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败家子的私房钱比国库还多

第572章 拿女人当筹码(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震惊!败家子的私房钱比国库还多》最新章节。

“旗号?”耶律古奇脸上多了几分错愕。

中年人自古以来都讲究一个师出有名。

已经将中原文化学了个七七八八的西魏,此次出征自然也有一个响亮的名号。

那便是,打着和大梁有和平协议存在的理由,要为大梁平叛。

只不过这个旗号,眼下似乎不太好用吧?

若真是平叛,为何会武力攻击清水关?

泰云点了点头,看到耶律古奇似乎还没想明白,继续解释道。

“没错!如果小可没有记错的话,当日王爷在清水关外与欧阳松柏交涉的时候,便是说要为大梁平叛。”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继续扛起这面大旗,以平叛为由,南下鄂州,先剿灭鄂州王!”

“沈安不就是想拦着我们回西魏吗?那咱们就不回去了!咱们继续以战养战,看看到底谁熬得过谁!”

“咱们既然来了大梁,就要把大梁搅个天翻地覆!”

“但是王爷务必要严令手下军士,一不可随意杀害百姓,二不可虐待大梁俘虏,三不可抢劫百姓财物。”

听到这里,耶律古奇总算明白了一些。

眼下大梁朝廷陷于混乱之中,寻常百姓根本不知道西魏大军到底是来做什么的。

若是能做到对百姓秋毫无犯,寻常百姓本就愚昧,还真有可能以为他们是来协助朝廷平叛的。

如此就算不能稳稳的站住脚跟,也能在占领之地获得补给。

“你说的只能是权宜之计,我们总不能一直在大梁呆着吧?”耶律古奇问道。

“王爷放心!你不是与沈安约好10日之后在南郡相见吗?你现在不仅不回去,反而安稳的在大梁呆着,恐怕着急的就是他了。”泰云一脸笃定。

耶律古奇闻言,岂能不明白此话背后的深意?

沈安的出手,让他乱了方寸,只觉手下五十万兄弟的性命,都已经被人捏在了手中。

但他却忽略了沈安这样做的意图!

以沈安现在的兵力来看,云州就算凭借着手下精锐和新式武器,也只能将手伸到云州外围的几个关隘,却根本无力向外继续扩展!

这种情况下,沈安只是堵住了西魏大军全身而退的道路,却对他们构不成直接的威胁。

正常人在此时,为了保全实力,肯定都会在无奈之下,向沈安妥协。

就好像刚刚西魏其他将领所说,干脆直接将沈安两位娘子送回去,甚至为了保全五十万军士,南郡城也可以直接放弃。

可泰云的一番话,却一语道破了其中的玄机!

既然我回不去,那我干脆不回去了!

我就安心地在大梁呆着,以他们五十万人马的强悍实力,谁也奈何不了他们!

而打着为大梁平叛的旗号,说不定还真的能从民间征集到粮草补给,就算无法长久持续下去,十天半个月绝不会有问题。

他与沈安约定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六天,若是他四天之内赶不回南郡城。

到时候沈安可能真的会比他更着急!

“泰先生高才!快快请坐,南下之事还要先生多多出谋划策才行!”耶律古奇想明白了一切之后,顿感全身轻松。

“王爷也不要高兴得太早!”泰云却又一瓢冷水泼了下来:“沈安此人乃是世间罕见的人才,咱们绝不可掉以轻心,也不能将其逼入死角。”

“所以王爷还要传信宗旭明大将军,不论王爷你是否能按时赶回南郡城,一定要对沈安的两位娘子礼遇有加,不可怠慢!但也不能让她们有机会逃脱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长相思:折柳祭
长相思:折柳祭
关于长相思:折柳祭:毛球是大荒第一灵力高手九命相柳的灵宠,在死亡后却在九幽冥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九幽红人,并混成了九幽帝君身边的大红人——渡鸦。她利用身份之便,寻找相柳神魂,并在解救相柳途中解锁不同新身份。最后相柳有没有复活,又能不能絮小夭再续前缘呢?
割浆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前期咒回,后期石纪元沈芜看着开屏小广告的话想都没想就点了是当沈芜努力卷生卷死的打算出生时,却发现要去的世界好像不太一样?说好的石纪元呢?我眼前这坨乌漆嘛黑的东西是什么?眼前这个白毛和怪刘海又是怎么回事?货不对板啊!就这么打算在咒回世界好好生活时,又看见了熟悉的大葱头……两个世界融合在一起了,双厨狂喜……完全不是啊!要操心的事情好像更多了。
清宴宴宴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