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户庶子,我靠征召定鼎天下

第一百四十八章 杀!把人抢过来!(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军户庶子,我靠征召定鼎天下》最新章节。

唐展几乎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严帅如今所行以工代赈,兴修水利,开垦荒地,使其劳有所得,食有所依,便是最好的安顿之法,胜过万言空谈。若说教谕,在此基础之上,首要在于扫盲,不必精深,但需使其识得常用字,懂得基本算数,知晓北境法规禁令。其次,可根据其原有基础及北境需求,授以耕作、匠作等改良之术,提升其能。如此,民智渐开,技艺提升,自然安居乐业,社会亦趋稳定。”

“好!好一个扫盲与授技并举!”严星楚抚掌,“那依先生之见,教化之最终目的,为何?”

唐展肃容答道:“首要自是使百姓受益,仓廪实而知礼节。其后,方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然此‘天下’,非一家一姓之天下,乃万民之天下。教化之功,在于培育能担此责之材,而非只知皓首穷经、不识五谷的酸儒。”

严星楚目光锐利起来,他仔细询问了唐展过去的经历。

当得知唐展在地方为官时,一府之地在其任上竟出了三名举人、上百秀才,不由更是惊讶。

然而唐展却是一叹:“其中多数,仍陷于科举旧途,所思所学,于民生实务裨益有限,甚至多有迂腐之辈,实不足道。在下之力,亦只能稍作引导,难改大局。”

严星楚正要开口,书房门被轻轻叩响。

“进来。”

门开处,一位精神矍铄、留着山羊胡的老者走了进来,正是劝农司主官兼监察副使王东元。

唐展一见来人,顿时面露惊喜,急忙起身,恭敬行礼:“王师!您怎会在此?”

王东元哈哈一笑,先是向严星楚行了一礼,然后才扶起唐展:“唐博士,不必多礼,快请起。老夫如今在严帅麾下,忝任劝农司主官,混口饭吃。”

他转头对严星楚笑道:“大帅,您与唐博士聊得如何?老夫在武朔城收到大帅询问唐博士过往的传书,一想不妥,生怕这送信之人说不清楚,让明珠暗投,便赶紧跑来了!”

严星楚也笑了:“王先生是怕我把唐先生放跑了?”

王东元捋须笑道:“确有此意!大帅,您别看唐博士年纪不到而立,却是国子监近百年来最年轻的博士!于教化育人之道上,眼光独到,颇有实策,远非我等老朽可比。

他那篇《治教要略》,当年在国子监内部也曾引起争论,老夫与当时的刘司业都是极为赞同的,只是…唉,国子监积弊已深,牵绊太多,终未能施行。

后来老夫又因犬子之事,不得不离开京师…今日听闻唐博士至此,岂能不来?此乃天赐大帅之良才也!”

唐展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连忙道:“王师谬赞了,晚辈那些不过是纸上谈兵…”

“诶!”王东元打断他,“是否是空谈,要看在何处施行。在京师国子监,或许是空谈。但在这百废待兴、万象更新的北境,正需你这般敢想敢为的年轻人大展拳脚!”

严星楚听完,心中已有决断。

他看向唐展,神色变得无比郑重:“唐先生之抱负与见解,深合我意。如今王先生又如此力荐。严某便直言了,我北境求贤若渴,正值用人之际,不知唐先生是否认同严某与鹰扬军所为?可愿留下,助我一臂之力,也为这北境万千百姓,谋一个更好的未来?”

唐展看着严星楚真诚而炽热的眼神,又看向一旁殷切期盼的前辈王东元。

再想着这一路来的见闻,归宁城的勃勃生机,英烈堂的忠魂凛凛,以及严星楚务实而远大的理念,早已在他心中激荡。

他深吸一口气,退后一步,整理衣冠,对着严星楚,躬身长揖:“唐展,愿为大帅效力,尽绵薄之力!”

严星楚大喜,立刻上前双手扶起他:“好!我代北境军民,谢过先生!”

他当即朗声道:“史平!”

