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萌学园:穿越魔法世界》最新章节。
注:诗中虽未直提名姓,但“通灵”“李夫人”等语暗合汉武帝求仙与后宫旧事,钩弋之死亦属同一悲剧脉络。
2. 白居易《李夫人》
伤心不独汉武帝,自古及今皆若斯。
……
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倾城色。
注:此诗借李夫人讽喻帝王无情,亦可延伸至钩弋夫人——二者皆因色宠而命运悲凄。
---
三、文人评述与词赋
1. 《史记·外戚世家》褚少孙补注
“武帝巡狩过河间,望气者言此有奇女,天子亟使使召之。”
注:虽非诗文,但此段记载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望气召女”的典故来源。
2. 《汉武故事》(托名班固)
“拳夫人进为婕妤,居钩弋宫,称钩弋夫人。”
注:此笔记小说细化传说,成为诗文常用意象。
---
四、后世借典抒怀的例作
1. 王安石《汉武》
壮士悲吟出塞频,中原萧瑟半无人。
君王不负长陵约,直欲功成赏汉臣。
注:诗中暗讽武帝晚年多疑,钩弋之死亦是其“固权”手段的缩影。
2. 袁枚《咏史》
宫中只数赵家妆,败雨残云误汉王。
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窥飞燕入昭阳。
注:以赵飞燕喻钩弋等后宫女性,叹红颜被视为祸水之冤。
---
总结
钩弋夫人的诗文题材多聚焦于:
· “玉钩开掌”的神秘传说;
· “立子杀母”的悲剧命运;
· “云陵仙踪”的死后哀荣。
其形象成为历代文人借古讽今的载体,既哀女性之牺牲,亦揭皇权之冷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