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光里聆听巴蜀回响

第263章 古蜀象踪:本土象牙的生态与文明印记(2/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在时光里聆听巴蜀回响》最新章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五、天馈之礼:古蜀人对自然馈赠的敬畏接纳

相比狩猎的“主动”,发现自然死去的大象,对古蜀人而言更像是大自然的“馈赠”,他们将这种发现称为“天馈”,对待“天馈象尸”的态度,比狩猎更为恭敬。

雨季的成都平原,常因暴雨引发小规模的山洪。一次雨后,几个古蜀人沿着河岸寻找被洪水冲来的果实,却在一片竹林旁闻到了异样的气味——不是腐烂的恶臭,而是带着潮湿泥土气息的“巨兽气息”。他们拨开茂密的竹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既惊讶又敬畏:一头成年公象侧卧在泥地里,双眼紧闭,长长的象牙插在松软的泥土中,身上没有任何伤口,显然是因年迈或疾病自然死亡。

消息很快传到部落,巫祝立刻带领族人前往。他们没有急于靠近,而是在象尸周围撒上晒干的艾草——艾草的香气既能驱散蚊虫,也被古蜀人视为“净化灵魂”的象征。巫祝跪在象尸旁,用手指轻轻触摸象的皮肤,口中念诵:“感谢大地的馈赠,感谢巨兽的奉献,你的躯体将滋养草木,你的牙齿将连接神灵,我们必不负这份恩情。”

随后,族人们才小心翼翼地开始处理象尸。他们手持磨得光滑的骨刀,顺着象牙与头骨的连接处缓慢切割——自然死亡的象象牙,因血液早已停止循环,与头骨的连接更为紧密,需要更细致的动作。有人专门负责清理象牙表面的泥土,用湿润的麻布轻轻擦拭,避免划伤象牙;有人则在一旁准备楠木制成的支架,待象牙取下后,立刻将其放在支架上,防止因重量过大而断裂。

取下象牙后,族人们没有丢弃象尸,而是将其拖到附近的树林中,让其自然腐烂,成为滋养楠木、香樟树的肥料。几个月后,当他们再次路过这片树林,会发现象尸所在的地方,楠木的新叶长得格外翠绿,香樟树的花开得格外繁盛——这在古蜀人眼中,是大象灵魂“回归自然、滋养万物”的证明。

考古发现中,部分象牙的根部留有“自然腐蚀”的痕迹——有的象牙根部有泥土附着,有的表面有轻微的虫蛀痕迹,这些痕迹与“自然死亡象尸获取的象牙”特征高度契合。比如金沙遗址出土的一根象牙,根部有明显的“土沁”,质地比其他象牙更坚硬,经鉴定,其表面还残留着微量的腐殖质,这很可能是大象自然死亡后,在泥土中埋藏一段时间,才被古蜀人发现并取下的象牙。这些痕迹,如同“天馈”的印记,印证了古蜀人获取象牙的“双源之道”。

六、象牙礼赞:本土象牙融入古蜀的精神图腾

当古蜀人将象牙从象身取下,这些带着生命温度的白色质地,并未止步于“资源”的属性——在古蜀人的精神世界里,象牙是连接天地、沟通神灵的神圣媒介,是部落信仰与权力的具象化象征。

(一)祭祀坑中的“天地之桥”

三星堆祭祀坑中,整根的象牙被以极为规整的方式摆放——有的纵向排列,如同撑起天地的“支柱”;有的分层堆叠,仿佛铺就通往神灵居所的“阶梯”。这些象牙多与青铜神树、青铜神像一同埋藏,形成“青铜为神、象牙为引”的祭祀组合。在古蜀人的认知里,大象是陆地上最庞大的生灵,能轻易推倒大树、踏过河流,这种“掌控自然”的力量,让他们相信大象与天地神灵有着特殊联结;而象牙作为大象力量的“凝聚体”,自然成为沟通天地的“桥梁”。

每当举行重大祭祀仪式,巫祝会站在堆叠的象牙旁,手持玉璋,口中念诵祷词。他们相信,本土象牙带着蜀地山川的灵气,带着象群与自然共生的能量,比遥远异域的“陌生之物”更能得到神灵的回应。这种将“本土生灵遗骸”作为祭祀核心的行为,符合早期文明“万物有灵”的信仰逻辑:越是身边熟悉、充满力量的生灵,其遗存越能承载精神寄托。

(二)器物上的“信仰印记”

金沙遗址出土的象牙器,更是将“本土象牙”的精神意义推向极致。大量象牙雕刻品中,有刻着“太阳纹”的象牙璋——中心是圆形的太阳,周围刻有放射状的线条,与金沙太阳神鸟金箔的纹饰呼应,寓意“天地和谐、万物生长”。还有的象牙牌上刻着楠木树叶的纹路,象征“草木繁盛、生灵安康”;有的雕刻竹节形态,寓意“生生不息、繁衍不断”。这些纹饰里的“蜀地元素”,与本土的植物、气候紧密相关,证明用于雕刻的象牙必然来自本土——只有长期接触本土象群,了解本土自然,才能让象牙器充满如此浓郁的“蜀地气息”。

部分象牙器的边缘还留有“未完成”的痕迹,说明这些象牙器是在本地制作的,而非从异域进口的成品。古蜀工匠熟悉本土象牙的质地:知道哪些象牙纹理更细腻,适合雕刻精细纹饰;哪些象牙质地更坚硬,适合制作大型礼器。他们在雕琢过程中,将本土的文化符号、信仰观念一点点融入象牙,让每一件象牙器都成为古蜀精神世界的“缩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三)部落权力的“象征物”

