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军之奴,砍到一字并肩王

第356章 大夏疆域,又多几处边城(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充军之奴,砍到一字并肩王》最新章节。

赫拉儿身首分离之时,降兵们一拥而上。

在一片惨叫声中,剩下的二十几个侍卫,瞬间就被降兵们砍成了肉泥。

此时,叶十三背着双手,在一众将领的拥护下,大踏步走了进来。

“无耻之徒,死有余辜!”

叶十三望着身首分离的赫拉儿,狠狠地骂了一句。

此时的王宫里面,到处都是尸体,血腥味令人作呕。

赫拉儿的一百多侍卫也是凶悍无比,五百降兵几乎近二百人被他们反抗中杀死。

“很好!”

叶十三一瞥兀察和剩下的三百多降军,点头道:“方才的话,本帅已经听到了,你们能为宁鹘百姓除害而砍了赫拉儿的脑袋,本统帅也好把宁鹘放心地交给你们治理,从此后,宁鹘和元蒙、大金、巴立这些部族一样,都属于大夏边城之列。”

这一战,直接灭了宁鹘城一万多守军,剩下的甘愿投降的也有五千多人,还有一些兵将趁着混乱,从其他城门逃走。

叶十三耸耸鼻子,这王宫里的血腥味儿,真让他受不了。

“走,到驿馆议事。”

总得有个地方议事才行,反正把王宫打扫干净,起码也得半天时间,对于叶十三来说,这半天时间他能干很多事情。

兀察更是不傻,留下部分兵卒打扫王宫,他带着几名部将跟随叶十三去了驿馆。

银滩城中的驿馆,那可和城外官道上的驿站不同,这可是接待外邦使臣而设的堂馆。

叶十三对此并不陌生,居然走在前面带路,看着叶十三在驿馆内轻车熟路的样子,兀察和他的几名部将更是惊讶不止。

来到忽烈儿曾经住过的小楼下面,叶十三转头望向兀察,笑道:“如果本统帅没猜错,兀察将军一定是心中疑惑不已,奇怪本统帅为何对此地如此熟悉?”

“回叶统帅话,末将正有此意!”

兀察脸上一红,坦然承认,丝毫没有隐瞒他对此事的疑虑。

叶十三嘴角一扬,指着眼前的而二层小楼,笑道:“还记得元蒙可汗忽烈儿吗?”

此言一出,兀察就像被雷击了一样,霎时就呆立当场。

“难道……”

兀察面颊一阵急抖,迟疑道:“刺杀忽烈儿可汗的,是叶统帅所为?”

“哈哈哈……”

叶十三仰头一阵大笑,道:“还真让你给猜中了,在这楼上,砍了忽烈儿脑袋的,正是本统帅带领卫兵干的。”

兀察万没想到,之前宁鹘怀疑的奸细所为,其实就是大夏北防统帅潜入银滩城的杰作。

当时为了求证忽烈儿和他新王妃的死因,宁鹘的朝臣们还为此争论不休。

不管谁的推理占了上风,但总有漏洞被另一方提出来质疑。

这下,真相大白。

对叶十三的强悍,还有北防军战斗力的恐怖,兀察他们已经是怕到了骨头中了。

“走,看看那些王爷们!”

叶十三并没有登上他曾经此刺杀忽烈儿时的小楼,而是转身向一侧的另一幢房子走去。

这边的房间,住的可是元蒙的流亡王爷。

这些王爷们早已打包好了金银细软,只是苦于外面厮杀正烈而无法逃脱,在驿馆心神不宁地等待机会。

这下好了,三个王爷,被兀察带人给揪了出来。

“叶统帅请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长相思:折柳祭
长相思:折柳祭
关于长相思:折柳祭:毛球是大荒第一灵力高手九命相柳的灵宠,在死亡后却在九幽冥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九幽红人,并混成了九幽帝君身边的大红人——渡鸦。她利用身份之便,寻找相柳神魂,并在解救相柳途中解锁不同新身份。最后相柳有没有复活,又能不能絮小夭再续前缘呢?
割浆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