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这家没我,要散

第721章 李渊:出息!(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李恪:这家没我,要散》最新章节。

李二见已经将里面的秦俑露了出来,连忙叫人小心翼翼的把周围的木板都拆掉。

洞口扩大后,秦俑头顶的造型和颜色更加清晰。

而且就如李恪所言,秦俑身上的染料跟新涂上去的一样,鲜艳异常。

就在众人感叹的时候,李二已经指挥侍卫将其中一尊秦俑拉了上来。

李二看着等人身高,如真人般的秦俑,李二激动的手都颤抖了。

还没等李二再欣赏下去,秦俑身上的染料迅速消退,只是眨眼的功夫,原本还色彩鲜艳的秦俑,此时已经露出了它原本的颜色。

即便是众人对此有了心理准备,但还是觉着神奇与惋惜。

这么好的东西就这么毁了,实在是可惜。

李二抬起头看向李恪问道

“恪儿,可有什么办法阻止?”

李恪摇了摇头说道

“没办法,除非我们重新将洞口封住再也不开启,或许可以保下其他的。

但是这个坑洞中的就不要想了,现在那些颜色应该消失的差不多了。”

经过李恪这么一提醒,李二才低下头看去,果然原本还有鲜艳颜色的秦俑,很多已经开始褪色了。

李二连忙让人又抬上来三尊,这才找来木板,将洞口封住,重新填了土。

等到李二上来的时候,所有人都跑到秦俑身边观看去了。

“朕曾听野史讲过,秦俑是用真人烧制而成,本来以为这会是一个千古谜题。

但是今天却被解开,幸甚至哉啊。”

李渊捋着胡须笑着说道。

李恪在一旁笑着说道

“正史真不真孙儿不知道,但野史一定够野!”

李渊听后哈哈大笑起来说道

“是极是极,还是恪儿总结的好。”

随后李渊转头看向爬上来李二,笑着说道

“二郎,这四尊秦俑,你要待会长安吗?”

李二其实就是这么想的,不止是李二,就连魏征都想弄一个回去摆在家里。

不过他级别还不够,这可是始皇帝的护卫队,他真要是弄回去了,怕是下一刻脑袋就要搬家。

不过众人还是有理智在的,秦俑在他们来看虽然是宝物,但更是催命符。

“儿臣确实是这么想的。”

李二思考了好一会儿才将话说出口,他感觉这事儿没必要瞒着。

更何况,他有这个资格让始皇帝的护卫队护卫自己。

李渊听后却摇了摇头说道

“算了,这里不是要建造帝王庙吗?就让他们站在帝王们的牌位前守护吧。”

李二先是一愣,随后想到了什么,最后有些遗憾的点了点头说道

“父皇说的是,是儿臣欠考虑了。”

听到李渊话的人不在少数,除了那些年岁尚小的皇子公主,所有人都听懂了。

不说李二功绩如何大,让第一位皇帝的护卫守护这就是不把前面所有皇帝不放在眼中。

尤其是汉代的皇帝们,始皇陵的位置他们不知道,这些秦俑的位置还不知道吗?

要知道项羽可是来这里抢过武器的,知道的人不少。

虽然因为战争会死很多人,知道的人就会变得很少,但总归是有那么几个吧。

即便如此也没有人来挖。

为什么?不就是因为始皇帝功绩太高了,又是第一个皇帝,没人敢,更没人有资格吗。

即便把始皇帝塑造成了一个残暴无比的君主,却没人敢在他大一统,统一度量衡上指手画脚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长相思:折柳祭
长相思:折柳祭
关于长相思:折柳祭:毛球是大荒第一灵力高手九命相柳的灵宠,在死亡后却在九幽冥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九幽红人,并混成了九幽帝君身边的大红人——渡鸦。她利用身份之便,寻找相柳神魂,并在解救相柳途中解锁不同新身份。最后相柳有没有复活,又能不能絮小夭再续前缘呢?
割浆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