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军之奴,砍到一字并肩王

第365章 杀回去(2/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充军之奴,砍到一字并肩王》最新章节。

对于关内的富饶,好多兵卒也只是听说,他们原本就是边城长大的人。

但来自内地的部分,那可是早起从关内入伍,被吕南庭带到边城。

这部分人,已经从当初的小卒,成了今天四旬开外的将领。

就是没有被晋升的那些人,活下来的,只配淘汰进入田兵伍。

无论从任何方面讲,这一万兵马的士气,可是空前少有的高涨。

为数不多的几个将领,那可是十几岁从内地的家乡被征丁,然后值守边城半辈子。

此次出征,对他们来说,就是无数次梦里回家乡的情景,已经变成了事实。

而血卫军们,这些边城土着和边城一代,甚至二代们的后代,对家里老人们时不时提起的内地,更是有着一种说不出的向往。

身为从内地京都被贬而来的叶十三,又是边军统帅,亲率大军出征,更是知道兵将们的心思。

繁华的内地,是无数边城人的向往。

边城的苍凉,但又让内地人为之却步。

叶十三挺直了身子,傲然扫视一眼浩浩荡荡的大军,提高了声调吼道:“剿灭犯我国土的鞑子,砍了哲别的脑袋,本王重重有赏。”

“王爷神武!”

身边的血卫军们,顿时就欢呼起来。

叶十三接着又道:“原籍在内地的兵将,凡参战者,无论有无战功,均赏银三十两。籍贯在边城者,亦可赏银十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此言一出,边军轰动。

消息从叶十三身边的兵卒口中,一直向队伍的两头相传开来。

三十两银子,那可不是小数。

有了这笔钱,就可以捎给内地的家人。

籍贯在边城的兵卒们同样欢呼雀跃,有了这十两赏银,就可从繁华的内地,购买一些边城见不到的东西,拿回家给自己的父母。

叶十三粗略一算,如此平均下来,也得二十万两银子打赏大军。

从叶腊八和绛云楼查抄的脏银,够支付他刚才夸下的海口了。

何况,若是论功行赏,朝廷不可能没有任何的表示。

再说,他还准备借此入关的机会,好好地跟肃王算一笔账。

想到肃王郑岳嵩,叶十三眼神闪过一丝寒芒。

叶家惨遭陷害,自己和母亲还有瞎眼的妹妹一行,一路上栖栖惶惶,悲悲戚戚,遭尽了呵斥和白眼,历尽了千辛万苦才到边城。

而这一切,全都是拜郑岳嵩所赐。

如今,他带着一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向内地。

这一切,别说是郑岳嵩了,就是叶十三他自己,也万没想到会有这么一天。

大军一路疾驰,入关以来,少有积雪的官道尘土飞扬。

很快,便与鞑子的前锋部队遭遇。叶十三骑在高头大马上,手持长枪,身先士卒,带领着边军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敌军。边军们士气高昂,为了那丰厚的赏银,也为了守护家国,个个奋勇杀敌。

“禀王爷!”

前去探路的刘三蛋,带着几个亲卫折了回来,在马前禀道:“前面三十里铺的地方,有一处驿站,但驿站已经无人值守,更无粮食草料留存,但大军亦可在驿站的房屋内过夜。”

“好!”

叶十三点点头,神色凝重说道:“有屋顶就成,少扎一些帐篷,也算省力省时不少,赶落日前,到达三十里铺。”

不用说,自哲别大军挥师南下,一路上烧杀抢掠,这沿途的驿站,早都被鞑子兵马洗劫一空了。

那些畜生,没烧了驿站的房屋,就算已经烧高香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