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上门女婿之前世今生》最新章节。
到了鱼行大院,闫凤明肩膀挎着两个鱼篮子对杨芳说:“芳芳,咱们记好路线明天早上买鱼时别走错路了。”
杨芳点点头说:“我记性好,只要见过一面的人我就可以记着他的相貌,路,也是一样,走过一趟基本就能记住了。”
杨芳说到这里,又感慨道:“新阳好大呀,我还是第一次来,还没坐过火车,只在电影里看过火车,真实的火车我还没有见过呢,听陈少梅说鱼行就在火车站西边,有机会我一定去看看火车。”
闫凤明说:“我也没坐过火车,等赚到钱了,咱俩坐火车到北京去看看。”
小两口说着走着就走到了院子里面。
他俩看到有一辆汽车的拖车上还盖着条纹雨布,走过去一看是半车没有卖完的鲢子鱼。
在拖车后面还放着一个工农兵磅秤,在磅秤附近还放着一把大椅子,鱼车附近也没人看鱼,只见在不远处有几个男人站在那里说笑着。
那几个说笑的人,有的穿着皮夹克,有的穿着黄大衣,还有穿着毛领袄的。
他们看着闫凤明和杨芳站在鱼车旁,有一个高个子男人走了过来,打量了一下他俩,就不冷不热的问道:“看中了没有?现在把鱼买回去,省得夜里在这里受冻了。”
只见这个高个子男人有一只眼睛是白眼珠,长的也不像坏人,村里人称这种人为斜子。
听到斜子问话,闫凤明就问他:“这鱼是你的吗,有多重一条,多少钱一斤?”
那个斜子一听闫凤明问的话,就知道他俩是个新手,他就说道:“这鱼平重四斤二两的,要两百斤以上的一块二一斤。”
斜子料定他俩不会现在买鱼,说完价钱就不再理他俩了,又向那几个人走去。
杨芳看着斜子冷淡的态度,心里嘀咕道:“服务态度一点也不好,活该你的鱼剩下。”
那个斜子刚走没两步就有人喊道:“四哥,这鱼现在咋批的?谁让你早上扳着价钱呢,结果因为五分钱剩下了大半车。”
闫凤明和杨芳扭头一看,有几个掂着鱼篮子的鱼贩子向着鱼车走来。
他俩见到鱼贩子有种莫名的亲切感,特别是口音跟我们当地人的口音一样,他俩就可以跟着他们一起去住旅社,明早一路过来买鱼,刚才他俩还有点发愁不知道车站旅社在哪呢,这次可找到伙伴了。
被称做四哥的高个子又折转身向他们几个走来,随后,就从衣兜里掏出红塔山给那几个鱼贩子散起来烟来。
最后,他竟然也给闫凤明散了一支,只不过闫凤明摆摆手表示不会抽烟,他又把烟还给了四哥。
这个举动才让杨芳一阵暖心,她以为四哥瞧不起自家的男人,不给他敬烟,没想到他也给了凤明一支。
看样子四哥跟那几个鱼贩子很熟。
只见一个鱼贩子掏出打火机先给四哥点着烟后,才给自己点火。
四哥吸了一口烟,用手指弹了一下烟灰道:“你不知道,你们给的那个价钱蛮子赔钱,他是九毛钱一斤上的鱼,他这一车两万多斤,连车费和进门费加起来将近合一块零五分一斤,你们给他整着,他死赔。”
杨芳在一边仔细听着四哥说的话,她在分析着里面的内容,蛮子,是我们当地人对湖北人的称呼,说明这一车鱼是湖北的鱼贩子拉来的。九毛斤一斤上的鱼,说明是他是掏九毛钱一斤买的鱼,运到新阳鱼行连车费和其他费用加起来,一斤合一块零五分。那几个鱼贩子给他整着,肯定是一块钱一斤。刚才四哥问她要一块二斤,说明他一斤才赚一毛五。
原来利润那么薄呀。
之后,她又听到四哥对那几个鱼贩子说:“这货的车准备到阜阳的,到了那里一看倒行了,赶紧调头发到新阳来了,结果来了两车,一下子就把新阳鱼行砸垮了,这两车鱼早来两个小时一块二斤我可以给他卖完,结果他俩来晚了,长腿贩子买够货走了,指望你们这些挎鱼蓝子的小贩讲死人。”
那几个鱼贩子听后笑嘻嘻的说道:“没办法,我们赶小集才一块四五开秤,一斤毛利才赚了两三毛钱,买贵了回家也是甩不掉。”
杨芳听到那几个鱼贩子说的卖价,心想:这么大的鱼,他们才卖一块四五,陈少梅说她在付店是一块八、两块钱一斤开秤,按这个价一斤鱼可以赚八毛多,看来付店的鱼生意还是好做些,管他好做不好做,明天做一趟就知道了。
杨芳和闫凤明就跟在他们后面,听到他们的交谈,从中获取一些做生意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