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 来一杯

- 春秋鲁国风云
-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 千里草人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流贼也可以燎原》最新章节。
“好,喝了药就好生休息。”刘处直拍了拍他的肩膀,又对旁边的看守的士卒吩咐:“多给他找点水喝,烧开过的温水。”
这一幕,被许多俘虏看在眼里。窃窃私语声在营区中蔓延。
“他……他就是克贼刘处直?”
“他竟然亲自试药……”
“还喂我们当兵的喝药,我娘亲都没这么照顾过我。”
刘处直没有停留,继续走向下一个病情沉重的俘虏,他并不一定每次都亲手喂药,但总会蹲下来,查看对方的情况,询问名字、家乡,说几句鼓励的话。
“兄弟,撑住,喝了药就会好起来的。”
“你是榆林人?那我们是老乡啊,我们榆林的红枣、横山的羊肉香的嘞。”
“想家了吧?等病好了,或许就能回去了。”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对于那些在病痛和绝望中等死的俘虏来说,这突如其来的关怀,他们这辈子可能都不曾体验。
随营的医官和被抽调来照料的义军士卒,看到大帅如此做法,也都收起了最初的厌恶和恐惧,开始认真地给俘虏喂药、喂水、清理秽物,刘处直制定的那些规矩,例如喝开水、勤洗手、分开安置、深埋污物,也被严格地执行起来。
日子一天天过去,药汤一碗碗地灌下去,清洁的水和食物供应着,难得的休息环境让这些原本在死亡边缘挣扎的躯体得到了喘息之机。
七八天后,营区里的咳嗽声明显减少了,呻吟声也弱了下去,越来越多的人退去了高热,眼神恢复了清明,虽然身体依旧虚弱,但那种濒死的灰败之气已然消散。
那个被刘处直亲手喂过药的年轻俘虏,名叫赵小六,是恢复得最快的一批人之一,他已经能自己坐起来,喝着稀粥,当刘处再次巡视到他这里时,赵小六挣扎着想要跪下磕头,被刘处直一把扶住。
“我们义军不兴跪拜,以后要记住。”
“刘……刘大帅……谢谢……谢谢您的救命之恩!”赵小六声音哽咽,泪流满面,“小的……小的这条命是您捡回来的!”
刘处直扶他坐好,温和地说:“好好将养,活着比什么都强。”
旁边另一个恢复过来的老兵,看着刘处直,感慨道:“刘大帅,不瞒您说,当初被俘,我们都以为死定了。”
如果我们没病各家营盘肯定疯抢我们,我们病成这样其实没想到能有人收留我们,您不仅没让我们自生自灭,还耗费那么多珍贵的药材救我们……尤总镇他们……唉……”他摇了摇头,后面的话没再说下去,但意思不言而喻。
对比之前官军对他们这些病号近乎抛弃的态度,刘处直的所作所为,无疑在这些俘虏心中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能挺过来,仍有百十来人,因为之前病势过于沉重,还是在几天内陆续去世了,刘处直下令将他们妥善安葬。
葬礼上,许多劫后余生的俘虏失声痛哭,既为死去的同伴,也为自己这恍如隔世般的经历。
又休整了几日,大部分俘虏的身体已无大碍,刘处直将九百多名康复的俘虏集合起来。
他站在一块大石上,看着下面这些面色依旧苍白的人群,朗声说道:“诸位兄弟,你们的病,大体算是好了,现在,我给你们两个选择。”
场下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屏息凝神。
“第一,我发放干粮,你们可以自行离去,回家乡,或者去寻找原来的官军,我绝不阻拦,尤世威他们逃回了潼关主城离这里不远。”
“第二,”刘处直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若是无处可去,或者觉得这世道回去也无活路,愿意留下来跟我刘处直干的,我欢迎!在我这里,官兵一体,有饭同吃,有衣同穿,绝无苛待!我们一起,在这乱世杀出一条活路来!”
他话音刚落,人群骚动起来。片刻之后,那个老兵率先走出,单膝跪地,抱拳道:“刘大帅仁德!救命之恩,如同再造!我王老虎这条命是您给的,以后就跟着您了!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我也愿意!”
“跟着刘大帅!”
“回去也过不好,不如跟着大帅干!”
有了带头的,越来越多的人跪了下来,声音汇聚成一片浪潮,最终只有两三个人选择离开,他们是尤世威的家丁虽然感激刘处直的救命之恩,但是他们和尤家绑定太深了,从小便在尤家长大,父母妻儿也都在榆林,实在不敢当流寇。
刘处直看着眼前跪倒一片的人,心中感慨万千,收获这些人的,不仅仅是那几碗药汤,更是那份在绝境中给予的、被视为人的尊重与关怀,说实话刘处直到现在也没懂别人说的王霸之气是啥,或许他以后也不会有这种王霸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