁,当即宣布自己接下来针对新大明律的一系列改革。

这顿时在文武百官中掀起轩然大波,涉及官场,自然也是会波及他们自己的职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为了赚钱给母亲治病,莫闻来到黑工厂打工,却没想误入人贩子组织。遭到殴打时,记忆苏醒,发现自己来到一人之下世界,并且马上就要被噶腰子。关键时刻觉醒,能够获得所有武侠小说中的神功,开局得到,将异人打手的炁全部吸光,成为异人。莫闻发现,只要击败,击杀别人,就能获得新的武功。为了给母亲治病,为了变强,莫闻成为异人雇佣兵。至此,圈子里多出了一位超级狠人。风正豪:“莎燕,为了风家的未来,你必须嫁给莫闻。王也
爱吃黑豆粥的血尸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