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第95章 李善长(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最新章节。

听到李善长的嘀咕,朱元璋高深莫测地笑了笑,淡定地说道:

“善长你就先看好吧,这位陈平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

李善长连忙应下,心中却有些不以为然。

若是此人真的有本事的话,早就入朝为官了,又何必被关在这诏狱里?

只是这样一来,李善长就有一点搞不懂,为什么一个被关在诏狱里面的囚犯,还会受到皇家的特殊照顾呢?

带着这个疑问,李善长没有妄下判断,还是决心先听一听这个陈平有什么高论再说。

“前面说了我们要掌控经济,要让自己的国家能够抵挡经济变化的冲击,同时也要有影响其他国家的手段。”

“想要做到这点,先决条件就是要有足够强大的经济实力。通过国有资产,掌控生产资料,宏观调控掌握市场经济,在经济出现大幅度波动的时候,通过宏观调控来改变价格走向。”

陈平依旧和往常一样,慵懒地半躺着,一边吃着肉喝着混合果汁牛奶蜜糖的冰饮,在那里侃侃而谈。

朱雄英和朱棣则是各自皱着眉头,试着理解陈平讲述的种种知识。

李善长听得直皱眉头,感觉比以前刚开始念书的时候听夫子讲之乎者也还让人难以听懂。

一旁的朱元璋看出李善长的窘态,呵呵一笑在一旁解释道:

“国有资产,就是指盐铁这些在我们大明掌握之中的产业,生产资料则是生产这些东西需要具备的原材料和生产工具,至于宏观调控,则是在经济出现上下起伏的时候,由国家出手进行干预。”

朱元璋一番解释,说的李善长是一愣一愣的。

仿佛这时候李善长才是穷苦的农民出身,朱元璋反倒像是一个读书人一样。

“原,原来如此……”

李善长愣愣地点头,但很快他皱起眉头:“那这人说话未免口气也太大了吧,一来就是国有资产和什么生产资料,管理国家,怎可以如此一言以蔽之?他以为就那么轻松吗?”

李善长自诩不凡,可也没有自大到可以操持一国经济命脉的程度,可这人说话的时候,仿佛这就是什么理所当然的东西一样。

要知道听这个陈平说话的声音,分明就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啊!

一个小辈,就有这么大的口气!

“善长啊你不要不服气,实话告诉你吧,之前的精盐制法和应天府改良的两种织布机,可都是出自这位奇人之手。”

朱元璋看着李善长满脸的怀疑和不服的神色,一下子来了兴趣,在一旁轻描淡写的说道。

说完之后,就饶有兴趣的看着李善长的反应。

要知道在过去,李善长他们这些文官总是仗着自己上懂天文下知地理,对待其他武将出身的大明官员都是一副爱答不理的模样。

哪怕是朱元璋自己,在和李善长这些文官打交道的时候,也时不时感觉到对方那高高在上,独属于读书人的傲然。

这种感觉一直让苦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很是不爽,而现在看着李善长的表情,他意识到这或许是自己出一口“恶气”的时候。

‘也让你们这些自诩读了圣贤书的读书人瞧瞧,什么才叫做真正的有知识有文化!’

“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为了赚钱给母亲治病,莫闻来到黑工厂打工,却没想误入人贩子组织。遭到殴打时,记忆苏醒,发现自己来到一人之下世界,并且马上就要被噶腰子。关键时刻觉醒,能够获得所有武侠小说中的神功,开局得到,将异人打手的炁全部吸光,成为异人。莫闻发现,只要击败,击杀别人,就能获得新的武功。为了给母亲治病,为了变强,莫闻成为异人雇佣兵。至此,圈子里多出了一位超级狠人。风正豪:“莎燕,为了风家的未来,你必须嫁给莫闻。王也
爱吃黑豆粥的血尸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