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种田从成立教派开始

第699章 出使高丽(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种田从成立教派开始》最新章节。

兴汉一些实在不能任实际事务的老式官员们,周宇也找到了他们可以发挥能力的地方——编纂教材和办报纸。

印刷术带来的改变就长期来看,就像一个国家的科学研究人员翻百倍千倍那么夸张。

没有印刷术的时候,从知识口口相传,到竹简记录再到造纸记录,这中间知识传播速度和规模的提升是十分缓慢的。

没有轻便的竹简和发展出来的造纸术,难以想象一直把知识记录在沉重的玄武岩上或者龟壳上,究竟需要多久才能让知识更大规模地传播。黑暗和愚昧又要笼罩在人们头顶上多久。

因此周宇之前根本没有犹豫就先提前帮延寿教点亮了印刷术的科技。有了现成的简单的活字印刷机,工人们照葫芦画瓢去模仿也能制作出新的活字印刷机。

从无到有很难,从有到会却简单了不知多少倍。

现在大明最起码是有活字印刷机的状态,连活字的字体都给你弄好了,逼你用这种“规范”的字体。文人们觉得不认同,硬要写一些艰涩的字来印刷。对不起印刷不出来,愿意的话我给您留个空白,您一本本手写上去吧。

只要时间久了,报纸书籍都是用这种字体当做正体,连发音都给你强制规定下来。几十年过去,老学究们去世了之后,由新书籍教出来的学生们长大了,就全是统一的书写规范和发音。

编纂教材和办报纸的过程中,也能逼得这些文人们尽量把字给弄通俗简单些,否则印刷不出来,你写的再好也白搭。

明明白白地告诉这些文人:环境适应不了你,你最好还是改变吧。否则就只能看着别人出书,上报纸扬名,自己只能酸溜溜地说几句酸话,却什么都做不了。

因为只有大明朝廷有印刷机,所以编纂教材和办报纸的事自然也成了官办。

印刷能力有限,教材印刷优先,所以剩下的印刷能力要分配到报纸上就不多了。

这让周宇只是让报纸国营之外,没有禁止办几份报纸,办什么报纸。但是如果办得太多,制个版花费一堆钱一堆时间,结果没印几张不说,还卖不出去那这份报印不了几期就要没掉。

这些愿意编纂报纸的文人也是爱惜羽毛的,他们不会在上面写通俗小说,发表淫词艳曲,那在这个年代和社死没有什么两样,总编也不会让这种内容过审。

周宇要的就是让他们自己去试错,看看你们自以为的好,是不是能得到多数人的认同,还是曲高和寡,只能在小圈子里求一求认同,一群人抱团取暖互相安慰都是外面的人不理解我们。

总有人会找到那个“平衡点”,做出有内容有市场,有人愿意订阅的报纸。

这种地方周宇没办法投入精力,他只能这样“培养”,希望能冒出来合用的人才,再委以重任。

编纂教材本来不算个难事,兴汉往前算上千年就有基础教育教材了,一直流传到现在。如果只是把它们印刷出来,其实也能教。

但周宇要求的是快速扫盲,所以教材要有所取舍,把日常的最常用字纳入教材,让可能是大龄的学生能更快地学到东西,不能像过去教儿童那样慢慢来。

同时也要有算术的内容,引入简化数字,学习基本的加减和背诵乘法口诀。

只要学过教材的人会写会认几百个常用字,再通过算术考试,就算扫盲成功。

再往后的深入学习,其他的教材另说。

在知道了皇上定下了给天下一半人扫盲的“雄心”之后,这些文人们也是觉得有了一种使命感,对这件事十分上心。不说是为了皇帝的高看一眼,还是名留青史的名声诱惑,至少他们是真的愿意下功夫去争吵和妥协,愿意全身心投入,想把教材弄出来。