史平应声而入。

“传令:即日起,设鹰扬军劝学司,授唐展先生为劝学使,总揽北境教化育人之责!同时,兼任鹰扬书院山长!”

原山长由严星楚的岳父洛佑中暂代,但洛佑中年事已高,且志不在此,早已多次向严星楚请辞,让他另觅贤能。如今,这最合适的人选,终于出现了。

三天后,东牟丹罗城内一处小院。

陆节独坐灯下,看着手上的密信,上面的字迹,是他熟悉无比的严帅亲笔信。

信上的内容,让他那颗早已在谍海风波中锤炼得冷硬的心也不由波动起来。

大哥秦冲的骨灰,终是回到了归宁城,入了英烈堂。

而带回骨灰的是已经数年未见的四姐陈佳,现在更在天阳城安了家。

伤恸与狂喜两种截然相反的情绪,让他呼吸都为之一滞。

他闭上眼,深吸了一口空气,再睁开时,眼底翻涌的波澜已被强行压下,只剩下深海般的沉寂。

现在不是沉湎于悲伤的时候。

他还有任务,一个由他亲自策划的至关重要的任务。

这任务不仅关乎他在东牟的经营,更牵扯到鹰扬军本土的周兴礼,甚至远在天阳城的二哥吴婴、三哥盛勇那边,也需要配合行动。

他轻轻将密信凑近烛火,看着火苗将其化为一小撮灰烬。

五天后,一份看似寻常的情报,通过特殊渠道,几乎同时摆在了东牟谍报头目和东夏天阳城皇城司的案头。

情报核心只有一个人:鹰扬军军器营大匠,赵江的得意弟子胡卫。

情报详述:此子虽年轻,不满二十五,却是鹰扬军火炮研发的核心人物之一,几次关键突破均有其重要贡献。然性格怯懦软弱,昔日在西夏安靖城为匠时,便常受老师傅欺凌,忍无可忍之下才逃奔北境投入鹰扬军火器营。近日,因其母病重(情报核实,其母确在平阜城家中病卧),已获准告假,不日将返平阜城探亲。

这份情报,让东牟和东夏的细作头目,眼睛瞬间都亮了。

这是人才呀!

而且性格缺陷如此明显——怯懦,软弱!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可控,意味着容易突破!比起那些铁骨铮铮的死硬派,这种人,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两边负责具体行动的人立刻将计划上报。

东牟这边,请示很快到了陈彦处。

陈彦自从得到鹰扬军的火炮后,就一直不断的仿制,但效果却并不好。于是当即批复:不惜代价,务必擒获!

东夏这边,叶泰看着计划,阴鸷的脸上也露出一丝冷笑。

皇上对北境火器同样忌惮无比,若能得此匠人,不但能仿制利器,更能窥探鹰扬军军工虚实。批复同样冷酷:机会难得,全力劫持!若遇阻拦,可尽数斩杀!

而共同的目标一致:劫人!

然而,接下来的现实问题让双方都犯了难。

最初的想法都是直接去平阜城绑了胡卫的家眷,逼其就范。

但情报显示,严星楚此刻正在平阜城巡视!整个平阜城的防卫等级提升到了最高,巡逻队日夜不休,陌生面孔盘查极严。

此时去平阜城动手,无异于自投罗网,成功率渺茫,风险极高。

几乎在同一时间,双方的行动负责人不约而同地改变了计划:不在平阜城动手,而是在半路上劫人!

鹰扬军方面对胡卫的护送也并非毫无准备,军器营重要匠师返乡,按规定配备了一个小旗队的军士沿途护送。

为此,东夏方面调动了潜伏在鹰扬军境内、能动用的五十余名精锐好手。

东牟方面同样不敢怠慢,也调集了五十余人,计划在更靠近东牟控制区的地方动手,以便得手后能迅速撤离。

他们彼此并不知道,还有另一拨人也盯着同一只“肥羊”。

三天后,胡卫一行人离开了归宁城地界,继续向东前往平阜城。

他坐在马车里,显得有些心神不宁,不时掀开车帘向外张望,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忧虑和紧张,十足一个担心母亲病情、又有些怯懦的年轻匠人模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