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在明末

第476章 升龙城会议冲击波(2/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王凌在明末》最新章节。

“狗剩!狗剩!”王老栓猛地转过身,枯树般的手死死抓住孙子瘦弱的肩膀,力气大得让狗剩一哆嗦,“听见了吗?五两!才五两啊!”他布满沟壑的脸上,泪水毫无征兆地汹涌而出,混着泥土的痕迹肆意流淌,“老天爷开眼!陛下开眼啊!咱家……咱家的那头半大的猪崽,养到年底卖了,就够你读一年书的钱了!不卖牛!不卖地!咱家供得起!供得起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老人再也支撑不住,“噗通”一声跪倒在刚翻过的、带着泥土芬芳的田地里,额头深深抵在温润的泥土上,肩膀剧烈地耸动着,发出压抑了半辈子、此刻终于得以释放的呜咽。

那是对绝望命运的反抗,更是对新生希望的顶礼膜拜。

“皇恩浩荡啊!”

老人大呼!

而在江南水乡,富庶的苏松常地区,情况又有所不同。

佃户李水生,此刻正捏着一张皱巴巴的银票,在苏州府学紧闭的大门前踟蹰。这张十两的银票,是他东家刚给的“赏钱”,也是他咬牙决定送小儿子去城里一家昂贵私塾的“启动资金”。

他本已做好了未来几年勒紧裤腰带、甚至再卖几分田的准备。府学门口新贴出的、墨迹淋漓的告示,像磁石一样吸住了他的脚步。

“学费……五两?”李水生喃喃念着告示上的字,又低头看看手里那张十两的银票,巨大的荒谬感和狂喜瞬间淹没了他。他猛地转身,像一阵风似的冲向不远处儿子正帮工的织布作坊,用尽全身力气嘶喊起来,带着浓重的吴语口音:“阿毛!阿毛!别织了!出来!爹有钱了!十两!整整十两!够你上两年大学!两年!是大学啊!真正的官家大学堂!陛下……陛下给咱穷人造福了!”他挥舞着银票,像个孩子一样在作坊门口又叫又跳,引得周围织工纷纷侧目。

当得知缘由后,作坊里先是死寂,随即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和激动的议论!这五两学费,对富庶之地的佃农而言,并非天文数字的救赎,却是一道豁然洞开、通往更高阶层的希望之门!它意味着他们的孩子,终于能够堂堂正正、体体面面地进入曾经遥不可及的“官学”圣殿!

顺天府,皇家兵器制造总局高大的厂房内,炉火熊熊,锻打声震耳欲聋。汗水浸透了工匠们厚实的粗布短褂。午间歇息的梆子刚响,一群满身油污的铁匠、木匠、装配工便迫不及待地围拢到识字的工友张铁锤身边。张铁锤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那份被汗水浸得有些发软的《民生日报》,就着炉火的光亮,大声地、一字一句地念着升龙城的谕令。

“……大明学子学费,一律五两一年……”张铁锤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变调。

“……工人子弟……五两……就能读大学堂?”一个满脸煤灰的老铁匠,姓赵,手里还捏着半块冷硬的窝头,听完后整个人都僵住了,布满老茧的手微微颤抖着,窝头掉在地上也浑然不觉。他浑浊的眼中,先是巨大的茫然,仿佛无法理解这简单的数字组合意味着什么。随即,一股滚烫的液体猛地冲上眼眶。他想起了自己那个聪明伶俐、却因家贫只能早早跟自己学打铁的大儿子。当年儿子看着私塾的学堂,眼中那无法掩饰的羡慕和失落,像根刺一样扎在老赵心头十几年。如今……这五两银子,像一道从天而降的赦令,赦免了他心中积压多年的愧疚和无能!他猛地用粗糙的大手捂住脸,指缝间溢出压抑不住的、如同受伤野兽般的低沉呜咽。那呜咽里,是迟来的希望,是锥心的痛悔,更是对皇帝新政最深沉、最朴素的感激。

