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

第242章 孝子忠臣(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最新章节。

待朱赞煊的舰队远去,朱文正望着那渐渐消失在海平面尽头的舰队,心中五味杂陈。

这孩子,自幼便聪慧过人,虽在成长过程中自己陪伴甚少,可那份与生俱来的孝心与敬重,从未有过丝毫改变。

如今他统领着庞大的水师,已然成为大明藩篱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朱赞煊站在旗舰甲板上,望着父亲座船越来越小的轮廓,攥紧了腰间玉佩。

那虽然是晋王朱棡的遗物,但却是就藩前父亲朱文正亲手赠予的,他一直很珍惜,此刻温润的玉质却抵不过心中翻涌的酸涩。

"传令,将'镇海'号、'靖海'号等二十艘铁甲舰编入英王船队!"他突然开口,声音在海风里裹着不容置疑的肃杀。

亲卫统领一愣:"殿下,这些都是晋陵水师精锐......"

"执行命令!"朱赞煊猛地转身,腰间玉带撞出清脆声响,"就说……就说舰队到大洋东区演习,顺便为英王船队护航。"

他垂下眼睫,藏住眼底的执拗——父亲不愿接受调兵,他便换个由头。

夜幕降临时,二十艘铁甲舰悄然驶入朱文正的船队阵列。

舰首的龙首铜炮泛着冷光,帆布上暗绣的晋王徽记在月光下若隐若现。

毛骧匆匆来报时,朱文正正在灯下绘制东荒城镇规划图,狼毫笔尖的墨汁悬在半空:"赞煊这孩子......"他摇头轻笑,眼底却泛起暖意。

次日清晨,朱赞煊的亲笔信送到座船。信笺上字迹凌厉如刀:"儿听闻东荒海域暗流复杂,特遣旧部随行。此乃水师例行演习,望父亲勿拒。"

朱文正摩挲着信末晕开的墨迹,仿佛看见儿子伏案疾书时,发间玉冠随动作轻晃的模样。

朱赞煊调拨二十艘铁甲战舰为父亲朱文正护航,朱文正看着那排列整齐、威风凛凛的舰队,心中满是欣慰与感动。

他清楚,说是护航,实则是儿子将这支精锐舰队调拨给了自己。

这孩子,自己虽没怎么管过他,可他却一直孝心可嘉,血脉亲情在这一刻愈发显得珍贵。

舰队继续前行,茫茫大海上,波涛汹涌,战舰如黑色的巨兽劈开海浪,向着未知的东荒大陆驶去。

海风呼啸,吹得军旗烈烈作响,那是大明的旗帜,承载着无数的希望与使命。

船行不足一日,了望手突然大声示警:“前方发现舰队!”

朱文正快步走上船头,极目远眺,只见一支舰队如钢铁长城般拦住了去路。

“是谁吃了豹子胆,还拦本王的舰队?”

朱文正舰队如今浩浩荡荡三十余艘铁甲舰,足以纵横四海。

待靠近些,看清为首战舰上的旗帜,竟是南洋舰队的旗号。

舰队缓缓靠近,一艘快船从南洋舰队中驶出,朝着朱文正的座船而来。

片刻后,一位身着戎装的将领登上了座船,此人正是南洋舰队副统领廖权,水师名将廖文忠之子。

廖权见到朱文正,立刻单膝跪地,高声道:“末将廖权,拜见英王殿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为了赚钱给母亲治病,莫闻来到黑工厂打工,却没想误入人贩子组织。遭到殴打时,记忆苏醒,发现自己来到一人之下世界,并且马上就要被噶腰子。关键时刻觉醒,能够获得所有武侠小说中的神功,开局得到,将异人打手的炁全部吸光,成为异人。莫闻发现,只要击败,击杀别人,就能获得新的武功。为了给母亲治病,为了变强,莫闻成为异人雇佣兵。至此,圈子里多出了一位超级狠人。风正豪:“莎燕,为了风家的未来,你必须嫁给莫闻。王也
爱吃黑豆粥的血尸大帝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