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汉室

第三十五章 议将固基(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兴汉室》最新章节。

“榷酤创始於汉,至今赖以佐国用。”————————【清波杂志·卷六】

“兵兴连年,朝廷仓廪久匮,国用不足。”皇帝撑着桌案从席上站了起来,漫无目的的走着,说着:“钱的事情,明年我还要诏少府、大司农及有关人等一起来议一议,这里不便再言。单只有一点……”

他停了下来,恰巧走到赵温附近,说道:“酒榷自孝武皇帝便已有之,当时对匈奴用兵,需广开财源。如今是府库空虚、倘或遇见旱灾水患,朝廷将无力赈济。往后无论是建驿道、办水利,都需要钱,诸公万不能以为所谓休养生息就是无事可做。”

“唯唯。”杨琦先是应了上一句话,然后再答下一句话:“光武皇帝中兴以来,废除王莽所置酒榷,对酒征税。延续至今,从无更改,于今行之,难免会有非议,陛下若要开源,不妨对酒加以重税。重税之下,商贾无利可图,酿酒者自然就少了。”

“官府制定重税,物价陡增,这税自然会压到百姓头上去。”黄琬淡淡的说道:“不如直接禁止酿酒,期二三年民生恢复,仓廪丰足,再行解禁。”

“那财赋从何来?”吴硕疑问道:“我前日里造访太仓,里面可没有多少粮谷。如今民间粮价比以往还要高,这些不都是急需用钱平抑么?”

粮价过高一事的背后大有文章,皇帝欲言又止,还是没有出口将这个话题岔开去。

黄琬似乎颇为不解的说道:“朝廷当初施行盐铁专营,仅是司隶、并、凉、益诸州,所得财赋,足以养军。如今既有天下,盐铁专营广而布之,一年所得之财,难道还不如从前么?”

“如今要的既是增加岁入,以济国用之不足,同时也要节省粮谷,民间的粮谷近年已是价高不下,一众商贾还拿去酿酒,百姓黎庶吃什么?”赵温低声说道,转脸看了黄琬一眼:“但酒有祭仪、乡饮之用,不可禁断,故而要由朝廷专管,因需供给。”

“黄公。”赵温特意说了句:“酒榷可不单是财赋的事。”

黄琬回过神来,既然赵温是如此说,自己也不必要再继续站在对立面。当初皇帝强制推行盐铁专营,得到的反对声潮不可谓不大,可结果呢?如今只是一个酒榷,虽然侵犯了众多豪强的利益,但在雒阳吃过一次亏的黄琬却不便在近期出头了。

“酒榷一年之财,岂能胜于盐铁?倘若来年盐铁之专亦不足用,则酒榷又于事何补?”杨琦语气坚定的说道:“酒榷一开,便成制度,底下官吏私卖酒曲,高价害民,又当何如?不妨先使禁酒,待朝廷度过艰难,再行缓解。”

在这些人当中,黄琬选择了折中的法子,提出抽取重税;吴硕与赵温则一直紧跟着皇帝的步调,想要推行酒榷;杨琦坚持异议,建议临时性禁酒,待粮价回落后再解禁。

承明殿诸人或多或少的都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就连董承在此事上也知道附和着皇帝,唯独侍中、平尚书事荀攸坐在下首不发言语,沉默低调的像个陪坐的木偶。

朝堂上的人都知道荀攸为人寡言少语,想法都藏在心里,很少公开表达自己的意见,但由于他是皇帝最亲近的谋臣之一,自然也逃不过旁人的关注。

“公达。”杨琦是荀攸的长辈,他见自己无有外援,就连黄琬都不支持自己,遂只得看向荀攸:“你也是‘平尚书事’,该有建言才是!”

说到这里,众人一齐将目光看向荀攸。

皇帝挑了挑眉,唯独在这时转过身去,仿佛信心十足的走回自己的席榻边。

“酒关乎各类大礼,不可或缺,一朝禁废,私下贩酒不绝,更易生事端。”众目睽睽之下,荀攸从容不迫的张口了:“是故,酒不得禁,然也不得私售、或征重税。”

杨琦惊诧的看了荀攸一眼,似要说话,却见荀攸接着说道:“朝廷革新盐铁专营之法,数年以来,民间盐价如一,未见欺民等事。今之酒榷,倘或以盐铁专营之法行之,使百姓有酒可用,朝廷有财可增,民间粮谷不绝,不可不谓是一件好事。”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杨琦哼了一声,态度还是没有转变:“彼等小吏初行兢兢,待日后松懈了,其法又会败坏。”

他说话从来都是这般不留情面,天下的确没有长久有效的制度,这一点皇帝也承认,但若是因为见到了他的负面,就全盘抛弃,未免有些因噎废食。

“是故吏治一日不可忘。”皇帝重新坐回席榻上,捡起桌案上的诏书复又看了看,道:“酒榷之法可不同盐铁,未来数年内,将由朝廷专营。数年之后,民力恢复,可从容开禁,由官府卖酒曲、凭证,供民间私营。但酒榷仍不可废,只是允许民间经营而已。”

酒榷跟盐铁不一样,其不关乎国计民生,倘若始终一家独大,必然会滋生腐败等各种问题,只有引入市场竞争,国营的酒才有竞争力。

杨琦听到了这里,也就没有了话讲。

兴办地方学校、恢复酒榷等一系列制度都是大方向上的某一个方面。皇帝与众人就着关键的、有争议的领域进行磋商,经过不同程度的妥协,最后一一达成共识。

然而这些讨论的东西并不会一字一句的写在关乎国是的诏书上,诏书的内容都是总体概括,并没有具体性的提出朝廷要进行某项政策。有心人只能从哪些看似说了什么、其实什么也没说的官方用语中不断的琢磨,才能寻找到通向权力与财富晋升的道路。

诏书的内容总体看下来,皇帝没有发现多少可以修改的地方。其上对未来数年的计划简单的描述为:‘重农桑,兴学校,筑堤防,尚节俭。考察官吏,革除弊政……罢天下诸郡县不急务。’

这短短十数字便道尽了未来数年朝廷将要进行的重点,从而可以延伸出许多各方面,比如在各地建立学校,为寒微之家提供晋升之阶,打通上下阶层的流通渠道。比如将盐铁专营推行全国,在冀州、扬州、益州、交州等重点产盐产铁的地方设立官署。

“罢天下诸郡县不急务?”皇帝从中点出了一句话,不甚赞同的说道:“何为急务,何为不急务?全凭彼等一言而定么?”

诏书只有那么长,总不能将急务一齐罗列在上,只能稍作简略,听人自决。

黄琬想了想,说:“如今形势,自然农桑、兴学、以及另有诏命特办是急务,其余乃一时不急之务,能暂缓便暂缓搁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