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

第29章 农器改良(中)(1/1)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最新章节。

贞观二年二月中旬,长安城外的官田上,一场前所未有的农具对比试验正在进行。李承乾身着短打,亲自监督着七架不同弧度的曲辕犁一字排开,每架犁旁都站着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农。

"诸位老伯,今日咱们要好好比试比试。"李承乾站在田埂上,声音清亮,"每架犁耕半亩地,记录用时长短、牛力消耗和翻土效果。"

周老汉抚摸着中等弧度的三号犁,咧嘴笑道:"殿下放心,老汉们心里都有杆秤。"

随着一声锣响,七架犁同时开动。李承乾目不转睛地观察着每架犁的表现:一号犁弧度最小,转弯时仍显笨拙;七号犁弧度最大,耕牛明显不适应;而三号、四号犁则行进得最为顺畅。

"记录:三号犁转弯三次,用时最短;五号犁翻土最深,但牛力消耗大..."书记官运笔如飞。

午时休整,李承乾命人取来特制的盐豆犒劳耕牛,自己则与老农们蹲在田埂上讨论。

"四号犁最顺手。"周老汉嚼着胡饼说,"就是犁铧吃土太深,老牛走着费劲。"

李承乾若有所思:"那若将四号犁的弧度稍减,再配合可调节的犁评..."

正说着,远处突然传来惊呼声。众人赶去一看,原来是七号犁的犁辕在急转弯时断裂了!

将作监的工坊里,断裂的犁辕被摆在案台上。李承乾用手指丈量着断口:"木质纹理在此处有瑕疵..."

"殿下明鉴。"老木匠张顺点头,"弯曲处正好是木节所在。"

长孙冲递上一卷竹简:"《考工记》有载,'辕木取直纹者为上'。"

"那我们就专选直纹梨木。"李承乾下定决心,"再在弯曲处加铁箍加固。"

经过反复试验,他们在犁辕内侧关键部位加装了马蹄形铁箍,既不影响弯曲度,又大大增强了承力能力。李承乾还发现,将犁辕的弯曲起点前移三寸,能更好地分散受力。

"妙啊!"张顺试着摆动改良后的犁辕,"这下转轴处的压力小多了。"

二月二十,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试用新犁的农夫们普遍反映,长时间操作后腰背酸痛。

"这不对劲啊。"李承乾挠头,"曲辕犁本该省力才是..."

他亲自下田体验,很快就发现了症结所在:犁梢的高度不合适,迫使农夫弯腰操作;犁评的调节杆位置别扭,操作时需要扭曲身体。

"咱们得按人体工学来改进。"李承乾对工匠们说,虽然他们听不懂这个词,但明白太子的意思。

经过三天调整,他们做出了可调节高度的犁梢,并在犁评处加装了符合手型的握把。周老汉试过后惊喜道:"这下站着也能扶犁了!"

二月末,李承乾意识到一个重要问题:新犁必须能与现有农具兼容,否则百姓难以接受。

"老伯,你们现有的犁铧、犁壁,能否装在新犁上?"他询问周老汉。

老汉摇头:"殿下造的犁箭太细,咱们的犁壁装不上。"

于是新一轮改进开始了。他们将犁箭的接口标准化,确保新旧犁具零件可以互换;还在犁铧上加开了通用安装孔。

"这下好了。"刘铁匠满意地说,"百姓可以逐步更换,先换犁辕,再换犁铧,不必一次花费太多。"

三月初一,长安城外春耕大典如期举行。李承乾改良的曲辕犁被正式命名为"贞观犁",与直辕犁同场竞技。

百官围观下,两架犁各耕一亩地。结果令人震惊:贞观犁不仅快了两刻钟,翻土深度还多出一寸半!更难得的是,操作的老农全程轻松自如,不像使用直辕犁时那般汗流浃背。

"善!"李世民亲自下田试犁,龙颜大悦,"此犁当颁行天下!"

但就在众人欢庆时,李承乾却盯着翻起的土块皱眉:"犁壁角度还是不够理想,杂草埋得不够深..."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长相思:折柳祭
长相思:折柳祭
关于长相思:折柳祭:毛球是大荒第一灵力高手九命相柳的灵宠,在死亡后却在九幽冥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九幽红人,并混成了九幽帝君身边的大红人——渡鸦。她利用身份之便,寻找相柳神魂,并在解救相柳途中解锁不同新身份。最后相柳有没有复活,又能不能絮小夭再续前缘呢?
割浆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