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敌皇竖子,拥兵百万!

第133章 与大梁的交易!大王庭的战书!(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无敌皇竖子,拥兵百万!》最新章节。

五月,芒种。

南凉进入盛夏,数不清的百姓在热火朝天干着活。

“……这才走了多久,变化真大,南凉真是日新月异啊。”返回大梁国的宫升龙没有待多久,就被女皇遣使再度来南凉见陈云。

而离云石城还有二十里,才修建好投入使用的官道两旁是密密麻麻的农作物,到处都是红砖瓦房,充满了勃勃生机。

田地里,有小孩子举着风车跑来跑去,有老人挑着扁担叫喊磨刀、磨刀,更远处,还有南凉军的骑兵小队在巡逻。

宫升龙离开云石城时,南凉的人口还在几十万,而接近两个月过去,南凉的人口已经暴涨到三百多万接近四百万。

宫升龙心头震动:

“这位南凉王,当真神奇,麾下百姓安居乐业,曾经荒凉的南凉平原,如今快成了人间桃源之地。”

纵观历朝历代,哪个地方的皇帝主动分田给百姓,免费给百姓建造红砖瓦房这么好的房子?

更别提分工作,免费让孩子读书,免费医疗。

最后一点就是,时时刻刻有南凉骑兵在巡逻保护百姓不受野兽侵袭。

云石城外,车水马龙,是数不清的商队。

云石城虽然人口四十万,但这四十万人口足以抵得上其他地方两百万人口。

无他,只要是经由南凉王府安排的工作,最低都是一个人一钱银子一个月。

而且南凉王府鼓励妇女做工,比如白糖、军供、布匹等等精细活。

没错,陈云在上个月发明了珍妮机,从江南收购了许多蚕线,极大的提高了妇女的生产力。

等于是一家夫妇一个月最低收入是二钱银子,而南凉的粮价也低,从大梁进口的粮食,成本是十一个铜板一斤,南凉王府同样是以十一个铜板售卖,分钱不赚。

而且在南凉王府安排的工作下,是包了伙食的,这几十万的百姓消费能力极强。

吸引了数不清的商人来南凉。

而南凉王府又凭借珍妮机、白糖、琉璃支撑起南凉财务的开销。

太让人感觉不可思议了,如今民间已经有士子称呼陈云为圣王!

外王霸道,内对百姓如圣!

宫升龙抵达云石城,便是有专人带着他来到南凉王府。

前堂。

宫升龙见到英姿勃发的陈云,拱手笑道:

“多谢南凉王遵守承诺约定。”

陈云笑着说:“本王说一就是一,东梁王这么快就再度返回云石城见本王,所为何事?”

宫升龙喝了口香茶,笑呵呵道:

“南凉王带去大梁的琉璃和白糖,让女皇龙颜大悦,缓解了皇室极大的压力。”

“女皇让我来南凉感谢南凉王,并且开口说,南凉与大梁的合作可以加深,若是谈的合适,女皇会御驾来南凉与王爷面谈。”

陈云表情有些震动:“女皇要出使南凉?”

这可是了不得大事,正常来说,女皇要来大周范围,应该是去京城与皇帝坐谈。

但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大周与大梁血海深仇。

所以大梁女皇要来南凉,就是不得了的大事。

宫升龙笑着说:“那就要看和王爷谈的怎么样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前期咒回,后期石纪元沈芜看着开屏小广告的话想都没想就点了是当沈芜努力卷生卷死的打算出生时,却发现要去的世界好像不太一样?说好的石纪元呢?我眼前这坨乌漆嘛黑的东西是什么?眼前这个白毛和怪刘海又是怎么回事?货不对板啊!就这么打算在咒回世界好好生活时,又看见了熟悉的大葱头……两个世界融合在一起了,双厨狂喜……完全不是啊!要操心的事情好像更多了。
清宴宴宴
长相思:折柳祭
长相思:折柳祭
关于长相思:折柳祭:毛球是大荒第一灵力高手九命相柳的灵宠,在死亡后却在九幽冥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九幽红人,并混成了九幽帝君身边的大红人——渡鸦。她利用身份之便,寻找相柳神魂,并在解救相柳途中解锁不同新身份。最后相柳有没有复活,又能不能絮小夭再续前缘呢?
割浆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