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在明末

第380章 长崎奉行所(2/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王凌在明末》最新章节。

郑成功心中暗叹。永昌帝让他带两位皇子历练,可王锦世性格急躁,若不好好引导,恐怕会误事。

次日,郑成功命吴应熊安排船只,将宗雪和岛津家的两位女儿送回京师,献给永昌帝。至于剩下的日本女子,他则严令将士不得染指。

"大都督,将士们连日征战,是否……"一名副将试探性地问道。

郑成功冷冷扫了他一眼:"军令如山,违者斩。"

副将浑身一颤,连忙退下。

郑成功并非不近人情,但他深知,若放纵将士沉迷女色,军纪必乱。日本尚未平定,绝不能因小失大。

接下来的几日,吴应熊派来的官吏开始接管长崎的行政事务。锅岛胜茂虽仍挂着奉行的名头,但实际权力已被架空。

明军颁布了《长崎安民令》,宣布免除本年赋税,并开仓放粮,救济贫民。这一举措立刻赢得了底层百姓的支持。

"天朝上国果然仁义!"

"德川幕府只会压榨我们,大明却给我们活路!"

街头巷尾,百姓们议论纷纷,对明军的恐惧逐渐转化为感激。

与此同时,岛津光久也派家臣送来了九州各藩的详细布防图。郑成功根据情报,制定了下一步的进攻计划。

五日后,明军休整完毕。郑成功在长崎港集结舰队,准备进军下一目标——平户。

临行前,他特意召见了锅岛胜茂和岛津光久。

"锅岛胜茂,长崎就交给你了。若有人作乱,格杀勿论。"

锅岛胜茂连忙叩首:"小臣一定不负大都督所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郑成功又看向岛津光久:"岛津藩主,本都督已奏明陛下,封你为'大明萨摩伯',世袭罔替。望你好自为之。"

岛津光久激动得浑身发抖:"小臣愿为大明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郑成功点点头,转身登上了旗舰"无敌号"。

海风吹拂,龙旗猎猎。郑成功站在舰首,望着远方的海平线,嘴角微扬。

长崎已定,接下来,便是整个九州!

永昌十六年四月初一,平户港外海

黎明前的海面泛着铁灰色的冷光,十二艘明军铁甲舰以楔形阵缓缓逼近平户岛。旗舰“无敌号”的舰桥上,郑成功凝视着远处起伏的山影,手指轻轻敲击着黄铜包边的海图桌。

“大都督,平户藩的使者到了。”亲兵低声禀报。

郑成功微微颔首,不多时,一名身着褐色和服、腰间却配着明式绣春刀的中年男子被带了上来。此人额头有一道旧疤,眼神锐利如鹰——正是平户藩主松浦镇信的家老,同时也是锦衣卫潜伏日本二十年的暗桩,代号“海东青”。

“卑职参见大都督!”来人以大明军礼单膝跪地,袖中滑出一卷羊皮,“这是九州西海岸所有暗礁与炮台的分布图,松浦家愿为内应。”

郑成功展开海图,烛光下可见密密麻麻的朱砂标记,连潮汐时间都标注得一清二楚。他忽然用刀尖点着图中一处海湾:“伊万里湾的守军为何突然增加?”

“德川家纲三日前密令有马晴信率两千旗本进驻……”海东青突然压低声音,“但真正要紧的是佐渡岛——幕府三成的黄金都藏在佐渡金山!”

舱外传来浪涛拍击声,郑成功的目光移向舷窗。晨雾中,一艘挂着松浦家“丸十字”旗的小早船正悄悄靠向舰队。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