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第74章 本土和离岸(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最新章节。

看着父皇朱元璋的神情,朱标立马就明白自己这位父皇已经是下定决心要对倭岛下手了。

他倒不是可怜这群无恶不作的倭寇,只是可怜大明官兵还要出海远洋征战。

战争本就危险,更何况是远洋作战,这中间不知要死多少大明将士,有多少人失去自己的儿子、父亲。

可朱标也很清楚,倘若不解决大明宝钞贬值的危机,那么大明都将有可能不存。

为了更加长远的未来,有些事不得不做!

“父皇,既然倭岛的矿产如此重要,那儿臣此番回去立马督促福建那边的舰船修缮准备工作,争取在明年开春就直取倭岛!”

朱标想到这里,知道进攻倭岛已不可避免,当下主动开口说道。

所谓长痛不如短痛,倒不如让他自己来将这些事情准备妥善,也好为在外出征的将士们多增加一分胜算。

至于舰船何来,则是之前缴获的陈友谅的舰船大军。

之前龙湾之战和潘阳湖之战,总共缴获战船两百余艘,其中部分或多或少有所损伤,需要进一步修补才能使用。

原本是留着远洋南美,将红薯玉米这些高产作物带回来的。

如今,已然有了更紧要的用途。

哪知朱元璋思虑一番后,摇了摇头:

“进攻倭岛夺取金银矿山的事情不能操之过急。尔等要切记内部原因往往比外部因素更要紧。大明宝钞的问题不只是缺少金银储备,当务之急是先要筹备新钞和建立一个完善的监管体系,否则的话再多的金银流入市场,也还是会被蛀虫们掏空。”

朱标闻言面露恍然之色,情真意切的称赞道:

“父皇当真是深谋远虑,想的是要比孩儿长远。”

朱元璋闻言稍稍露出几分自得之色,宝钞贬值带给他的阴霾也小了几分。

“按照咱的计划,今年年底之前解决大明宝钞潜藏的隐患,同时间修船造船业不能停,明年船只和航线情报齐全后,待到后年就直取倭国!”

朱元璋目光炯炯有神,野心勃勃,仿佛已经看见战船载着满船的金子银子向他驶来。

陈平之所以提及倭国和石见银山、左渡金山这些存在,除了因为倭国的金银储备的确可以解决大明金银储备短缺的问题。

此外也是为了在年幼的朱雄英心里种下一颗种子。

在陈平看来,等到朱雄英长大继位之后,自己早就回到现代享福去了,自然也就看不见倭国被攻破的那天。

为了自然是要早早就透露这金银矿山的存在。

只是陈平想不到的是隔墙有耳,他们的谈话早就被朱元璋和朱标听了去,并且也相信了金山银山的存在,已经在计划后年就去攻打倭国。

“现在我再来考考你们,假设大明已经占领金银矿山,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用这些金银呢?”

帮人帮到底,陈平索性又抛出一个问题。

朱家人闻言齐齐陷入沉思之色,按理来说金银都到手了,就该通通运回国内再说啊,为什么还要问怎么用?

“降低老百姓的赋税?毕竟咱大明有钱了,就不用盯着老百姓手里的钱了。”

朱雄英一心想当个好皇帝,虽然他觉得直接降低赋税可能有点欠妥当,但是这无疑是他期待中的模样。

“有钱了当然是要造军械扩充军队了,不然蒙元这些外敌盯上我们大明的钱该怎么办。”

朱棣理所当然的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