“老赵叔!”旁边一个年轻的装配工,眼睛亮得惊人,他用力拍着老赵佝偻的背脊,“别哭!这是好事!天大的好事!咱工友会不能干看着!我提议,咱们这片的工友,有孩子的,大家伙儿每月凑两个铜板!成立个‘子弟助学金’!帮衬那些实在困难的兄弟!五两学费是陛下给的恩典,咱自己也得给孩子挣个体面!不能让孩子在学堂里短了吃穿,让人瞧不起!”这提议立刻得到一片热烈的响应。炉火映照着一张张淌着汗、沾着灰却充满希望的脸庞。那跳动的火焰,仿佛也点燃了他们心中沉寂已久的、对知识改变命运的渴望。一种从未有过的、属于工人阶级的团结互助意识和改变自身命运的强烈意愿,在这叮当作响的车间里悄然萌发。

而在苏州织造局下属最大的“云锦坊”内,气氛更为热烈。当女工们从识字的女管事口中得知消息后,整个织坊都沸腾了。尤其当听到“女子亦可入技术学院深造”的消息时(这是王锦焕特刊中解读出的隐含信息),许多年轻女工激动得抱在一起又哭又笑。她们长久以来被禁锢在织机前,仿佛命运早已注定。如今,那五两学费像一把钥匙,轻轻转动,为她们打开了一道窥见外面更广阔天地的缝隙。技术学院?那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坊间立刻流传开各种关于“新式纺织机械”、“染色秘方”、“图案设计”的议论。许多心思活络的女工,已经悄悄打听起技术学院的招生要求和学习内容。一种“学门手艺,不靠男人”的朦胧但坚定的念头,在无数织女的心里扎下了根。薪火相传,这火种,是光武帝投下的,却在这些最卑微的劳动者心中,燃起了燎原之势。

京师大学,曾经门禁森严、代表着无上荣光的朱漆大门,此刻却被汹涌的人潮冲击得摇摇欲坠。无数穿着粗布短褐、甚至打着补丁的年轻人,从京畿、从直隶、从更远的省份汇聚而来。他们眼中燃烧着近乎疯狂的渴望,手里紧紧攥着可能耗费全家积蓄才凑齐的几两散碎银子和路引,只为抢在第一时间,报名这所突然变得“触手可及”的帝国最高学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让开!让开!我先来的!”

“五两!真的是五两!苍天有眼!”

“爹!娘!儿子能进京师大学了!”

狂喜的呼喊、焦急的催促、激动的哽咽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巨大的声浪,冲击着古老的学宫围墙。门房和几个临时调来的学录被挤得东倒西歪,满头大汗地维持着秩序,嗓子都喊哑了。空气中弥漫着汗味、尘土味和一种名为“希望”的炽热气息。这扇曾经将无数寒门子弟无情挡在外面的朱门,第一次被真正渴望知识的平民洪流所淹没。

然而,在这片近乎沸腾的报名狂潮之外,京师大学一处相对僻静的竹林精舍内,气氛却降到了冰点。

一群穿着丝绸长衫、明显家境优渥的在校生围坐在一起,个个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桌上那份《民生日报》被揉得不成样子。

“五两?哼!”一个面容倨傲的学生,父亲是工部员外郎,他猛地将手中的茶盏掼在石桌上,茶水四溅。

“我敢说,就是降为五两,泥腿子该不上还不上,有一人上大学堂,家里便缺一个干活的。”

哈哈哈哈哈……

众人都笑了。

“所以说,陛下降学费根本没有必要吗。”另一个学生接口,语气满是怨怼,“以前我们‘一等生’,每月补贴加‘额外补助’,少说也有十两!足够在京城过得体面风光!如今呢?一两也没了,这日子还怎么过?”他越想越气,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

后世开宝马拿低保住经济适用房就是这帮王八蛋!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前期咒回,后期石纪元沈芜看着开屏小广告的话想都没想就点了是当沈芜努力卷生卷死的打算出生时,却发现要去的世界好像不太一样?说好的石纪元呢?我眼前这坨乌漆嘛黑的东西是什么?眼前这个白毛和怪刘海又是怎么回事?货不对板啊!就这么打算在咒回世界好好生活时,又看见了熟悉的大葱头……两个世界融合在一起了,双厨狂喜……完全不是啊!要操心的事情好像更多了。
清宴宴宴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