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最新章节。
谢家船队即将抵京的消息,像一滴冷水落进滚油锅。
在天上人间特定的圈子里悄然炸开,却并未激起太多外围的波澜。
赵牧依旧是他那副懒散模样,多数时间待在顶楼雅阁,听听曲,看看账本。
或是摆弄他那些总也让人摸不透头脑的小玩意儿。
可就在这日晌午过后。
知道赵牧这位勾栏东家在长安颇有实力的周老板和另外两位与天上人间往来密切的丝绸商,一脸晦气地找上门来。
几人被引到赵牧的雅阁,还未坐定,周老板便忍不住抱怨开来:“赵东家,您说这叫什么事儿!”
“近来漕运上那些爷们,也不知抽了什么风,查验得格外仔细,吹毛求疵!”
“我们一批从洛阳来的上等绢帛,愣是在码头被扣了两天,说是包装不合规制,要开箱详查!”
“这一番折腾下来,误了工期不说,绢帛也受了潮气,品相受损,损失不小啊!”
“谁说不是呢!”另一位姓王的商人也跟着叹气道,“我那批蜀锦也是,往常打点一下也就过了,这次却油盐不进,非要按章办事。”
“我看呐,就是看咱们这些没根基的好欺负!”
赵牧正用小钳子小心翼翼地拨弄着一块琉璃片,头也没抬,仿佛随口应和:“哦?还有这等事?这倒是奇了。”
“漕运上的规矩,向来是活的,怎么突然就铁板一块了?”他放下工具,拿起旁边的软布擦了擦手,这才抬眼看向满面愁容的三人,笑了笑,“诸位老板消消气,喝口茶,慢慢说。许是近来上面查得严,下面的人也不敢马虎吧。”
他示意云袖给客人斟茶,语气轻松地岔开话题:“说起来,我前两日倒是听说,江南谢家的船队,约莫就是这两日要到京了。”
“好家伙,满满十几大船的苏杭绸缎和景德镇精瓷,那阵势,啧啧。”
周老板闻言,注意力果然被吸引过去,酸溜溜地道:“谢家?哼,那可是柳公的姻亲,底气足得很!他们的船,怕是到了码头就直接放行,连停都不用停吧?哪像咱们,还得看那些胥吏的脸色!”
赵牧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似笑非笑:“这可说不准。谢家树大招风,值此多事之秋,说不定……查验得比诸位还要周全些呢?”他特意在“周全”二字上加了重音。
王商人眼睛一亮,似乎品出了点别的味道:“赵东家的意思是……?”
赵牧放下茶杯,拿起果盘里一个橘子慢条斯理地剥着:“我能有什么意思?不过是觉得,这漕运关乎朝廷税赋,更是咱们商家的命脉,理应公平公正才是。”
“若是有人能享受特殊,那这公平二字,岂不是成了笑话?长此以往,谁还愿意老老实实做生意?都去钻营门路算了。”
他掰下一瓣橘子送进嘴里,继续漫不经心地说:“我要是诸位啊,心里有委屈,光在这儿抱怨没用。”
“漕运衙门不是设有登闻鼓吗?”
“就算不击鼓,联名写份状子,陈述一下商旅艰难,请求朝廷明察,确保漕运查验一视同仁,总还是可以的吧?”
“这又不是告谁的状,是为了维护漕运秩序,朝廷想必也是乐见的。”
周老板和王商人交换了一个眼神,心中顿时活络起来。
赵牧这话,点醒了他们。
硬碰硬肯定不行,但以“维护公平”为名,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施加舆论压力,却是名正言顺。
尤其是针对风头正劲的谢家,若能借机让官府也“重点关照”一下他们,岂不正好出了胸中这口恶气?
“赵东家高见!”周老板一拍大腿,“我等这就去联络相熟的商户,具名呈文!”
“要求漕运司对所有船只严加查验,杜绝舞弊,以示公允!”
赵牧笑眯眯地又递过去一瓣橘子:“哎,我就是随口一说,诸位老板自行斟酌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