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笺妙悟

第26章 说《太上老君说常清净经》(1/1)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玄笺妙悟》最新章节。

夫《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者,乃道家之要典也,其渊源久矣,蕴意深邃,于道门之中,备受尊崇,今特为诸君略述一二。 此经别称众多,或名《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或曰《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真经》,亦简称为《常清静经》《清静经》等,称谓虽异,然所涵妙理一也。 至于其成书之时,未可确考焉。有云出于六朝,亦有说源自唐代者,诸家推断,各执一词。然古之学道者、道家门徒,多信其初为口传,不以文字记之,逮至三国之时,道教灵宝派祖师葛玄,笔录载之,方始成书,流传于世。 其经文篇幅,止一卷耳,全经字数,约计三百九十一字,若加以经后赞语,亦不过四百余字,虽字数寥寥,然所蕴大道,浩渺无垠也。 经之核心,尽在“清静”二字。盖以老子清静无为之道为本,深入阐发,示人以返璞归真、去除妄念、澄澈心境之法。言世间诸般烦恼、妄动,皆由心起,心若不能清静,为物欲所蔽,为尘缘所扰,则难以体悟大道之妙。唯守得心中清静,如止水无波,明镜不染,方可洞察天地造化,契合自然之理,渐入道之高深境界也。 其行文辞约而义丰,句句含玄,字字珠玑,读之若醍醐灌顶,令人于尘世喧嚣之中,顿生超凡脱俗之念,思归那清静无为、逍遥自在之境。常诵此经,可助修行者息心宁神,涵养性灵,于求道之途,明灯常照,不致迷失。 嗟乎!《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诚为道家智慧之瑰宝,若能潜心研读,身体力行其所言清静之道,于修身养性、体悟道法,必有大益也。愿诸君皆能珍视此经,探其奥理,以臻妙境焉。

原文如下。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着之者,不名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着万物;既着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诵此经万遍。此经是天人所习,不传下士。吾昔受之于东华帝君,东华帝君受之于金阙帝君,金阙帝君受之于西王母,皆口口相传,不记文字。吾今于世,书而录之。上士悟之,升为天官;中士修之,南宫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长年。游行三界,升入金门。

左玄真人曰:学道之士,持诵此经者,即得十天善神,拥护其身。然后玉符保神,金液炼形。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经,悟解之者,灾障不干,众圣护门。神升上界,朝拜高真。功满德就,相感帝君。诵持不退,身腾紫云。

释《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乃道家至要经典,其辞微而义弘,蕴深邃之理,今试以文言释义其中道理及道教用语,以明其妙也。

大道

“大道” 者,乃宇宙万物之根源与根本法则也。其无形,非可目视以察其貌;无情,弗以人情之好恶而施为;无名,难以常名相称谓。然天地因之而生,日月凭之而运,万物赖其长养,此道虽无名无形,却无所不在,无所不包,为世间一切造化之元始,实乃至高至妙之存在也。

清浊动静

“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此中 “清浊”“动静”,乃道之属性体现也。清者,澄澈纯净,为造化之根本,浊之所由出;动者,生发变化,为静之根基,静寓于动之中。天具清、动之性,故能覆育万物,运行不息;地呈浊、静之态,承载万物,安稳如常。男清女浊、男动女静,亦合阴阳之理,二者相协,万物遂生。人若能效法自然,常守清静,使内心不为外物所扰,不随欲念妄动,则能与天地自然之道契合,天地之妙皆可归于此心,达天人合一之境也。

神、心、欲

“神” 者,在此可视为灵性、元神,本然清净,趋近于道,乃人之真性所在。“心” 则为神识所依,常受外界诸缘影响,易生杂念妄想,扰及神之清静。“欲” 者,乃人基于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对尘世诸物所生之贪求、喜好,牵缠于心,使心难静。若能常自省,遣除诸般欲念,使心归澄澈,则神自能复其清净之态。“六欲”,泛指人由六根而起之种种欲望,若能克制,则 “三毒” 可灭。“三毒” 者,即贪、嗔、痴,此三者如毒瘤,蒙蔽心性,使人远离正道,故须以遣欲澄心之法,消除其害,以复心性之清明也。

观空与真静

“内观”“外观”“远观”,乃修行之法也。内观己心,悟得心本虚妄,无有实体;外观身形,知形亦为幻相,非真实有;远观万物,晓万物皆因缘和合而生,亦无自性。由此三者悟得 “空” 之理,然此空非虚无之空,乃是超越对心、形、物之执着,洞察其本质为空性。进而观此 “空” 亦为空,层层递进,直至 “无无亦无”,达至一种湛然常寂之境,此境中,寂静亦无所执着,欲念自然无从生起,是为 “真静”。真静者,非死寂之静,乃于动静之中,恒常保持内心之清净,不被外境所转,契合道之本性也。

真常

“真常” 者,谓永恒不变之真性、真理也。以真常之性应对万物,则能于万物往来之中,不失其本然清静,得见自性,始终保持内心的平和与静定,此即 “常应常静”。依此修行,渐入真道,所谓 “得道”,非是有所获取外在之名利、神通等,实是体悟到与道合一之境界,为化导众生,故立 “得道” 之名。能悟此理者,方可传承圣道,使道统绵延,众生受益也。

