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练玉女心经,竟然成至尊仙功

第643章 金光大道(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逆练玉女心经,竟然成至尊仙功》最新章节。

从系统中调出邪皇的双修功法,把里面关于大道的理解部分用心感悟。

系统也在同步配合黄夜感悟,黄夜需要的知识点,系统会立刻调出来。

这种人机互动方式,大大提高黄夜的感悟效率。

整个感悟过程,黄夜仅保留一丝神识监视自己的跟踪禁纹,其它的精力全部用来感悟。

一天,两天,没有任何消息。

具体时间,黄夜根本没计算,此时的他已经全部投入到感悟双修大道。

从最早的晴儿、月儿到最后的白洁姐妹,从头到尾捋了一遍,辣眼睛的画面不断浮现。

从开始的鸡动到后期的平淡,不断往复。

画面从流动到定格,从定格到频闪,从本体到外界,从人类到其它族群,从女娲到人类的繁衍,里面还夹杂着前世看过的各种动作电影。

每一次的感悟,都让黄夜在精神层面升华一次,三天之后,黄夜淡然的睁开眼睛。

看到护罩内溢满淡淡的白色雾气,感觉雾气肯定是因为自己感悟出现,对自己肯定有好处,赶紧打开全身的毛孔,白色雾气全部收入体内。

与此同时,额头那处已经肉眼难辨的印记处,一道红光飞射而出,似乎想要逃逸。

它快,黄夜更快,大手一招,红光虚影停在掌心。

“有意思,原来这东西的神念早就跑了,你到底是什么玩意,竟然跟我抢小婉。”

“想跑不可能了,先留着你,早晚会找到你的本体。”

手指虚空作画,一道六阶禁纹出现在空中,禁纹竟然带着一丝金光,一下罩住红光。

一块玉牌出现在手掌心,禁纹押着俘虏印在玉牌上。

这大道感悟的感觉真不错,竟然可以施展六阶禁纹,只是这次施展禁纹为何带着一丝金色。

禁制典籍中并未提到禁纹可以带颜色,莫非自己又变异了?

还有自己的境界现在到底是什么玩意,好像很虚无,仿佛可以变成任意境界。

先试试,“元阳境三层。”

黄夜心念所致,境界一下变成元阳境三层。

连丹田的天阳球也变成元阳球。

卧槽,不会吧,自己可没施展隐匿功法,而且仅靠隐匿功法,也降不到这个境界。

初阳境六层,元阳球立刻变成初阳球,境界也变成初阳境。

黄夜彻底惊到了,这是什么情况?

全力轰出一拳,护罩纹丝未动,黄夜呆愣愣地看着这一画面,我尼玛,连能力都变成初阳境六层。

“半步玄阳。”看到自己的天阳球重新出现,这才放下心。

好像这功能没鸟用呢,顶多能扮猪吃虎。

再试试,“玄阳境五层。”看到自己玄婴出现的一瞬,黄夜麻了。

我尼玛,竟然还能变成玄阳境,这可不是隐匿境界。

会不会实力也提高到玄阳境?

毫不犹豫轰出一拳,很不幸,梦想没有实现,跟自己最强力量区别并不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人手一个老爷爷,我爷是你爷的爷
人手一个老爷爷,我爷是你爷的爷
仙灵老祖乃是苍云界远古时期的真仙境大能,悟性绝佳,以符文参悟为根基,为人族创造了千万部功法,成为人族的始祖。因其绝高的天赋,被几个真仙境修士联手击碎了肉身,但这些人因为修炼的是仙灵老祖所创造的功法,并不能彻底灭杀仙灵老祖,只能将其三魂打散,分别封印,导致他记忆残缺且十分混乱,不能将记忆力的功法再传出去。几十万年时光匆匆而过,仙灵老祖拼尽全力从蓝星召唤来林然。以戒灵的身份,帮助他修炼,意图重塑肉身
讲童话的骗子
五彩珠缘之青云风云
五彩珠缘之青云风云
在玄幻世界,青云宗弟子叶尘偶得五彩珠子,引黑风寨等势力抢夺。击退敌人后,神秘黑袍客携而来,称能助叶尘掌控珠子。身份目的成谜,叶尘能否借此守护宗门、揭开珠子秘密,在修炼险途谱写传奇?
用户10659373
骨王萝莉:开局万族俯首称女皇!
骨王萝莉:开局万族俯首称女皇!
白小瑜穿越成为了自己的理想型,然后跟随全球百亿人一起穿越异世魔幻大陆,开局一座城堡,开启万族争霸,每位领主会随机一座初始城堡之心
云逸a
吞天证魔道
吞天证魔道
关于吞天证魔道:本是青岚山下一介备受欺凌的孤苦猎户,秦烈于濒死绝境中意外觉醒**无名掠夺系统**——杀人、戮妖、弑仙,皆可掠夺其血魄修为,化为自身力量!从此,一条极致冷酷的杀戮之道在他脚下铺开。从山野百兽到修仙子弟,从江湖武师到宗门天骄,皆是他成长的食粮。系统加点,肉身成圣;魔功淬体,煞气冲霄!他化身“青岚血狼,令低阶修士闻风丧胆;他自号“戮天魔君,成为正魔两道的心头大患。吞噬灵脉,掠夺法则,乃
百家小说
快拦住他,别让那把剑出鞘!
快拦住他,别让那把剑出鞘!
(提示,非爽文+主角成长+慢热+前面稍虐)刚毕业的杨逍一觉醒来发现被人扔在了甲板上,原以为是场谋财害命的交易,谁知道是场穿越。原想在新世界安稳求发展的杨逍却被系统一次次催促向前:【请宿主完成主线任务:狸猫换太子,此任务是你在新世界活到十八岁的关键。任务描述:你的死因仍有存疑,让天下人了解事情的真相,解救被囚禁在深宫的母亲!任务奖励:神剑轩辕、启神录、万剑归宗……“我若是不搭理你颁发的任务呢?为了
笔端之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