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太平天国之幼扶王兵起西北闹革命》最新章节。
			     “徘徊不定,非良主也!”
 若不是幼扶王的革命军距离过远,早就投靠过去了!
 话说李秀成手下诸将围帐而谏,皆言:"王爷速离此困龙之渊,返苏州另起炉灶!"
 众口一词,竟无半人提"弑君自立"之事。
 昔年冀王石达开遭洪氏刁难,麾下尚有莽汉嚷着"提刀入宫,了结那厮"。
 今忠王势盛,反无人撺掇行此险径?
 莫非众人皆成谦谦君子?
 非也非也,原来天京城已成"鸡肋"矣!
 诸位将军肚中早盘算分明:此城若守,如嚼蜡无味;弃之,又似抛金元宝。
 城外清妖环伺如饿犬,城内粮草将尽,守之无异抱烫手山芋——且烫且痛,终要丢手。
 若李秀成真弑洪秀全,夺了这鸡肋之城,岂非成了"接盘冤大头"?
 清军破城在即,届时王爷岂不沦为"末路天子",连苏州香饽都啃不成!
 故众将皆晓:杀洪氏易,守天京难;不如挟王而去,留此烂摊与清妖纠缠。
 某日帐中密议,十余悍将摩拳擦掌,私语如戏:"王爷固执如驴,我等需效仿古人'绑票妙计'!"
 遂暗备麻绳,欲趁夜将忠王及其家眷捆如粽子,抬出城去。
 正待诸将磨刀霍霍、欲效"绑票奇谋"之际,忽闻帐外高呼:"天王圣旨到——"!
 黄绸展开,墨字赫然:"苏州有难,忠王可即刻启程,前往苏州,特此御批!"
 众将面面相觑,瞠目结舌,刀绳皆坠地如哑雀。
 李秀成捧旨而立,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嘀咕道:"这洪氏葫芦里,莫不是卖起迷魂药?"
 部下一将挠头如猴,窃语:"天王此招,倒似'及时雨'浇灭我等邪火!莫非他夜观星象,算定咱要劫王?"
 又一将抚须嗤笑:"怕不是洪秀全老儿被苏州军情急报吓破胆,借王爷当'救火瓢'?前月李鸿章那厮在苏州城外连挫我军,打得咱兄弟满地找牙,天王这'御批'分明是'赶鸭子上架'!"
 李秀成捻须沉吟,忽拍案大笑:"妙哉!此旨恰解困局。若强行绑我出城,倒成叛逆;如今天子亲批,咱去苏州名正言顺,岂非反掌之戏?"
 众将闻之,皆作恍然大悟状,有捋袖者曰:"早知如此,咱何苦费那磨刀功夫?不如多备些麻袋,装了金银细软随王爷南去!"
 原是洪秀全寝宫夜不能寐,苏州败讯如雪片飞来:李鸿章以洋枪洋炮破城,太平军溃如散沙。
 老天王急得如热锅蚁,忽忆起李秀成曾言"苏州乃天国钱粮命脉",遂咬指写下这道"放虎归山"之旨。
 城外清妖虽暂熄火,却如蛰蛇待春——洪秀全算定:与其困守孤城等死,不如放李秀成去苏州"挡枪",好歹延喘几日。
 李秀成得旨如释重负,叹道:"若早半月有此御批,咱倒省得被尔等绑成粽子!如今天子有命,咱去苏州便是'奉旨啃饽饽',纵是鸡肋,也啃得光明磊落!"
 言罢,众人哄笑,帐内杀气顿散,皆忙收拾行囊——毕竟苏州再险,总比困守天京这"烫手芋"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