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唐朝边关一戍卒

第20章 当众升官(2/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唐朝边关一戍卒》最新章节。

李乾自然不知高仙芝与边令诚在城楼上对他赞不绝口,好感更甚。此刻他手中长枪如龙,枪锋所向,吐蕃兵士纷纷溃退。

但见他枪出如电,寒芒点点,所过之处血花飞溅,竟无一人能挡其锋芒。不过片刻工夫,他便已杀至城门之下,守门吐蕃兵士见他如见煞星,未及交手便已胆寒三分。

“开!”

随着一声暴喝,城门轰然洞开。

“大唐万岁!”

等候多时的唐军顿时如决堤洪水般涌入城中,喊杀声震天动地,连城头旌旗都为之一颤!

与此同时,李嗣业已如探囊取物般生擒了吐蕃猛将贡布。整个过程快得令人咋舌,仿佛一切都在他预料之中。

“你不配做我的对手。”李嗣业陌刀斜指,冷声道,“一刀足矣。”

贡布闻言大怒:“狂妄唐将!今日便让你见识吐蕃勇士的厉害!”话音未落,李嗣业陌刀已化作一道银色闪电劈空而至。

那一刀之威,竟似有千军万马之势!刀锋未至,凛冽杀气已逼得贡布呼吸为之一窒。

他慌忙举棍相迎,只听“铿”的一声巨响,精铁所铸的长棍竟如枯枝般应声而断!

刀光闪过,冰冷的刀锋堪堪停在贡布鼻尖。一滴冷汗顺着他的额头滑落,在刀锋上摔得粉碎。

“你该庆幸,”李嗣业收刀入鞘,“我的刀比你的嘴快。”

贡布双腿一软,竟当场失禁。这位号称吐蕃雄鹰的猛将,此刻面色惨白如纸,哪还有半分先前的威风?

至此,号称固若金汤的雄鹰堡,在唐军雷霆之势下,不过半个时辰便告陷落。此战之速,之利,当真如快刀斩乱麻,令人叹为观止。

“参见副都护!”

“参见监军!”

李乾、李嗣业、段秀实等将领肃立于城门前,抱拳行礼,迎接高仙芝与边令诚入城。

高仙芝并未如往常那般随意挥手示意免礼,而是目光灼灼,上下打量着李乾,仿佛今日才真正看清这位年轻将领的英姿。他凝视良久,嘴角微扬,忽然侧首对边令诚道:

“监军,不如此时此刻,就在这城门之下,擢升李乾为校尉,如何?”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一怔。

按常理,论功行赏当在战后清点完毕,于军帐中郑重宣令。

可高仙芝却偏偏选在这城门之前,当着三军将士之面,迫不及待地要擢升李乾——此等殊荣,岂是寻常将领可得?

然而,转念一想,若非李乾这般勇冠三军的猛将,又有谁配得上如此破格的恩赏?

边令诚闻言,眼中精光一闪,抚掌笑道:“正合我意!”言罢,竟忍不住轻轻击掌,清脆的“啪啪”声在肃杀的城门前显得格外振奋人心。

“李乾听令!”高仙芝见监军首肯,当即朗声喝道。

李乾踏前一步,甲胄铿锵,抱拳肃立:“末将在!”

高仙芝昂首而立,声如洪钟:

“本将高仙芝,安西都护府副都护,兼知兵马使、四镇节度副使、行营节度使,今擢升李乾为——骁勇校尉!”

他的声音因激昂而略显高亢,却更添几分威势,在城门内外回荡不绝。

“骁勇”二字,正是为李乾量身而铸!

众将闻言,无不颔首称善,眼中尽是钦佩之色。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