从厚到薄,从繁复到精简,扫盲教材越变越精炼。

就连被剔除出扫盲教材的部分,也能编纂出下一阶段的进阶学习教材。

在周宇梳理大明官僚体系和各项重要政务的同时,大明的使者也四处出发,向周边各国通报了兴汉改朝换代为大明的消息。

同时邀请各国派出使者前往大明参加京城的新年礼仪。

其实就是让各国派人去觐见新皇帝,知道你们的新爸爸长什么样,现在认识爸爸了今后可不要叫错了名字,否则打一顿。

高丽、倭国、安南等地虽然遥远,但是冕州靠海,周宇直接远程通知在冕州的使者上船出海,用寻宝船的高速航行,可比走陆路要轻松得多。

高丽王国的高层政治斗争还在继续,连耽罗岛被延寿教占了的事也根本顾不上。打不过嘛,之前出战的海船都被延寿教的箭鸥型寻宝船上的船弩干掉了。

后面又有派军队上岛,可是两下就全军覆没了,所有的投入都像是石沉大海一个波浪都没翻涌起来,那分裂中的高丽高层哪里还会愿意继续投入。

结果他们正沉浸于内斗的时候,有人来报,海边来了个大明使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高育良:女婿来救场!我进部了?
高育良:女婿来救场!我进部了?
关于高育良:女婿来救场!我进部了?:沙瑞金空降汉东,坐镇后方运筹帷幄,侯亮平在前方冲锋陷阵,一切都很顺利。秘书帮已经俯首,汉大帮覆灭在即。收获果实的时刻到了。侯亮平坐在高育良对面,翘着二郎腿,志得意满的质问道“高老师,你说这是不是报应?下一秒,办公室的大门打开,两名警察直接走进来,架住侯亮平开始往外走。侯亮平:你们抓错人了,你们是省厅还是市局的?现代青年陆保川撞了大运,穿越到人民的名义,成为了高
爱吃西红柿啊
汉阙惊澜
汉阙惊澜
是一部描绘西汉中期波谲云诡的权力角逐与人性浮沉的历史长篇小说。故事始于汉武帝末年,雄主逝去,留下八岁幼主与三位托孤重臣:沉稳持重的霍光、忠勇刚毅的金日磾和骄悍资深的上官桀。一道麒麟阁遗诏,将大汉帝国的未来压在了这脆弱的“铁三角之上。然而,平衡很快被打破。金日磾早逝,权力天平倾斜。霍光与上官桀本是姻亲至交,却因对权位的不同理解而渐生裂痕。当上官桀之子上官安为求荣宠,将年仅五岁的女儿推上皇后宝座,一
桃园山人
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
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
现代灵魂穿越成燕王朱棣,刚睁眼就赶上朱元璋分封藩王。他当着文武百官面直言“分封必乱,不如现在就反
洋葱不吃青葱
千年一瞬白发如月
千年一瞬白发如月
一场意外的穿越,一段跨越千年的爱恋,一个现代人在盛唐的浪漫冒险,演绎了千年一瞬。历史系大学生李哲在打游戏时因手机漏电,意外穿越到唐朝天宝年间,睁开眼便遇到了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一的李冶——白发如月,美艳张扬,性格豪放不羁。她以为李哲是醉酒昏睡的岭南书生,却不知他来自一千多年后的未来。为了在唐朝生存,李哲不得不凭借现代知识伪装成
点一盏心灯421
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
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
如果穿越康熙末年,是老老实实拖着老鼠尾巴当奴隶?还是卑躬屈膝的苟活着,当那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泥腿子?面对如此抉择,杨正对天怒喊:“不,不,不,我杨正要堂堂正正活着!我要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这九五至尊之位,乞丐做得,建奴做得,流寇做得,那我堂堂知识分子难道就做不得?他老朱能开局一只碗,驱逐鞑虏,建立大明,那我堂堂理工生难道不能复我中华?竟然来到这个时代,那就要一步一步走到最高,俯视天下!朕要好好
阵雨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