上士、下士、上德、下德

“上士” 者,乃修行境界高深之人,其心豁达,不与世俗争名逐利,顺乎自然,能契合大道,深知万物无常,不争而自得自在。“下士” 则反之,为尘世利益所缚,常陷于争斗之中,迷失本心。“上德” 之人,行德而不自以为德,德在自然之中,无为而为,不刻意彰显,是真德之体现。“下德” 之人,执着于德之形式,拘泥于外在规范,以执德之名,求他人之认可,实则偏离了德之真意,故言 “执着之者,不名道德”,盖真道德者,超越形式与执着,本于自然无为也。

妄心与真道

“妄心” 者,众生心中种种虚妄不实之念也,因无明而起,使人神识不安,为外物所牵,执着于万物表象,进而滋生贪求欲望,由此烦恼丛生,身心皆受其苦,陷入生死轮回之苦海,难以体悟真道。唯能悟得真常之道,去除妄心,回归内心本然之清静,方可超脱苦海,与真道契合,得永恒之安宁也。

天人传承及诵经功效

此述经之传承渊源,其为天人所重,往昔仅于高真之间口传,极为慎重。葛翁得之而录,以使后世有缘者得见。且言不同根器之人修习此经之效:上士悟性超凡,能悟此经妙理,可升为天官,位列仙班;中士勤加修习,亦能成南宫列仙,超凡入圣;下士虽根器稍逊,得此经亦能在世长寿,且可游行三界,终入金门,得享仙缘。盖此经功德殊胜,能助修行者提升境界,获诸般妙益也。

“十天善神”,乃护持正道之神灵,学道者持诵此经,蒙其庇佑,可保修行无虞。“玉符”,为仙家之符箓,具神秘灵力,能守护元神,使其稳固。“金液”,仙家修炼之妙物,用以炼养形体,使形神二者皆达精妙之境,最终与道合一,此乃修行之高深境界,体现持诵此经于修行功用上之重要助力也。

家中藏有此经且能悟解其中深意者,可得诸多祥瑞护持。灾障不敢侵扰,众圣守护其家门,修行有成时,神灵可升上界,朝拜高真,增益功德,待功行圆满,能感通帝君,获其接引。若能坚持不懈诵持此经,更有身腾紫云之祥瑞,彰显此经于修行者护佑之周全、功德之宏大,激励众生虔诚修习,以证道果也。

综上,《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所蕴之理,涵盖道家修身、悟道、证道之诸多法门,其道教用语各有深意,相互关联,为后学指明修行之径,诚为道家经典之瑰宝也。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渡劫真君逼我飞升
渡劫真君逼我飞升
即使被伤害了千百次,再次重逢,渡劫真君,依然会忍不住心动。他清醒着堕落,只要在女主变心前毁灭这个世界,那他,也算得上真的被爱过,但这一次,世界,似乎有些不一样了。本文又名:《男主他真不是反派》PS:全员病娇,没病的我不写。
北临虚
我的美女师父二九年华
我的美女师父二九年华
玄幻+重生+单男主+女主先多后单+轻松+复仇+无系统+寄存脑子。夏一阳重生在符傀之中,被单纯的月新瑶掌控生命,他身负血海深仇,在夹缝中生存。
听明胜语
仙子,你的本命剑成精了
仙子,你的本命剑成精了
关于仙子,你的本命剑成精了:白月凝最近很崩溃。她的本命剑,好像成了精。别人剑修打架:人剑合一,帅气飘逸。她打架:脑海里全是剑灵的现场直播!「痛痛痛!轻点!那是骨头不是豆腐!」「腰,我的腰要断了!仙子你下手之前能不能打个招呼?」更离谱的是,这破剑偏偏还跟她绑定了【人剑共生契】。剑碎,人亡。于是,青云宗外门弟子白月凝,被迫开启了兢兢业业的“养剑日常。砍死的妖兽,精华被他吸走。找到的天材地宝,先紧着他
橘井泉
惊溟侠记
惊溟侠记
关于惊溟侠记:大唐末年,传颂开国雄杰的十二惊溟圣碑被毁,民间便传出“惊溟重现,大唐倾覆的箴言,从此大唐武林不再沉寂,庙堂与江湖因“惊溟而交集。无父无母的少年姜云恪,无心入江湖却奈何卷入江湖纷争,于泰山封禅大会上,名惊天下,因此又卷入朝堂的勾心斗角中,机缘巧合之下,获得上排名第一的惊溟剑,引得各路覆唐势力、诸侯的注意,厌倦世乱的他,决心归隐山林,却又得知另一身世,卷入更大的局中……(注:本书为幻想
御笔成书
开局休夫后,五个道侣跪着求复合
开局休夫后,五个道侣跪着求复合
关于开局休夫后,五个道侣跪着求复合:楚玉瑶前世死在自己最信任的亲妹妹手里,再睁眼地狱开局,成了修真界第一丑女,天道宗声名狼藉的假千金,绝世阴阳脸,半张脸如鬼似魅,是世人避之不及的怪物。身中无解奇毒千绝散,生命倒计时。更糟的是,她那五个惊才绝艳,背景滔天的道侣迫不及待地赶来解契,看她的眼神比看垃圾还厌恶。好在关键时刻神秘系统激活,告诉她只有攻略五个男人,获得他们的真爱,才能逆转生死,修复容颜,踏上
清幽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