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最新章节。
数日后的午后,天上人间三楼那间僻静的账房内。
赵牧翻看着老钱送来的账本,上面记录着近期几笔大的资金流出,方向皆是岭南。
阿依娜站在一旁汇报:“公子,资金已按计划分批注入几家选定的海商。”
“他们拿到钱和保底契约后,已经开始在市场上小批量出货,价格咬得很紧。”
“接触农户的事情也已在暗中进行,有几个里正表示愿意牵头。”
赵牧合上账本,手指在冯安这个名字上轻轻敲了敲,“这边闹得越欢,那边就越坐不住。”
“岭南这位冯都尉的底细,查得怎么样了?”
“还在收集,此人很谨慎。”
“不过,根据夜枭传回的消息,已有线索指向他一个远房侄子,在粤西市开了几家当铺和货栈,资金往来颇为可疑。”阿依娜答道。
“告诉夜枭,将此人盯紧了。”赵牧站起身,伸了个懒腰,“等风再大点,等该跳出来的人都跳出来了,再连根拔起,那才干净,不过届时,咱们的人不需出收,自会有人料理此人。”
赵牧走到窗边,看着楼下熙攘的街市,嘴角微扬。
岭南沿海的棋盘也已经彻底铺开,棋子也已落下。
接下来,就看对手如何应招了!
.......
大唐疆域辽阔,往来交通却是极为不便。
这也导致岭南那边的进展,比赵牧原本计划的要缓了许多。
在长安与岭南之间消息流传之间,时间已飞逝数月。
时入仲夏。
长安城在灼人的日头下显得有些蔫蔫的.
但东西两市的茶楼酒肆里,却因一份《大唐民报》的连载而涌动着不寻常的热流。
“民报上那片最新的《岭南游历见闻录》,不知诸位看了没?”
“看了看了!”
“真没想到,岭南风物竟是如此奇崛,那榕树的气根,真能独木成林?”
“啧,王老三,你就光看树了?”
“没读读后面那篇?”
“对啊,就是就写新换了的名字的粤港的那段!”
悦来茶馆里,几个穿着绸衫的商人围坐一桌,唾沫横飞。
一个胖商人压低声音:“顾才子写得隐晦,可咱跑船的一看就明白!他说见巨舰昂然直入,泊位早虚席以待,睹小舟踟蹰港外,税吏频登’,这不就是说有人能插队,有人被刁难嘛!”
旁边一个瘦高个接口道:“何止!后面那段才叫绝,偶见城外良田,青苗尽毁,改植异香之木,乡农泣于道旁,问之,则曰家园被迫让与豪商……这豪商指的是谁?”
“还有那异香之木,不就是……”
他没说完,但桌上几人都心照不宣地交换了个眼神,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近来风头极劲,手段霸道的鲲鹏会。
而这鲲鹏会能在这万里之外长安城也有如此有名,自然少不了赵牧在幕后的推动,当然,也有其他做南方生意,与这鲲鹏会有龌龊的大小商家的"功劳"....
“怪不得近来香料价格波动如此诡异……”
“哼,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鲲鹏会,手伸得太长了!”
类似的议论,在长安各个角落悄然蔓延。
顾青衫的文章,没有一句直接的指控,却用细腻的白描,将他在粤港的所见所闻,如同画卷般展开在读者面前。
他写码头的繁忙,写海商的艰辛,也写那些看似不经意,却耐人寻味的“怪现象”。
文章秉持他一贯的清丽文风,甚至还坚持了一贯的晦涩古体。
而不是民报上最常用的半白文,但字里行间却是依旧力量十足!
甚至还多了一份沉甸甸的民生关怀与冷静的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