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

第178章 人死不能复生,淮西文官分裂(2/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最新章节。

“贤侄你不会是太过伤心,这才胡言乱语吧。”

胡惟庸还给李祺找了个台阶下。

然而,他还是错估了眼前的形势,李祺依旧又憎恨的眼神盯着他,再次质问:“我二叔昨晚一直处于昏迷之中,你却不顾他的身体,硬闯我家,还悄悄地拿走了二叔离京前,不知何时写的奏本。”

此话一出,众人一下子发现了盲点。

是啊。

李存义在回京后根本没回李府,直接和廖永忠一样,被邀请入宫赴宴去了。

而廖永忠死了以后,李存义就被气愤的平凉侯打伤了脑袋,陷入了昏迷,御医更是断言,要昏睡三日才能醒来。

那么刚才胡惟庸送上去的那封奏本,不是李存义离京前写的,就是有人假借李存义的名号写的了。

而奏本上写了廖永忠数十条罪状,唯独少了一份包庇下属杀良冒功,这一件与李存义相关的罪状。

谁写的奏本不重要,是不是胡惟庸指使的李存义揭发的廖永忠,在数项罪名落实的眼下,也不再那么重要。

胡惟庸和李存义、廖永忠搅和在一起,故意隐瞒一些罪状这件事,才是最重要的!

因为当你在家里发现一只蟑螂的时候,说明阴暗的角落里藏着一大堆蟑螂。

“子中,秉忠他到底什么时候写的奏本?”

就连朱元璋也没有错过这个绝佳的时机,坐实胡惟庸在这整个事件里,充当着重要角色。

“这……我也不知道。”

胡惟庸想说是李善长给他的。

但他不敢冒这个险,一旦李善长否认,那就坐实了他知情不报的罪名。

他此刻终于想明白了,自己上当了。

从一开始,李善长就没打算与自己联手,而是在利用他把李家从整件事里摘得干干净净。

事件的源头不是廖永忠使用龙凤服饰,有谋逆之心,而是更早!

是从吕本回京当上吏部尚书……不!

胡惟庸神色凛然地看向龙椅上坐着的朱元璋,一个可怖的念头,犹如晴天霹雳般划过脑海,让他忍不住浑身战栗起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是从东宫乳母张氏的死开始的!

哪怕当时他做好了善后事宜,后来吕侧妃扛下了谋害皇孙的所有罪名,但朱元璋还是怀疑,他把手伸进了皇宫之中,欲将他除之而后快!

“子中,你的脸色不太好看,是不是被秉忠的死讯吓着了?也罢,今日早朝就到这里吧,人都死了,韩国公的丹书铁券,咱就不收了,杀良冒功的案子,咱交给标儿来审,为了避免有人欺负死者不会开口说话,辛苦韩国公当陪审,老先生也在旁监察,你们觉得怎么样?”

朱元璋这个安排,让太子、李家、刘家当审查方,谁是被审方,一目了然。

原本李善长不理朝政后,淮西文官全部唯胡惟庸马首是瞻。

如今,只要李善长答应陛下当陪审,淮西文官就会因此分裂成李党和胡党。

朱元璋笑吟吟地盯着李善长,等着这位老大哥,做出决断。

“老臣愿意为陛下排忧解难,按照璟儿所书的奏本,如实查证各级官员和将领的罪状!”

大家这才知道,揭发李存义杀良冒功的,不是别人,正是当初阻击陈东所率领的大批倭寇登陆温州的最大功臣,刘基的次子刘璟!

换句话说。

假如李善长不同意当陪审,只有太子和刘基两个人审。

在陛下还拒了李善长使用丹书铁券的前提下,会不会有人为了什么目的,再攀扯出在朝为官的李家其他人,可就不好说了。

李善长还没给出答案,胡惟庸先急了眼。

“陛下,百室兄年纪大了,此事我愿意代劳!”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欢乐宋
欢乐宋
王大卫穿越到了大宋朝,还是双穿,他一边捣腾两边的东西挣大钱,一边等待汝瓷和钧瓷问世挣更大的钱。你以为他是腹黑男主,他却为了朋友杀辽使,平青唐,战西夏,争霸海域。你以为他不解风情,他却为了心爱的女人,追到上穷碧落下黄泉。王大卫说:大宋朝,我来了,全都给我嗨起来!
王大胃
木叶村,这是离别的馈赠
木叶村,这是离别的馈赠
关于木叶村,这是离别的馈赠:火影世界迎来一个限定月读世界的漩涡面麻。纯火影体系,无系统。这是离别的馈赠。三代老头早看你不爽了,给你几个大逼斗。鸣人你想当火影?我愚蠢的欧豆豆哟!照美冥,以后我罩着了你了。
行久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我有无敌舰队
我有无敌舰队
关于我有无敌舰队:古有始皇一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为大秦、保社稷。今有我王新打破百年之不变局,合并华夏神州,引领炎黄再临世界巅峰。唐朝末年,各地节度使佣兵自重,割据地方,历史走进了战火纷飞的五代十国;十国末年,分裂本应被大宋一统,但历史被神秘力量所改变,大宋并未出现,华夏大地依旧四分五裂。王新魂穿百年来到这个世界,灵魂附身落难世家少爷身上。在这个恶意满满未知世界中,看他如何用科学
晓小锋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