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第7章 太子体弱,汝当勉励之(2/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最新章节。

朱元璋被气得鼻孔生烟,半天连个字都说不出来。

朱标也被惊到了。

他也是实在没想到,这个陈平竟然胆大包天到了这种地步!

竟然敢当着老四的面,去公然骂皇帝!

他几番话在口里,像是热汤一般,烫得他根本开不了口。

“此人犯上作乱,合该诛九族!”气急了的朱元璋恶狠狠地说:“不!诛十族!”

朱标咽了咽口水:“父亲…文人有才,向来轻狂,历史上功绩斐然的皇帝,不都有这样的谏臣在身边么,昔日祢衡击鼓骂曹,魏征直言上谏,反而衬托出贤德明君之表率。”

“这些文人的毛病,您也不是第一次知道了。”

朱标也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劝住朱元璋,他实在不想让陈平这样的人才,就这么可惜地没了命。

朱元璋显然没有消气,一边在旁边踱步,一边絮絮叨叨地骂着。

“咱只是当初没听他的,取消藩王供养制度而已,就算咱有错,咱不能改吗?他凭什么要这么骂咱?”

“咱以前要饭的时候被人骂,现在当了皇帝还要被人骂,那咱这皇帝,不是他娘的白当了?”

“是是是。”朱标连声附和:“父皇您丰功伟绩,是这个陈平不懂规矩……”

朱标这边还在极力劝和。

另一边却突然又传来陈平骂骂咧咧的声音:

“我说你个老四,之前给你留的家庭作业,你是一点没写啊??”

“我……我给忘了!”

“你这样,将来怎么继承大统?怎么成就一方霸业,怎么当永乐大帝?”

此话一出,朱棣瞬间脸色煞白,腿脚一软就跪在地上,连滚带爬地上前捂住陈平的嘴。

“先生!大哥!大爷!您嘴里就积点德吧!这话要是被我父皇听到,我别说屁股开花,脑袋都要分家!”

“继承父皇大统的,是且只能是我大哥,您以后千万别再提什么永乐大帝了。”

陈平看了一眼朱棣,想继续骂,却终于还是叹了口气。

早前见到朱棣的时候,他就说过这话,当时的朱棣和如今的反应一模一样。

如今才洪武十一年。

朱棣也才刚满十八岁而已。

现在的他还没遇到黑衣妖僧姚广孝,还没戴上那顶白帽子。

对朱标极为尊敬,是真的兄友弟恭,跟他说什么永乐大帝,都是白瞎。

“Judy啊,你不要妄自菲薄,我就看你有大帝之资!送你一顶白帽子你要不要?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太子体弱,汝当勉励之……”

“咳咳咳咳……”

朱棣闻言,急忙连声咳嗽起来。

“那什么……先生,我家锅里还烧着屎,我回家拉个水,回聊!”

说完,朱棣迈开步子就要逃,陈平的声音却从身后传来。

“别忘了之前给你留的家庭作业!废除藩王分封制和宗室供养制度之后,藩王的安置问题!”

朱棣逃出牢房,顿时松了一口气,刚往前走了一步,抬头的瞬间,顿时两腿一软,跪倒在地。

只见朱元璋手里拿着皮鞭,脸色阴沉。

“继承大统?成就一方霸业?大帝之资?”

“永乐大帝!你要不要给咱解释一下,什么叫做白帽子?”

就连朱标此时也面色不悦,手上也拿着一根木棍。

“四弟,咱身子多病,你是不是应该勉励之?”

朱棣欲哭无泪。

先生,害我不浅啊!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汉疆喋血风云录
汉疆喋血风云录
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乱世之中,儿女情长,汉家江山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磨难,华夏一族,第一次差点亡族灭种,少年追随拯救汉家的大英雄冉闵,几经血战,终于见到了曙光。当然还应该有谢安,王羲之,苻坚,王猛这些青史留名的风流人物,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姓名,还有属于他们的故事传说。历史的责任,亲人的嘱托,推动着少年不得不,奋力拼搏,向上攀登。一部热血温馨的奋斗史!
汉家一小卒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