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张飞:俺颇有佳姿

第133章 传国玉玺是朕的(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张飞:俺颇有佳姿》最新章节。

黄猗忙道:“我也是文官!你堂叔看我作甚?挺吓人的!”

这时。

城外中军大旗下,张飞稳若泰山、目光炯炯,挥了挥羽扇,没有说话,却是在传达军令。

蒋钦见到张飞的动作,立刻出阵高叫:

“逆贼袁术!汝窃据传国玉玺,僭称伪帝,今我十七万王师兵临城下,何不早降,留个全尸!”

城头朔风卷起袁术绛纱龙袍,招展的锦旗下,映衬出他铁青的脸色。

袁术身侧的黄猗大怒:“父皇,那厮欺我仲氏无人,委实无礼!小婿愿举荐骁将出战!定可斩之!”

袁术眸中精光乍现:“谁?”

黄猗抱拳:“战将秦翊素来英武,定可斩杀城外毛贼!”

秦翊闻言暗咬钢牙心中怒骂黄猗,正欲推辞,就听袁术道:

“好!秦将军,速速出城杀一杀贼军的士气!朕给你记头功!”

秦翊心里那个苦啊,心不甘情不愿的领了旨意,一边盘算着出去交战两三回合便逃回来,一边穿戴披挂。

半刻后。

城门吊桥轰然坠下,秦翊银甲红缨纵马而出,不等通报姓名,便在雷鸣般的鼓声中冲向敌将,猛地刺出长枪。

蒋钦不慌不忙,静等敌人冲到近前,闪过长枪的间隙,喉间蓄势待发的浓痰如流星赶月般激射而出,正粘在秦翊双目之上,因甚是黏稠而挥之不去。

由于事发突然,且吐痰的招式委实诡异,秦翊毫无防备,此时目难视物,心慌意乱下在原地僵了两个呼吸的时间。

“唰!”

蒋钦趁机挥舞长刀,秦翊就此人头落地。

在一片欢呼声中,蒋钦横刀长啸:“还有谁?还有谁出城与我大战三百回合?”

城头。

袁术嘴角撇了撇:

“尼玛!寿春就培育这种人?阵前吐痰杀人?谁去杀了这个卑鄙无耻的水贼?”

袁胤想了想,将目光投向战将戚寄。

戚寄顿时毛骨悚然:“哎哟,我肚子疼!”

话落,他捂着腹部踉跄跪下:

“陛下恕罪!末将晨起误食河豚,此时腹部剧痛,感觉稀薄之屎已经到了门口,这就出来啦!为了防止君前失仪,末将这就去茅厕排毒!”

话罢一溜烟跑了,铁靴与青砖相击竟踏出铿锵有力的金石之音,哪有中毒的迹象。

袁术没眼看他,但也没有强求,心中忧虑:

“我仲氏王朝的多数战将在豫州和徐州凋零,寿春城中并无名将可用,根本没办法与城外强敌对抗。

哎……还是继续暂避锋芒,拖到敌军粮尽而退吧。

丢人是丢人了点,但能保住性命啊!”

他强作镇定,对城外喊道:

“蒋贼,汝莫要猖狂!待朕援军杀来,尔等皆要人头落地!”

蒋钦闻言,呵呵一笑:“援军?你城中没有袁军,外地也没有援军啦!”

袁术怒视下方:“休要诓朕!仲氏王朝兵多将广,外地勤王之兵不下百万!”

张飞听了蒋钦的喊话,看到袁术不服的神色,又挥了挥手中的羽扇。

陈武随即出阵,领着一众士卒抬出去十几具尸体和几十面军旗,摆放在城外一箭之地,抬头喊道:

“袁贼,你可认得?”

袁术凝目视之,如遭雷击,惊道:

“那是张勋?他死了?!什么时候的事情!”

袁胤身形剧震,惊呼:“那是陈纪?也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