在古蜀社会,象牙不仅是祭祀用品,更是部落权力与地位的象征。只有部落首领、巫祝等核心成员,才能拥有象牙器物;只有在最重大的仪式上,才能使用整根象牙祭祀。这种“等级属性”,进一步说明象牙的“本土性”——若象牙来自异域贸易,其数量必然稀少,且多掌握在少数负责贸易的人手中,很难成为整个部落“权力体系”的象征;而若象牙来自本土狩猎与“天馈”,古蜀人可以通过稳定获取,满足大型祭祀需求,还能通过分配象牙确立部落内部的等级:首领获得最粗壮的象牙,巫祝获得适合雕刻礼器的象牙,普通猎手则可能获得象牙碎片,用于制作小型工具或装饰。

考古发现也印证了这一点:三星堆祭祀坑的象牙多为“整根、粗壮”的优质象牙,显然是用于最高等级的祭祀;而金沙遗址普通墓葬中,偶尔会发现细小的象牙碎片,多作为随葬的“护身符”。这种“等级化”的象牙使用方式,只有在“本土象牙供应充足、可控”的前提下才能实现。若依赖异域贸易,贸易的不确定性会导致象牙时有时无,无法支撑长期的“权力象征”需求。

七、结语:根植大地的古蜀象缘

当我们将气候、植被、乌木、狩猎、“天馈”与象牙祭祀串联起来,三千年前古蜀人与本土象群的羁绊便清晰可见——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为象群提供了生存的温床;茂密的竹林、阔叶林与草本植物,为象群撑起了丰饶的“餐桌”;散落的乌木锁定了象群的栖息地,而古蜀人通过狩猎与接纳“天馈”,在敬畏自然的前提下获取象牙,将其融入祭祀与权力体系,最终形成了遗址中批量出现的象牙遗存。

这些象牙,不是冰冷的异域商品,而是带着蜀地雨露气息的“生命信物”——它们或许来自一场暮春的狩猎,见证过猎手们的敬畏与仪式;或许来自一次雨后的“天馈”,承载过族人们对自然的感恩。它们与青铜神树、太阳神鸟金箔一同,诉说着古蜀文明的本土根基——古蜀人不是被动接受异域文明的影响,而是在与本土自然的互动中,观察象群的习性、熟悉草木的生长、顺应气候的变化,最终创造出独属于这片土地的文明形态。

如今,成都平原上早已不见象群的身影,那些曾滋养象群的竹林与阔叶林,也多被城市与农田取代。但三星堆与金沙遗址出土的象牙、乌木与孢粉,依然在默默诉说着那段“人与象共生”的岁月。它们提醒我们:任何文明的繁荣,都离不开与本土自然的和谐共生;古蜀人“取之有度、敬之有诚”的生存智慧,在今天依然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当我们再次凝视那些温润的象牙,仿佛还能看到三千年前的亚热带丛林——象群在竹林中漫步,猎手们在楠树下祈祷,巫祝在象牙旁诵经,阳光透过树叶洒下,一切都充满了生机与敬畏。这份根植于大地的古蜀象缘,终将成为我们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珍贵钥匙,指引我们在未来的岁月里,继续守护这片土地的生机与和谐。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食戟之料理的领域
食戟之料理的领域
本来是去日本做个交换生,刚下飞机,突然发现这个日本有点不一样……那个大屏幕上的远月茶寮料理学园是怎么回事?
庄槿森
重生八零福运娇妻
重生八零福运娇妻
未婚夫被抢,前程被夺,面对来势汹汹的陷害,乔玉溪被算计的尸骨无存。一朝重生,爹有新欢,娘有挚爱,全家都疼其他宝贝蛋。乔玉溪两手一摊,爱谁谁,老娘不干了!冷脸怼极品,撸袖打熊娃。爹娘都不要了,就问你算老几?从今天起,铁公鸡一毛不拔。有一天,她看了不该看的,摸了不该摸得,然后走不了了。周以泽皱眉:这女人好胜又记仇,不是一盏省油的灯。乔玉溪:莫挨老子,记仇。周以泽头痛:有事阿泽哥,没事周先生,这真是女
碧海青天
无限沸腾
无限沸腾
一个女人错把自拍照片发到了唐峥的手机上,在要求和他见面的时候,倒霉唐峥坐的公交车出事故了,结果在死亡的瞬间他被传送进一个神秘禁闭的房间,在这里,有着许多本该死去的人,空姐,女教师,富二代,死刑犯,老板和员工。经典无限流作品。
相思洗红豆
拉普兰德家的狼
拉普兰德家的狼
关于拉普兰德家的狼:“小家伙,你想做什么?“我不知道,你呢?“如果没有想做的事,就帮我个忙吧。与传说中的狼神达成交易,艾尔维斯走出叙拉古,来到了一个又一个地方。维多利亚皇权旁落,他潜入黑暗,把控朝政独掌大权。谢拉格家族相杀,他作入幕之宾,一手促成雪域帝王。大炎人才辈出,他春雪煎茶,一人一刀战尽天下英雄。艾尔维斯踏上了一片名为卡兹戴尔的土地,无所事事的走着。“你愿意加入我们吗?粉发的萨卡兹笑语盈盈
霄末
快穿之女配她恃美行凶
快穿之女配她恃美行凶
作为甜文界后妈作者,白初一在某天夜里猝死,被迫绑定女配系统。原本以为安安分分完成任务就可以回去了,谁知——清冷国师:“初一,除了我的身边,你还想去哪里?傲娇竹马:“我建议你喜欢我。呆萌正太:“姐姐别走,我怕黑QAQ病娇反派:“若你的眼睛不能一直看着我,就挖了吧。
牙仙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