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变后,我发动夺门之变

第48章 御驾亲征(2/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土木堡之变后,我发动夺门之变》最新章节。

果然,朱祁镇听完后,十分高兴,觉得他娶到了贤妻。

御驾亲征的欲望,再次躁动起来。

念及至此,他立即披上外套,下床去找王振。

......

朱祁镇最信任的人,有且只有一个人,就是宦官王振了,两人属于亦师亦友的关系。

“王先生,朕欲御驾亲征,你待如何?”

还没睡醒的王振神色一滞,顿时清醒,连忙拜道。

“奴婢尤记得,先前未能亲至麓川平乱,爷爷甚是遗憾。”

“如今敌在长城之外,距离京师不远,当是良机。”

“大胜而归,圣朝海外,千秋万代,永颂君名。”

朱祁镇的呼吸渐渐急促起来,试问哪个皇帝能拒绝得了名留千古的机会?

这不,来了吗?

其实朱祁镇也知道,瓦剌的实力不弱,至少比永乐年间要强。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如果太弱,他还不想御驾亲征呢。

只要赢了,他这个皇帝的含金量,就会立即远超大明历代先君,当然,太祖除外。

这时候,朱祁镇的内心出现了两道声音。

“瓦剌经过那么多年的发展,不可轻敌。”

“那又怎样?”

“难道你还想改变这世界?”那道声音不屑一笑,“你想吞并北疆,成就百年格局?”

“我想试试!”

振聋发聩!!!

草了,太燃了!朱祁镇忍不住虎躯一震,感觉自己快要爆炸。

......

没过几天,早朝。

边疆又有新的军情了,瓦剌分四路大军,南下攻明。

“是日,虏寇分道刻期入寇。也先寇大同,至猫儿庄,右参将吴浩迎战,败死。脱脱卜花王寇辽东,阿剌知院寇宣府,围赤城,又别遣人寇甘州,诸守将凭城拒守。报至,遂议亲征。”——《明英宗实录》

朱祁镇还没有开口,吏部尚书王直上前奏曰。

“陛下,臣等叩请,勿要御驾亲征。”

“为何?”朱祁镇皱眉不悦。

“万岁乃天佑圣人,将士必将为圣上血战到底,此战必胜,(万岁)不必亲御六师,奔波塞外。况且,如今暑气未消,青草枯萎,水泉干涸。”

王直与一众大臣上前一步,联合奏曰。

“此番乃亲往前线,哪怕是古之圣人,都不敢轻易懈怠。如今万岁以天子之躯,而深入险地,臣等愚昧,以为不可,恳请(万岁),三思。”

现在正值夏天和秋天的交际之时,北方河流还在干涸,强行出征的话,实在是危险重重。

行军作战,水源是至关重要的。

没有水,人会很难受,马也走不了。

朱祁镇对于这群大臣的集体反对,愤怒不已。

在他看来,你们是不是看轻朕了?

不过是打个瓦剌,太宗皇帝又不是没有打过,朕很差劲吗?

朱祁镇缓缓闭上眼睛,双拳紧攥,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

他在王振的扶持下站立起身,再睁眼时,满是锐利。

“卿等所言,皆忠君爱国之意。”

“但瓦剌违背天义,违抗圣恩,残害军士,扰我子民,掠我社畜。”

“守边之将多番求援,恳请出兵,朕,不能视而不见。”

“为了永绝边疆之患,当以灭之,一劳永逸。”

“朕更应该御驾亲征,以壮士气!以平民怨!以强社稷!”

“反对者,可斩!”

......

【关于“土木堡之变”里,较有争议的几个问题,就不水字数了,在作者说用图片解答。由于作者说一次只能放一张图片,总共三张,下章、下下章作者说,见。】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汉疆喋血风云录
汉疆喋血风云录
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乱世之中,儿女情长,汉家江山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磨难,华夏一族,第一次差点亡族灭种,少年追随拯救汉家的大英雄冉闵,几经血战,终于见到了曙光。当然还应该有谢安,王羲之,苻坚,王猛这些青史留名的风流人物,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姓名,还有属于他们的故事传说。历史的责任,亲人的嘱托,推动着少年不得不,奋力拼搏,向上攀登。一部热血温馨的奋斗史!
汉家一小卒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