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反派

第173章 逃亡辽东(2/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大反派》最新章节。

场面彻底沉默了下来,只能听到无尽的叹息声。

见袁氏兄弟不说话,崔琰不禁上前劝道。

“二位公子,还请听在下一言。眼下蓟县危如累卵,随时有可能城破人亡,断不可久留。当下之计,二位公子应当即刻脱离险境,之后再谋大事啊!”

袁熙一声冷哼,脸上满是不屑。

“你说的轻巧,可我们又能逃去哪儿?你刚才已经说了,曹贼已然向并州出兵,高干那里根本守不住,倘若就此弃城而去,待到曹贼与张燕围攻之时,我等更是死无葬身之地!”

“二位公子何必要去并州,何不带兵去辽东!”

“辽东?”

此言一出,袁氏兄弟立刻四目相对,脸上满是惊喜。

“辽东地域辽阔,属边陲之地,诸侯轻易不会进犯,而且辽东太守公孙康素与袁公交好,深受袁氏厚恩,自然会接纳二位公子。所以下官以为,若想摆脱眼前的困局,辽东乃是唯一的选择。

除此之外,既然那刘昊愿意招抚尚公子,亦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公子不若接受刘昊的敕封,并请求他出兵剿灭张燕和张饶所部,刘昊麾下猛将如云,剿灭黑山军和青州黄巾也不过弹指之间。

届时公子无性命之忧,便可再谋进退,是接受招抚返回冀州,亦或是蛰伏辽东以待时变,皆在公子一念之间。还请二位公子三思!”

袁尚和袁熙明显被崔琰说动了,都暗自点了点头。

“为今之计,便只好如此了。你我兄弟二人先去辽东,再定进退。”

“如此甚妙!”

兄弟二人意见一致,于是便兵分两路。

袁尚亲自手书拜表降书交于崔琰,而后命令亲卫趁夜将其护送出城,让其星夜送回邺城,交于刘昊,以求来后援。

而袁熙则着手收拢兵马,整理军械物资,清点府库珍宝钱粮,准备天一亮便率军冲出北门,逃往辽东。

一切都非常顺利,天蒙蒙亮,袁氏兄弟便率领五万大军出城而去,袁尚率骑兵开道,在前押送物资,袁熙率领步兵断后,且战且退,倒也有条不紊。

蓟县被攻破之后,张燕很快便察觉到袁氏兄弟的意图,于是便率大军沿途追杀袭扰。

足足追杀了二十多天,一直将袁熙赶出了辽西郡方才停了下来,再向东就是辽东地界了。

公孙康在此地屯驻了十数万大军,其战力远非黑山军能比,其中甚至有不少北方民族投降的骑兵,战力十分强横,若非如此,公孙康父子也不会多次攻伐高句丽而不败了。

袁氏兄弟的五万大军,一路征战迅速减员,最后活着逃到辽东的也只剩下三万人马了,好在物资钱粮都保住了。

见黑山军并未再追击,兄弟俩总算是松了口气,不过很快心里便又忐忑了起来。

想来也可以理解,这里毕竟是辽东,公孙康的地盘,兄弟二人能否逃出生天,一切还要看公孙康的态度。

稳妥起见,还是由袁熙携重礼先去拜见公孙康,而袁尚继续率麾下人马原地驻扎。

于此同时,崔琰也成功返回了邺城,向刘昊呈上了袁尚的降书。

倒不是崔琰故意拖延,只是自张燕攻破幽州之后,遍地都是流民,而且黑山军也封锁了各处要道,尤其是冀州和幽州边界之地,更是盘踞了万余大军,崔琰几经辗转,费经千辛万苦才终算是回到冀州,返回邺城。

甚至是连夜将袁尚的降书呈给了刘昊,并协同一众袁氏旧臣,联合请刘昊尽快发兵。

刘昊也没有丝毫迁延,翌日一早便召集众臣商议,着手调兵。

“命赵云率龙骑营3万轻骑兵攻取蓟县,剿灭张燕的黑山军;命陈到率龙骑营2万重骑兵,出兵辽西,攻破张饶所部,尽快接回袁尚兄弟……”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刘甸意外穿越到东汉末年,穿越到汉桓帝刘志私生子刘甸身上,并绑定了争霸系统。各个时代并不安分的开国之主,正史中的文臣武将,野史演义中人物,江湖中的侠剑客,齐聚汉末,掀起东汉末年的诡异乱斗。
柏路松芯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汉疆喋血风云录
汉疆喋血风云录
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乱世之中,儿女情长,汉家江山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磨难,华夏一族,第一次差点亡族灭种,少年追随拯救汉家的大英雄冉闵,几经血战,终于见到了曙光。当然还应该有谢安,王羲之,苻坚,王猛这些青史留名的风流人物,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姓名,还有属于他们的故事传说。历史的责任,亲人的嘱托,推动着少年不得不,奋力拼搏,向上攀登。一部热血温馨的奋斗史!
汉家一小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