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

第94章 策勋封爵(2/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最新章节。

封册将尽时,晨雾已散,阳光斜斜切进殿内,照见朱元璋走向丹墀时,冕旒在额前投下的阴影。

他亲手走向沐英、柴刚、李文忠,指尖抚过三人甲胄:"咱当年收养你们,是想着多几个能扛刀的弟兄;如今你们封公拜侯,更要记得自己姓甚名谁。"

三人相顾而跪,沐英抬头时,眼中已起水光:"陛下,兄长至今未受封……"话未说完,朱元璋已从袖中掏出另一轴金册。

内侍神色凝重肃穆,双手接过明黄册页,尖细而清晰的声音在殿内骤然响起:

“皇侄朱文正,克复岭北,勋绩卓绝,功高盖世,着封为吴王,赐应天为藩地,食邑五万户,赐金册金宝、丹书铁券,得开府治事,置亲王六卫,合计三万三千六百人。”

刹那间,满殿震惊,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凝固。抽气声此起彼伏,如同汹涌的潮水在人群中迅速蔓延。

文臣们反应激烈,宋濂率先出列,双手捧着笏板,身体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陛下!吴王是陛下潜龙在渊时的爵位,应天又是大明龙兴之地,且曾作帝都考虑。岂可轻易分封于人。"

朱元璋道:"正儿功勋卓着,大明如今超过半数的疆土都是正儿打下来的,咱封他个吴王,怎么又碍着你们了?"

宋濂跪倒在地,叩首:"陛下糊涂!想当年唐太宗李世民同样功高,唐高祖封无可封,设天策府,唐太宗网罗人才,麾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权势滔天,终致玄武门之变,兄弟相残,血溅宫墙啊,陛下!"

"如今大都督封吴王,居应天,又许以如此重权,开府治事、拥兵三万 ,让太子殿下如何自处?"

他扑通一声跪地,额头重重磕在冰冷的地面上,发出沉闷声响。

紧接着,一众文臣纷纷跪地,齐声附和,一时间,殿内抗议声不绝于耳。

武将们则默不作声,他们大多神色复杂,目光在朱文正与朱元璋之间来回游移。

朱元璋冷眼望向宋濂,转头问朱标:"标儿,你怎么看?"

朱标上前一步,恭敬地向朱元璋行礼,声音洪亮,盖过了文臣们的抗议声:

“父亲!皇兄为大明立下不世之功,这等封赏实至名归,甚至尤有不足。有皇兄镇守应天,实乃我大明之福!”

朱标言辞恳切,每一个字都发自肺腑,他对朱文正的赞赏与支持毫无保留,对这一决定全力拥护。

朱元璋望向朱标,面露赞赏之色,看向宋濂,虽然他对太子有忠孝之心,但掺和他的家事,也倍觉面目可憎。

咱封自家侄儿为王,咱媳妇没意见,咱儿子也没意见,就你这糟老头子在这里聒噪,带着这班文臣跟咱唱对台戏。

朱元璋冷声道:"太子都不反对,谁还有意见?咱看这事就这么定了!"

只听殿中传来一声清朗嗓音:

"叔父!侄儿反对!"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