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第68章 河流(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最新章节。

“哼,我倒要看看他能说个什么花儿来,为什么说咱们爷孙三代人的答案不对。”

朱元璋面子有些挂不住,冷哼一声道。

朱标同样也有些好奇,按理来说他们的答案应该是对的啊,为什么是对又不对。

至于朱棣,在陈平这里他的回答顶多得到一个“卷面分”。

“钱的确很重要,但你却只看见了表面,忽略了宏观上的视角,有一句话,叫作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陈平这边已经开始授课了。

“上层建筑包含了我所说的政治、法律、基础设施乃至于一切思想和道德、艺术等等的总和。”

“而决定它们存在的,就是经济。”

“经济便是政治的基础,那么什么是经济呢?钱是经济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钱从什么地方来的呢?自然是需要劳动创造,也就是生产力。”

“那么劳动创造有了,怎么能换成钱呢?自然就需要交易了,并且你生产出来的东西,得是别人需要的,才能完成交易,也就是供需。”

“这个交易之中,使用的用来衡量事物价值的物品,便是货币,也就是我们口中的钱。”

“有了源头生产出东西,有了钱有了供需,还需要一套完整有效的秩序,确保交易能够顺利完成。”

“如果说钱是看得见的河流,那么生产力就是河流的源头,沿岸冲刷出来的河床,就是运行的秩序,我们就如同河中的小鱼,交易彼此所需,这便是生态。”

朱元璋听的瞳孔一缩。

过去脑海中思考、实施的政令,种种奏折的内容,在这一刻被陈平的一番话牵引组合,最后轰的一声炸开,隐隐有种恍然大悟之感。

“这就是政治吗?听君一席话……”

朱元璋正要感叹,可目光一瞥,自己两个儿子还在场,顿时止住不说了。

“正是听君一席话,尤胜十年书啊!”

朱标却是毫不掩饰自己的赞叹和佩服,双眼明亮有神,只觉得陈平这番话直接指向本质,让他对如今的大明现状有了另外一番认识。

源头、河流、河床、河中小鱼的生态,一切的一切,都变得有迹可循起来!

“这么厉害吗?”

朱棣仍旧有些懵懵懂懂,倒不是他没有慧根,主要现在的他还没遇到黑衣宰相,另外一个侄儿也没有上位。

没有外部压力,朱棣纵然很有潜力,但现在他还是一个十八岁的铁憨憨。

这也是为什么陈平放弃朱棣的原因,等到此子打磨完成,他指不定早就被朱元璋砍头回去当千万富豪了,还不如换一个方向影响大明和后世。

“先生,既然经济这么重要,那么皇帝只要把经济搞好了,是不是就能国泰民安了?”

朱雄英问道。

“正解。”陈平称赞了一声: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百姓想要吃的好穿的暖,就要发展经济,也是一国安定的基础方针,所谓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就是这个意思。”

陈平说到这里,想起朱元璋的种种政策,恨铁不成钢的痛骂道: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你爷爷朱八八了!”

“这朱八八他懂个劳什子经济,重农抑商,有他这么干的吗?不顾社会发展,开历史倒车,真想把他从皇位上拽下来!”

朱雄英吓得身体一颤,急忙摆着小手:

“先生,不可妄言啊!”

哪怕他还小,却也知道祸从口出的道理。

自家皇爷爷那是从尸山血海杀出来的狠人,若是知道先生这么骂他,先生岂有命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