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变后,我发动夺门之变

第70章 瓦剌留学生,我在顺天府很想你(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土木堡之变后,我发动夺门之变》最新章节。

“于谦,你说完了吗?”

“陛下,你到底有没有在听?”

于谦在汇报的时候,说得口沫横飞,结果朱祁钰一直在低头批阅奏章。

“你提的事情,朕已经考虑到了。”

“那陛下,想如何解决?”

朱祁钰眉头一皱:“朕倒想问问你,有何高见?”

于谦拜道:“高见不敢谈,只能说,微臣拙见。”

“首先,为了避免将官控制地方士兵,建议隔段时间人事调动,削弱影响力。”

“其次,继续强化监军制度,由文官和宦官监督地方将官行为,保证忠诚度。”

“然后,削弱地方军事力量,精锐部队集中于京师,令其难以形成割据势力。”

“最后,取消爵位继承制,或参考汉朝推恩令,有功有能力者,可取而代之。”

朱祁钰认真的问一句:“说完了吗?”

“臣发言完毕,全凭陛下定夺。”

军将造反,一直是古代封建王朝的困扰之一,更是导致王朝覆灭的主要原因。

纵观历史,东汉末年,军阀割据,郿侯董卓废少帝,东海太守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节度使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安史之乱”,从此唐朝由盛转衰。

元朝末年,红巾军农民起义,许多军将趁机割据,一盘散沙。

或许在现代人看来,宋朝“重文抑武”的政策目光短浅,皇帝一个比一个窝囊。

但在古代人眼中,不一定是差评,至少,在宋末时期,没有任何一个军将造反。

这不就是一种历史性突破的成功吗?

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或许没错,只是做得太过了。

再看明朝的军事制度,你就会震惊的发现,其中有不少政策,是从宋朝照搬过来的。

比如说,于谦提到的“调动将官”,明朝一直都有“南将北伐”,“北将南征”的传统。

以及,文官和宦官监军的现象,明朝也有。土木堡之变前,大同府由于镇守太监郭敬从中作梗,导致“师无纪律,全军覆败”。

再者,削弱地方军事力量,加强中央军的做法,明朝设立了京师八大营,却忽略了边关守卫兵力。

于谦提到的三点政策,一直都存在,他只是建议再次加强。

宋朝被诟病的一系列军事政策,明朝同样存在,只是没有那么夸张。

明初的军事指挥权,在五军都督府的手里,而不是文官。

朱元璋充分吸取了宋朝败亡的教训,设立了爵位继承制,企图将国家荣誉与某个家族绑定在一起。

这时候,或许有人要喷,“明实亡于朱元璋”了。

真不是他的锅。

朱元璋制定了严格的爵位继承制度,强调嫡长子继承制。

如果,父辈因罪被剥夺爵位,子孙通常无法继承,除非皇帝特赦。

到了朱棣,由于兵变夺位,为了巩固统治,允许一小部分因父辈犯错而被剥夺爵位的家族恢复爵位,以换取这批人的支持。

朱瞻基进一步放宽了爵位继承的限制,即使父辈犯错,子孙依旧可以无损继承,前提是,他们没有参与罪行。

好一个“六边形战士”!又埋雷了。

但凡少埋点雷,“土木堡之变”或许都不会发生,正是那批边关二代哥逃跑,把瓦剌放了进来。

杨洪等人刻意隐瞒军情,估计是打算自己背锅,好让孙子辈能够顺利继承爵位。

......

“陛下,陛下,陛下?”

于谦见朱祁钰许久没有说话,急不可耐的叫唤。

“你别急呀,难不成,你还想让朕,在大战之前,将那批罪将全部砍了吗?”

朱祁钰真是服了,于谦这个人确实有本事,就是性子急。

他没听到回应,就会一直上谏,催促你尽快达成。

一般的皇帝,还真受不了他这种性格。

“放心吧,若是京师守卫成功,朕就会立即提出军制改革。”

朱祁钰打算引进现代军事化管理,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晋升、奖惩制度。

人家文官还需要通过“科举”,才有机会踏上仕途。

玛德,你们武勋只需要投个好胎,不出意外的话,就能继承爵位成为将领。

“武举”?形同虚设,整个大明朝就没有一个将军,是通过“武举”上来的。

哪怕你再怎么努力,永远都比不过这群二代哥。

......

