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

第258章 舅代甥职?李善长为何不要脸面(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最新章节。

另辟蹊径。

“郎中说有好转的可能,但具体的时间不确定,可能是今日可能是明日,老臣想着,斌儿的太常寺少卿之位,日常杂务较重,正值朝廷官制改革之际,他突然病了,实在是给陛下添了不少麻烦。”

李善长声音变得哽咽起来。

如此低声下气的又是给兄弟请罪,又是论外甥遭罪,朱元璋要是铁石心肠不安慰几句,传出去实在不像话。

哪怕李善长没有了实权,但在淮西老乡里,那可是老大哥的地位,可大可小的事,像汤和、徐达这样忠心的武将,都得冒着开罪他的风险,替这位老大哥说话。

因此,在李善长战术性停顿的时候,朱元璋敷衍了几句。

“确实有些麻烦,但丁少卿也能安心在家养病,直到痊愈,再来给咱办差。”

太常寺少卿官位高但实权低,朱元璋又不像唐宋时期的皇帝一样,喜好歌舞表演,所以这个少卿之位留给丁斌,也不算大事。

权当卖李善长一个面子。

总不能当众打了李善长的脸,不让老人家竞争丞相之位,摔伤了人家外甥,连个“闲职”都不给这位老功勋吧。

想到这里,朱元璋又补充了一句。

“还要劳烦韩国公,把咱的话转达给丁少卿,这样他的病,能好得快一些。”

不就是想利用苦肉计来稳住外甥的官位吗?

李佑丁忧了,位置腾出来就别想再回去。

李祺不成气候,为人聪明但也很鲁莽,和丁斌有得一拼,朱元璋巴不得留下这俩人,在朝堂上多说错多,给李善长添乱呢。

虽然他最近忙着处理奏疏,没空和李善长打太极,但看到李善长拉下面子来认罪,不再和以前一样,做错事也不认,全部推诿到别人身上去相对比。

朱元璋更喜欢看到如今李善长服软的模样,因为只要对方真服软,留着这位功勋老大哥直到终老,也算是全了一段君臣佳话。

谁知。

李善长话锋猛地一转:“陛下的隆恩,老臣感激不尽,只是斌儿的病还不知何时能好,太常寺少卿,如此重要的位置也不能空悬。”

啊?

朱元璋正回想着,他好像在哪里听过相似的话,但那会儿好像说的是丞相之位不能空悬,他猛地打了一个激灵。

不会吧?

太常寺少卿只是一个正四品的闲职而已,李善长居然不嫌弃?

然而这世间的事,就是不按套路走,处处出乎人的意料。

李善长这次停顿只是倒了口气,便忙不迭地往下说:“老臣愿意替斌儿暂代太常寺少卿一职,用来弥补老臣教导不善的罪过,避免突然换上新人后,太常寺同僚与下官不熟,办错差事,还望陛下恩准!”

“……”

朱元璋一时间都怀疑自己听错了。

不是!

为了能够重返朝堂,这老家伙他还真不嫌弃太常寺少卿这个官职?

没有实权的太常寺少卿和昔日独揽大权的左丞相,完全没有可比性。

就连自诩不论遇到何事,心态都很平稳的朱标,都被李善长如此举动,打了个措手不及,心情复杂不已,竟对李善长这种能屈能伸的行为产生了一丝佩服和动摇。

父皇常说胡惟庸是朝堂之上最能屈能伸的官员,如今这个头衔,该换人了。

“韩国公,何至于此啊!”

朱元璋好半晌才找回自己的声音,表达婉拒的意思。

“你年事已高,太常寺虽没正事但杂事确实也不小,与其劳心费力,不如在家休息。”

谁都知道,李善长谋的不是少卿之位,而是重返朝堂。

他重返朝堂能干什么?

废除丞相的事已是铁板钉钉,凭李善长一人无法更改,除非朱元璋死了,但继承了朱元璋意志的朱标继任,依旧会按照此时的制度,执行这一套秩序。

朱元璋还没看透李善长到底想干什么,在防备的同时,也是在劝李善长考虑清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刘甸意外穿越到东汉末年,穿越到汉桓帝刘志私生子刘甸身上,并绑定了争霸系统。各个时代并不安分的开国之主,正史中的文臣武将,野史演义中人物,江湖中的侠剑客,齐聚汉末,掀起东汉末年的诡异乱斗。
柏路松芯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木叶村,这是离别的馈赠
木叶村,这是离别的馈赠
关于木叶村,这是离别的馈赠:火影世界迎来一个限定月读世界的漩涡面麻。纯火影体系,无系统。这是离别的馈赠。三代老头早看你不爽了,给你几个大逼斗。鸣人你想当火影?我愚蠢的欧豆豆哟!照美冥,以后我罩着了你了。
行久
汉疆喋血风云录
汉疆喋血风云录
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乱世之中,儿女情长,汉家江山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磨难,华夏一族,第一次差点亡族灭种,少年追随拯救汉家的大英雄冉闵,几经血战,终于见到了曙光。当然还应该有谢安,王羲之,苻坚,王猛这些青史留名的风流人物,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姓名,还有属于他们的故事传说。历史的责任,亲人的嘱托,推动着少年不得不,奋力拼搏,向上攀登。一部热血温馨的奋斗史!
汉家一小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