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唐朝边关一戍卒

第267章 朝堂上的暗流涌动(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唐朝边关一戍卒》最新章节。

待群臣依次入座,殿内气氛骤然紧张。一位大臣霍然起身,朗声道:“陛下,臣有本奏。”

李隆基略显诧异,放下酒杯道:“可是为将士们请功?此事朕自有决断,待三日庆功宴后自会封赏。”

“陛下心系将士,臣深感钦佩。然臣所奏非为此事。”大臣语气坚定。

李隆基眉头微皱:“既非军功之事,何不等朝会再议?今日喜庆之时,若无要事...”

“陛下!”大臣突然提高声调,“此事关乎社稷安危,请容臣一言!”

殿内顿时鸦雀无声。李隆基缓缓说道:“讲。”

“臣要弹劾杨氏满门!”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群臣齐齐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龙椅上的帝王。

“你说什么?”李隆基先是一怔,随即沉下脸来:“杨氏有何过错?”

尽管昨夜与杨贵妃姐妹起了冲突,但他从未想过要严惩杨氏。毕竟杨贵妃仍是他的心头肉。

大臣强忍惧意,从袖中取出一本奏章:“杨氏仗势欺人,夺人田产,霸人妻女,其罪罄竹难书!请陛下明鉴!”

李乾余光扫向李林甫,心中暗叹:好快的动作!昨夜才生变故,今晨罪证就已备齐。显然这位权相早已暗中收集多时,只待时机。

高力士快步上前接过奏章,呈于御前。李隆基展开细阅,眉头越锁越紧。殿内群臣屏息凝神,目光紧锁帝王面容,生怕错过一丝变化。

然而令众人失望的是,除却眉头紧蹙,李隆基再无其他反应。这份沉静,反而让殿内气氛更加凝重。

就连城府深不可测的李林甫此刻也难以保持镇定,眉宇间隐隐透着一丝焦灼。

扳倒杨国忠这个心腹大患,是他眼下最紧要的任务。

若此次失手,不仅相位难保,更可怕的是,一旦让杨氏挺过这一劫,必将变本加厉。杨国忠卷土重来的威胁,将比现在更加致命。

太子李亨如坐针毡,活像一只躁动的猴子。

对他而言,杨氏的存在就是最大的威胁。一个李林甫已经让他疲于应付,再加上杨氏,简直是雪上加霜。

更让他难以释怀的是,杨国忠曾与李林甫联手逼迫他休掉心爱的太子妃。这份血海深仇,岂能不报?

安禄山表面不动声色,内心却同样波澜起伏。作为杨贵妃的“义子”,他深知这不过是个幌子。若能借机除掉杨国忠,他就能独占杨贵妃的宠信,获取更大的利益。

在一片焦灼的等待中,李隆基终于放下奏章,神色莫测:“你所言可属实?”

“陛下明鉴,句句属实,绝无虚言。”大臣斩钉截铁地回答。

“若有半句虚言呢?”李隆基目光如炬。

“甘受大唐律法严惩!”大臣毫不犹豫。奏章上的罪证确凿,他底气十足。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李隆基突然环视群臣:“还有谁要上奏?”

殿内一片哗然。就连李乾也不禁侧目看向李林甫,却见这位老谋深算的宰相同样眉头紧锁,显然也摸不透帝王的心思。

“今日本是庆功,不该议这些事。”李隆基缓缓道来,“但既然已经提起,不妨说个明白。否则,这庆功也喜庆不起来了。”

这番解释合情合理,不少大臣跃跃欲试。然而更深层的含义,却让在场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帝王此举,究竟是在给杨氏机会,还是在为彻底清算铺路?

然而,群臣终究无人敢率先出头。

“但说无妨,言者无罪。”李隆基大手一挥,语气笃定。

此言一出,大殿内顿时沸腾。帝王金口玉言,既已承诺不治罪,众臣最后的顾虑也烟消云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