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最新章节。
九月三十日·正午·晋阳
秋日的太阳高悬,却带着一丝清冷。晋阳城外,黑压压地站着一群顶盔贯甲的将领,为首一人,身形挺拔,面容沉毅,正是北齐名将段韶。他身后,一众晋阳系的骄兵悍将们早已等得不耐烦,开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声如同蚊蚋般嗡嗡作响。
“大将军,您说这太原王,不在邺城好好待着,突然跑到咱们这晋阳边塞来,是想干嘛?”一个满脸虬髯的将领凑近段韶,压低声音问道,语气中带着毫不掩饰的疑惑和一丝轻慢。
旁边一个瘦高个的将领立刻纠正道:“什么太原王!老库莫,消息滞后了啊!太子……唉,听说已经没了!这位,马上就是咱们的新陛下了!”
“陛下?”另一个膀大腰圆、脸上带着刀疤的将领从鼻子里哼出一声,声音粗嘎,“一个十三岁的黑皮小儿,毛都没长齐,也配当咱们的陛下?领着咱们喝酒吃肉还行,统领三军?呵呵……”他笑声中充满了不屑。
“就是!”有人附和道,“咱们大鲜卑的规矩,素来是强者为尊!当年先帝(高欢)那是何等英雄气概?这小儿有什么?想让我们这些老家伙俯首帖耳,得看他有没有那个实力和本事!光靠血统可不行!”
段韶静静地听着身后这些军头们的议论,面沉如水,目光深邃地望着官道远方,看不出喜怒。他比这些将领知道得更多。他已经收到了父亲段荣从邺城传来的密信,太子高澄在府中被厨子兰京刺杀,已然驾崩,如今是太原王高洋在掌控局势。
高洋此时亲临晋阳,这北齐的军事重镇、精兵所在,其意图不言自明——是为了稳住军方,确保权力顺利交接。
想起那个英姿勃发、与自己一同长大、时常一起讨论兵法的表弟高澄,竟然死得如此憋屈,死于一个卑贱的厨子之手,段韶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悲凉和愤怒,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对真相的怀疑。
但这怀疑,被他死死压在心底。
很快,地平线上出现了一队人马,黑衣黑甲,如同移动的乌云,带着一股肃杀之气。
为首一人,身形在一众魁梧甲士中显得格外矮小瘦弱,偏偏穿着一身耀眼的金甲金盔,在秋日阳光下反射着刺目的光芒,显得有些不伦不类,甚至有些滑稽——正是太原王高洋。
段韶见状,微微抬手,示意身后将领列队站好,摆出迎接的仪仗,但他本人却并未像臣子迎接君主那样快步上前,躬身行礼,只是站在原地,目光平静地注视着越来越近的高洋。
这无疑是一种姿态,是要给这位年幼的“准皇帝”一个下马威,试探他的斤两,也代表了晋阳军方某种程度上的观望态度。
高洋骑在马上,将段韶等人的反应尽收眼底。他那张尚带稚气的脸上没有任何愠怒之色,眼神却异常沉稳冷静。
他深知这些晋阳的兵将都是跟随父亲高欢出生入死、桀骜不驯的悍卒猛将,野性难驯,只服真正的强者。空有身份,没有能耐,在这里寸步难行。
队伍行至段韶等人面前十余步处,高洋猛地一勒缰绳,战马人立而起,发出一声长嘶。就在马匹前蹄尚未完全落地的瞬间,高洋已然一个干净利落的翻身,如同灵猿般轻盈地稳稳落在地上,动作一气呵成,行云流水,展现出与其瘦小身形不符的矫健与力量。
这一手漂亮的马术,顿时让原本心存轻视的一些晋阳将领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心中暗道:“这小子,倒不是个纯靠祖荫的花架子!”
高洋落地后,昂起头,目光如电,扫过面前一众身材高大、杀气腾腾的将领,没有半句寒暄客套,直接开门见山,声音清亮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道:“邺城之事,想必诸位都已知晓!多余的废话,孤也不再多说!”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提高,如同重锤敲击在每个人的心上:“孤今日只问诸位一句话——尔等,是否还愿效忠我大齐?!”
这话问得极其突兀,又无比刁钻!诸将闻言,纷纷愣住,面面相觑。不效忠大齐?难道还能造反不成?若是想造反,凭借晋阳的精兵强将,何须等到今天?至于投靠南面的汉国?这个念头从未出现在这些鲜卑军头的脑海里,汉国实行的那套制度,根本给不了他们在大齐所能享有的特权、土地和部落自治般的地位!
段韶反应极快,他知道这是高洋在逼他们表态,而且是将他们逼到“忠齐”这个无可辩驳的道德和立场制高点上。
他立刻上前一步,推开挡在前面的将领,单膝跪地,抱拳过头,声音洪亮,清晰地传遍全场:“臣等!追随先帝披荆斩棘,浴血奋战,方有今日大齐之基业!臣等之心,天地可鉴!誓死效忠大齐,绝无二心!”
段韶这番话,铿锵有力,既表达了对大齐的绝对忠诚,却也暗藏机锋——“效忠大齐”,而非直接效忠你高洋个人。
潜台词是:这江山是我们跟着先帝打下来的,我们忠于的是高氏皇族和这个国家,至于你高洋能不能让我们心服口服,真正成为我们认可的主子,还得看你自己的本事和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