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

第200章 马哈木归来(1/1)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最新章节。

长安城南的胡酋坊在暮色中染上一层昏黄,马哈木的马队踏着石板路疾驰而来。

胡酋坊位于长安城南,居住在这里的,大多是归降大明的异族首领、贵族及其后裔,如沙哈鲁父子的归化王府、浩海达裕的忠顺王府都坐落于此。

坊内道路交错纵横,不同于长安其他坊区的规整划一,这里的街巷布局带着几分随性与自由,如同游牧民族随意搭建的帐篷群,看似无序,却自有其独特的韵律。

随着时间的推移,“胡酋坊”这个名字在百姓的口口相传中,逐渐发生了音变,被讹传为“虎丘坊”。

马哈木骑在一匹通体雪白的西域良驹上,腰间玉带随着颠簸轻轻撞击,发出清越声响。

忠顺王府朱漆大门前,浩海达裕夫妇早已翘首以盼。

当马哈木翻身下马的那一刻,浩海达裕的眼眶瞬间红了——眼前的儿子身姿挺拔,比记忆中足足高出一头,原本带着稚气的脸庞如今棱角分明,束发玉冠下,一双眼睛深邃而沉静。

“孩儿!”浩海达裕大步上前,却在触到儿子冰冷的眼神时僵住了。马哈木规规矩矩行了个汉礼,声音不卑不亢:“父亲,母亲,别来无恙。”

浩海达裕愣在原地,看着儿子身上剪裁合体的织锦襕衫,还有那一丝不苟的汉人发髻,突然觉得眼前人既熟悉又陌生。

他下意识摸了摸自己乱糟糟的头发,又扯了扯有些歪斜的衣襟,满心的思念瞬间化作尴尬。

王妃却顾不上这些,她哭着扑上前,拉着马哈木的手上下打量:“我的儿啊,这些年你受苦了!那些大明人没欺负你吧?”

马哈木不着痕迹地抽回手,微微皱眉:“母亲,切莫乱说。英王殿下对我恩重如山,教我读书识字,授我兵法谋略,此等再造之恩,儿没齿难忘。”

浩海达裕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冷哼一声:“恩?他们占我草原,夺我牛羊,如今还要把我儿子变成汉人!这算哪门子的恩?”

“父亲!”马哈木厉声打断,眼中闪过怒意,“自大明天兵入境,统一四海,百姓安居乐业,商贸繁荣昌盛。您看看这长安,看看这胡酋坊,哪一处不是一派祥和?我们受大明册封,食大明俸禄,却在背后说这些大逆不道的话,于心何安?”

浩海达裕气得浑身发抖:“你!你这个不孝子!忘了自己是蒙古人了?忘了祖宗的基业是怎么没的?”

“我没忘。”马哈木目光坚定,“正因为没忘,我才更明白,只有顺应大势,才能让族人有活路。如今的大明,如日中天,与其螳臂当车,不如诚心归附,学习他们的长处。”

他顿了顿,看着父亲凌乱的衣着,语气里满是失望,“这么多年,您身为忠顺王,却依旧我行我素,穿着蒙古服饰,说着蒙古话,连汉人的礼仪都不愿学。陛下封您为王,是希望您能教化边民,可您看看自己,哪有半分忠顺的样子?”

浩海达裕被儿子说得面红耳赤,恼羞成怒:“你!你这是被大明洗脑了!你还是我的儿子吗?”

“我现在是大明的子民。”马哈木平静地说,“回去之后,我会奏请英王殿下,赐我汉名。以后,您也别再叫我马哈木,就叫我马和吧。”

“马和?”浩海达裕怒极反笑,“好,好!既然你这么喜欢当汉人,那你就滚!别认我这个蒙古父亲!”

马和深深看了父亲一眼,再次行礼:“父亲息怒。儿今日所言,皆是肺腑。望父亲三思。”

说完,他转身欲走。

“站住!”浩海达裕突然喊道,“听说你这次从南洋回来?那边是什么情况?”

马和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警惕:“父亲问这个做什么?”

“哼,我听说那边有不少宝藏,还有很多未开化的蛮夷之地。”

浩海达裕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那些大明武将都在打南洋的主意,咱们是不是也……”

“父亲!”马和厉声打断,“陛下圣明,英王殿下雄才大略,他们对南洋早有谋划。您若敢有不轨之心,便是自寻死路!”

他上前一步,压低声音,“儿在英王殿下身边多年,深知陛下对藩王、降臣的态度。稍有异动,便是万劫不复。望父亲莫要心存侥幸。”

浩海达裕被儿子的眼神震慑住,张了张嘴,终究没再说话。

马和叹了口气:“儿此次回来,一是看望父母,二是想告诉你们,要安分守己。如今帖木儿帝国覆灭,沙哈鲁父子被封归化王,他们的遭遇,父亲难道还不警醒吗?”

提到沙哈鲁,浩海达裕的眼神动了动。沙哈鲁与他同住在胡酋坊,曾经也是一方枭雄,如今却只能谨小慎微地活着。

马和继续说道:“沙哈鲁的儿子,每日都在学习汉家文化,研读四书五经。他们明白,只有融入大明,才能保住性命,保住家族。父亲,咱们也该放下过去的仇恨,好好为族人谋条生路了。”

浩海达裕沉默良久,终于颓然坐下:“罢了罢了,你长大了,有自己的主意。可我这心里,总觉得憋屈……”

马和走到父亲身边,轻声说:“儿理解父亲的感受。但时代变了,我们若不改变,终究会被淘汰。英王殿下胸怀大志,他的目光早已投向更广阔的海洋。儿跟着他,定能闯出一番事业。到那时,不仅能光宗耀祖,还能让族人过上好日子。”

浩海达裕抬起头,看着儿子坚定的眼神,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儿子再也不是那个跟在自己身后的小娃娃了。

“父亲,我此次前来,是来向您和母亲告别的!”

忠顺王妃一脸心疼,急忙问道:“儿啊,为什么说是要告别呢?好不容易咱们一家团圆,你要去哪里?”

马哈木一脸虔诚,向南洋方向做了个揖道:“儿奉英王殿下之令,下西洋遍访诸国,探索海上丝路,扬大明国威于海外!”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