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

第150章 入嗣晋藩(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最新章节。

“正儿,你如今有了嫡生子,两个姬妾也已有身孕,叔很为你高兴啊!”

朱元璋脸上露出难得的温和笑意,话语中带着掩藏不住的惆怅。

“倭国故地改为瀛燕,封给了棣儿,高丽故地咱已经改名晋陵,本来该封给棡儿的,可惜你三弟朱棡英年早逝,又没有子嗣绵延,空有封地而不见王。”

听到朱棡的名字,朱文正的神色瞬间黯淡下来。往事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朱棡自小与他亲近,对他这个兄长极为敬爱。

当年征战四方时,朱棡总是跟在他身后,总是像个跟屁虫般崇拜地听他讲述征战沙场的故事。

可世事无常,朱棡东征高丽时,死在倭国援军斯波义将手里,想到这里,朱文正心中满是愧疚,若当初自己能更好地保护他,或许今日就不会是这般光景。

朱元璋似乎察觉到了朱文正的黯然神伤,微微叹了口气,说道:“铁柱十五岁了吧,咱想着跟你商量一下,把晋陵封给他,让他做晋王,你意下如何?”

朱文正心中一震,目光复杂地看向朱元璋:“四叔是想让铁柱入嗣晋王?”

朱元璋神色有些愧疚,微微颔首:“雄英才三岁,其他弟弟还尚无子嗣,只有铁柱已经成人。晋陵封地不能一直无主,咱思来想去,也只有这个法子了。”

铁柱,是在他穿越来之前,这具身体的前任主人的儿子,是和外室顾小曼生下的私生子。

顾小曼是个勾栏瓦舍长大的清倌人,可以说是个绿茶的茶艺大师,朱文正一是怕家宅不宁,二是怕她察觉出穿越的异样,故而一直冷落着这母子二人。

这几年顾小曼改头换面,对待谢君瑶这个主母恭敬有加,又把儿子铁柱调教的温良恭俭,朱文正与她的关系才有所缓和,偶尔也会宠幸一二。

也是顾小曼确实有活,凭借床笫之间的功夫,打动了朱文正。

铁柱虽然和这具身体有血缘亲情,但他没有亲自参与造娃行动,朱文正常年在外征战,对他也没什么感情,加上现在又有嫡生子,铁柱确实需要妥善处置。

毕竟为了争夺家产,兄弟阋墙的故事也不在少数,一个成人的庶长子,和一个年幼的嫡生子,很容易出现问题的。

朱元璋见朱文正陷入沉思,一言不发,还当他不愿意,便出言道:“算了,就当四叔没说这话,你现在也就只有两个儿子,让你拿自家孩子给别人当儿子,确实有些不人道……”

朱文正道:“四叔这话就见外了,都是一家子骨肉,何谈给别人当儿子?”

朱元璋走后,朱文正随即让毛骧准备车马,返回长安城英王府。

顾小曼斜倚在榻上看书,月白色纱衣松松裹着曲线,腕间银镯随着翻书的动作轻响,似檐角漏下的雨滴般清泠。

她垂眸时,鸦青鬓角垂落的发丝拂过嫣红唇角,在烛光里织出一道朦胧的光影。

自朱文正冷落她开始,她便不再用浓烈的胭脂。晨起时,只以螺子黛细细描眉,再蘸取桃花胭脂轻点朱唇,倒比从前刻意扮俏时更多了几分浑然天成的韵致。

"小娘,英王殿下回来了。"丫鬟轻声通报。

顾小曼起身时,纱衣下摆扫过绣花的软毯。铜镜映出她转身的姿态,腰肢盈盈一握,裙裾间暗绣的银丝海棠随着步伐若隐若现。

她特意将头发松松挽成堕马髻,只簪了支翡翠蝴蝶钗,倒比正室谢君瑶的王妃凤冠更多了几分慵懒风情。

书房里,朱文正正解着披风。顾小曼轻手轻脚走近,温香软玉般贴上他后背:"老爷今日回来得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