正统十四年,十月九日。

瓦剌大军,一路顺风,穿越一个个边关空城,已经兵临顺天府境内。

朱祁钰之前下达的“不抵抗”命令,在边关没有布置兵力防守,同时提前安排百姓撤离。

这么做,让京师的防卫力量,增长到三十万人。

【瓦剌留学生,我在顺天府很想你。】

又看到这种牌匾了,这已经是今天发现的第一百三十六个,朱祁镇暗搓搓的握紧双拳。

毫无疑问,这是朱祁钰让人布置的,就是想搞他心态。

反正,朱祁镇在大明民间的名声已经臭了,民众们看见之后,会心一笑。

本来,百姓是不太理解“留学生”这个词语的含义。

经人解释一番后得知,原来如此——

太上皇十分仰慕瓦剌的文化军事,不顾危险,亲身前往学习。

这话听起来怎么有点搞笑呢?

瓦剌,他们有什么文化军事值得大明学习的?

懂了,这是给太上皇北狩,找到一个完美的借口。

看似褒义,实则贬义。

身为当事人,朱祁镇能不知道吗?

“皇弟,本是同根生,你何必苦苦相逼?”

问出这句话的时候,就知道他从未反省过自己。

当初杨稷主动冒犯朱祁钰的时候,他身为皇兄,做了什么?

为了稳固自己的帝位,选择牺牲人家。

还有,孙太后常年来欺压吴贤妃,他看似口语相劝,全都是发生之后才假惺惺的说出来,并没有及时制止。

郕王府连年被削减岁俸,如果没有得到他这个皇帝的默许,能成功吗?

两兄弟表面和谐,实则早已水火不相容。

朱祁钰登基之后,他如果不实行报复,就对不住自己坐的这个皇位。

.......

“陛下,孙太后又发癫了。”

王腾小声汇报,朱祁钰眉头一挑。

“走,去后宫看看。”

在这两个半月以来,孙氏的日子确实很难过。

不仅失去了人人敬仰的尊贵帝位,还有养尊处优的生活,一去不复返。

她要像寻常宫女那般,每日劳作,以换取可怜的薪酬,维持日常生活。

+++++++++

过去嚣张跋扈,欺压了不少宫女,今日终于换来恶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汉疆喋血风云录
汉疆喋血风云录
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乱世之中,儿女情长,汉家江山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磨难,华夏一族,第一次差点亡族灭种,少年追随拯救汉家的大英雄冉闵,几经血战,终于见到了曙光。当然还应该有谢安,王羲之,苻坚,王猛这些青史留名的风流人物,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姓名,还有属于他们的故事传说。历史的责任,亲人的嘱托,推动着少年不得不,奋力拼搏,向上攀登。一部热血温馨的奋斗史!
汉家一小卒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我有无敌舰队
我有无敌舰队
关于我有无敌舰队:古有始皇一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为大秦、保社稷。今有我王新打破百年之不变局,合并华夏神州,引领炎黄再临世界巅峰。唐朝末年,各地节度使佣兵自重,割据地方,历史走进了战火纷飞的五代十国;十国末年,分裂本应被大宋一统,但历史被神秘力量所改变,大宋并未出现,华夏大地依旧四分五裂。王新魂穿百年来到这个世界,灵魂附身落难世家少爷身上。在这个恶意满满未知世界中,看他如何用科学
晓小锋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刘甸意外穿越到东汉末年,穿越到汉桓帝刘志私生子刘甸身上,并绑定了争霸系统。各个时代并不安分的开国之主,正史中的文臣武将,野史演义中人物,江湖中的侠剑客,齐聚汉末,掀起东汉末年的诡异乱斗。
柏路松芯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