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天空之靖康遗恨

第二十五章 哄惑徽宗(2/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历史的天空之靖康遗恨》最新章节。

徽宗闻言,心里大吃一惊,嘴里说道:“朕清晨赴坛,虽为天旱,也捎带着为淑妃默祷求痊,此乃俺心里之想,这仔昔何以知晓?他既是有如此神通,朕不妨让淑妃试上一试,或许有效。”

徽宗遂命刘淑妃用小黄门带来的朱砂苻符篆洗眼。

刘淑妃对徽宗皇帝说道:“深谢身上牵挂。”

随即,小黄门安排宫内御师,加火熬汤。汤开后,将朱砂苻符篆放入汤中。续熬至汤滚后,停了下来。待汤温时,小黄门端与刘淑妃洗眼。

刘淑妃遂用此汤洗眼。

徽宗皇帝待在一边,请眼看着刘淑妃洗眼。

刘淑妃用王仔昔洗后不一会儿,宠妃的眼疾果然好了,复见光明了。

徽宗见状,心中大喜,随即诏令王仔昔即刻入殿觐见。

王仔昔闻诏,心里欢喜,疯狗撵狼般赶往宫中去。

王仔昔求见心切,即便如此,还觉得慢,恨不能把两手也着了地,像狗一般地四蹄爬动起来,好赶到徽宗皇帝那里邀功受赏。

王仔昔赶入宫中,见到徽宗,趴在地上,连磕三个响头,高声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徽宗赶忙说道:“爱卿平身。爱卿乃道中仙士,不似朝中诸臣,不必行君臣之礼。”

王仔昔道:“贫道在圣上面前,也似在神仙面前,礼节万不可失。”

徽宗闻言,心中疑惑,但未深思,只是心中高兴,当即封王仔昔为妙通先生。

王仔昔再获封号,高兴得屁颠,爬起身来,洋洋自得地当起妙通先生来了。

徽宗赐座于王仔昔,问道:“大师能否祈雨?”

王仔昔离座复奏道:“现有高士王文卿在此,可以召其求祷雨泽。”

徽宗闻奏,随即召王文卿入殿,命其祈祷。

王文卿奏道:“九江四海五湖龙君,皆奉玉帝敕命,停止行雨,独黄河神未奉睿旨。”

徽宗道:“既是如此,卿何不令黄河神行雨。”

王文卿叩头领旨,于京师太乙宫设坛祈求两次,日升坛,祝告道:“大宋皇帝,借黄河三尺水,以济焦枯。”

王文卿祝毕,画符拈诀,高声喝声:“雨至!”

随着喝声,果然甘霖立至,遍地皆下起黄雨,打起尘土一片,随即水漫大地。

此乃系黄河之水,所以如此。

徽宗见状,大喜!立赐王文卿为凝神殿侍宸,冲虚观妙通玄真人。

时解州有蚊,在盐池作祟,布气十余里,人畜在气中者皆为所害,伤人甚众。地方官奏报入都。徽宗接报,甚是焦虑,急命王文卿往治。

王文卿奏道:“妖物为祟,应由天师镇治,臣不敢越奏侵权。现在,嗣汉三十代天师张继先,法术精妙,倘令治蚊,必奏大功。”

徽宗闻奏,遂诏命张继先前往解州治蛟。

诏旨传出不到十日蛟祟已平。

张继先入见,徽宗抚劳再三,且问道:“卿今翦除是何妖物?”

张继先答道:“昔蚩尤为轩辕所斩,后人立祠于池侧,以祀之。今其祠宇已废,故化为蛟,以妖是境,欲求祀典。贫道赖圣上威灵,已遗神将除之。”

徽宗因其口说无凭,便道:“卿用的是何神将,愿得一见,少劳神庥。”

张继先道:“此乃小事一桩,贫道即刻招来,神将自当起居圣驾。”

语甫毕,张继先作神弄鬼起来,顷刻间,便有二神现于殿前空际。一身绛衣金甲,青巾美髯;一神全身甲胄,相貌威武。

张继先指金甲者道:“圣上,此是蜀将关某。”随后又指甲胃者道:“圣上,此是信上自鸣山神石氏。”

张继先言罢,神已不见,徽宗甚为称许!遂赐张断先视散秩大夫虚靖真人。

徽宗因为这几件事情,愈益相信道教,遂命在福宁、殿东轫造玉清阳和宫,奉安道像,日夕顶礼。

至此,徽宗皇帝被蔡京之流哄惑着爱上神仙之道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汉疆喋血风云录
汉疆喋血风云录
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乱世之中,儿女情长,汉家江山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磨难,华夏一族,第一次差点亡族灭种,少年追随拯救汉家的大英雄冉闵,几经血战,终于见到了曙光。当然还应该有谢安,王羲之,苻坚,王猛这些青史留名的风流人物,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姓名,还有属于他们的故事传说。历史的责任,亲人的嘱托,推动着少年不得不,奋力拼搏,向上攀登。一部热血温馨的奋斗史!
汉家一小卒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欢乐宋
欢乐宋
王大卫穿越到了大宋朝,还是双穿,他一边捣腾两边的东西挣大钱,一边等待汝瓷和钧瓷问世挣更大的钱。你以为他是腹黑男主,他却为了朋友杀辽使,平青唐,战西夏,争霸海域。你以为他不解风情,他却为了心爱的女人,追到上穷碧落下黄泉。王大卫说:大宋朝,我来了,全都给我嗨起来!
王大胃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