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这家没我,要散

第864章 别动手,自己人(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李恪:这家没我,要散》最新章节。

原本还有些懒散的守城士兵看到杨万春走上来,立刻打起了精神,大声说道

“属下见过将军。”

声音之洪亮让杨万春也吓了一跳,看向两人笑着点了点头,继续向里走。

两人见此也松了一口气,他们之所以这么大声,一是给杨万春一个错觉,他们很努力的在守城。

二是给其他偷懒的同伴报信儿,至于其他人能不能听见,就不是他们能管得了。

不过正如他们预料的那样,其他人也听见了,连忙端正了态度。

一个个非常精神的站在位置上,杨万春走了一圈非常满意。

最后走到副将身边说道

“周围可有什么异常?”

副将立刻摇了摇头说道

“回将军的话,并无异常,而且此时天气异常,我们这些常年生活在这里的人都受不了。

建安城那里的唐军就更不会出来了,而且眼看又要下大雪了,现在出来不是傻吗?”

杨万春其实也知道这个道理,但是他就是很不安心,心脏跳的飞快。

此时上来走一圈,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他也就稍稍放下些心来。

“还是要注意,唐军狡猾,不可掉以轻心。”

副将虽然心中不屑,但嘴上却说道

“喏,属下明白!”

杨万春见此这才离开城墙,而其他人见此,也悄悄松了一口气。

“这大冬天的,怎么会有人来,要我说将军就是疑心病太重。”

一名士兵话没说完,便被人捂住了嘴巴。

“你不要命了,敢在背后这么编排将军编排?”

前者撇了撇嘴,不屑的说道

“咱们这些人里面,谁会说出去,你会吗?还是大牛会?”

被称为大牛的男人憨憨一笑说道

“我不会!”

“你看看,还是大牛兄弟实在,虽然是外乡人,但比你们强多了。

行了,换班休息吧,这鬼天气,傻子才在外面晃呢。”

没一会儿,人就走光了,只剩大牛还站在城墙上。

不过谁也没发现,平日里憨憨傻傻的大牛,此时眼中闪过一丝精芒。

时间过得飞快,很快就来到了子时,早就已经冷的有些受不了的大牛依旧没有等到其他人来换班。

就在大牛准备去叫人的时候,突然一声清脆的金属撞击墙壁的声音传来。

大牛立刻就感觉到了不对,循着声音找去,在附近转了好几圈也没找到声音源头。

就在他要放弃的时候,身边又有几声声音响起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一大排飞虎爪被抛了上来。

少说也有一百个,密密麻麻的飞虎爪让大牛心中一动。

四下看了看发现没人,连忙拿起一旁的火把伸到了城墙外。

在空中猛画8字形。

原本已经摸到城下的李恪等人先是一惊,随后有丽竞门的兄弟惊呼道

“殿下,上面有我们的人!”

这一下所有人都懵了,不仅是尉迟恭,就连李恪都懵了。

他们可不记得自己派过什么人来安市城。

但是这丽竞门专属暗号是李恪亲自制定的,很多密探根本认不全。

只有校尉以上的才会学习全部暗号。

而这个表示自己人的暗号,则是所有人都要学的。

事情到了这一步,上不上只等李恪的决定了,不过李恪只是踌躇了一会儿,便说道

“上,如有不对,立刻炸墙!”

李恪的话没人反驳,也没人退出,炸个墙而已,死了就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长相思:折柳祭
长相思:折柳祭
关于长相思:折柳祭:毛球是大荒第一灵力高手九命相柳的灵宠,在死亡后却在九幽冥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九幽红人,并混成了九幽帝君身边的大红人——渡鸦。她利用身份之便,寻找相柳神魂,并在解救相柳途中解锁不同新身份。最后相柳有没有复活,又能不能絮小夭再续前缘呢?
割浆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