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生活,从作曲开始

第415章 一场跨越代际的文化对话(1/1)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悠闲生活,从作曲开始》最新章节。

国庆黄金周的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街道上飘扬的五星红旗与随处可见的“欢度国庆”标语,将节日的氛围渲染得愈发浓烈。

对于李星文而言,这个假期没有寻常的出游计划,却比任何一次旅行都更显厚重。

除了10月7日那天与宿舍兄弟们凑在一起,用啤酒和烧烤畅聊电影的事情。其余的日子,他拜访了爷爷、外公和孤儿院吴妈妈。

10月1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李星文便跟着爷爷出了门。作为退休多年的老干部,李耀先每年国庆都能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受邀前往专属观礼区观看阅兵仪式。

汽车平稳地行驶在通往长安街的路上,李星文看着窗外逐渐密集的人群,耳边偶尔传来孩童兴奋的呼喊,心中的期待也一点点升温。

抵达观礼区时,阳光正好越过城楼的飞檐,洒在红色的地毯上,不远处的士兵身姿挺拔如松,每一个细节都透着庄严与肃穆。

“先到位置上坐下,一会儿可有的看了。”李耀先拍了拍孙子的肩膀,语气里带着几分自豪。

李星文点点头,刚坐稳,便听见远处传来整齐的脚步声——阅兵仪式正式开始了。当徒步方队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过观礼区时,那统一的节奏、挺拔的身姿,仿佛一道移动的长城,让李星文的心跳不自觉地加快。

他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目光追随着方队的方向,连呼吸都变得轻缓起来。紧接着,装备方队缓缓驶来,坦克的履带碾过地面,发出沉稳的轰鸣,导弹车、装甲车依次亮相,金属的光泽在阳光下格外耀眼。

李星文忍不住凑近爷爷,压低声音说:“爷爷,这些装备也太酷了吧!”

李耀先没有立刻回答,只是眼睛紧紧盯着那些装备,眼眶微微泛红。直到空中梯队呼啸而过,战机留下的彩色烟雾在蓝天中勾勒出美丽的弧线,他才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

“星文,你知道吗?爷爷年轻的时候,咱们国家哪有这么好的装备啊。那时候搞建设,连一辆像样的卡车都得从国外进口,更别说这些先进武器了。”

他的手指轻轻敲打着栏杆,思绪仿佛回到了几十年前,“改革开放初期,我刚到地方工作,去偏远县城调研,坐的是敞篷卡车,一路颠簸下来,骨头都快散架了。那时候老百姓的日子也苦,顿顿都是粗粮,能吃上白面馒头就算是过年了。”

李星文静静地听着,没有插话。他从小就听爷爷讲过去的故事,但从未像此刻这样,在阅兵仪式的背景下,对“艰辛”二字有如此深刻的体会。

他看着爷爷眼中闪烁的光芒,那光芒里有对过往的追忆,更有对如今祖国强大的自豪。

“后来啊,咱们一步步赶上来了。”李耀先的声音渐渐洪亮起来,“修公路、建工厂、搞科技,一代人接着一代人干,才有了今天的样子。你看现在,高楼大厦遍地起,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谁还敢小瞧咱们中国?”

上午的阅兵仪式结束时,太阳已经升到了半空。李星文跟着爷爷,辗转来到一处老式家属院。这里住着几位爷爷的老同事,都是当年一起在地方搞建设的“老战友”。

推开院门,一阵熟悉的茶香扑面而来,几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围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聊天。“老李,你可算来了!”一位戴着老花镜的老人笑着起身,握住李耀先的手,“这位就是你的孙子吧?找到就好。”

李星文连忙问好,坐在爷爷身边,听老人们回忆往昔。

“还记得咱们当年修水库吗?”一位老人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那时候没有大型机械,全靠人工挖,天不亮就上工,天黑了才收工,好多人手上都磨出了血泡,也没人喊累。”

另一位老人接过话茬:“可不是嘛!为了赶工期,咱们在工地上搭了帐篷,冬天冷得睡不着,就几个人挤在一起取暖。但一想到水库建成后,能灌溉上万亩农田,让老百姓有饭吃,就觉得浑身是劲。”

老人们你一言我一语,话语里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却满是对祖国的赤诚。

李星文听着,忽然明白,爷爷常说的“贡献”,从来都不是抽象的词语,而是一代代人用双手、用汗水,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的担当。

傍晚时分,李星文跟着爷爷回到了爷爷居住的机关大院。院子里的老槐树已经有几十年的树龄,枝叶繁茂,树下摆着几张石凳。

走进家门,奶奶赵春兰已经把晚饭准备好了,红烧肉的香气从厨房飘出来,勾得人食欲大开。

饭桌上,李耀先的话匣子又打开了,说起自己当年在县里当领导时,如何带领群众搞特色农业,如何克服资金短缺的困难建加工厂。

“那时候国家穷啊,还欠着苏联的外债,我们想干点事,难着呢!”他放下筷子,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有人嘲笑咱们,说中国人连茶叶蛋都吃不起,我就不服气,跟同志们说,咱们得争口气,让他们看看中国人能行!”

“你这老头子,都过去多少年了,还跟孩子说这些。”赵春兰端着最后一盘炒青菜走过来,笑着嗔怪道,“星文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让他吃点好的,别总提以前的苦日子。”

“奶奶,我愿意听。”李星文放下碗,认真地说,“爷爷讲的这些,比课本上的知识更有意思。以前我总觉得‘先辈’离我很远,现在才知道,爷爷你们就是最了不起的先辈啊。”

李耀先听到这话,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但很快又皱起了眉头,语气变得沉重起来:“不过啊,这些年咱们一门心思搞经济,却忽略了文化发展。你看现在,国外的电影、音乐、动漫,在年轻人里多受欢迎,咱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却越来越少有人关注了。在文化传播这方面,咱们跟一些发达国家比,还处于弱势啊。”

李星文赞同地点点头。作为一名音乐专业的学生,他对这一点感触颇深:“爷爷,您说得对。现在学校里学传统乐器的同学越来越少了,大家都觉得学钢琴、小提琴更‘洋气’。像二胡、古筝这些乐器,明明那么好听,却没多少年轻人愿意传承,真的很可惜。”

“这就是文化入侵啊。”李耀先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忧虑,“和平年代没有硝烟,但文化领域的战争从来没停过。如果咱们自己的文化都丢了,就算经济再强大,也站不稳脚跟。所以,把华夏文化传播到世界每一个角落,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好,这是咱们这代人没完成的事,得靠你们年轻人接着干。”

就在这时,赵春兰忽然想起了什么,看着李星文说:“对了星文,前几天看网上说,你创作的英文歌曲在国外火了?还上了M国的音乐排行榜?”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刚下山,就被小姨子送进警局
刚下山,就被小姨子送进警局
关于刚下山,就被小姨子送进警局:单女主+双强+修真+修仙山中修炼十几载,下山之后,我无敌。陈天承师命,携一纸婚约,下山入都市,寻找未婚妻。
九幽月光
四合院:从工程师开始一路狂飙
四合院:从工程师开始一路狂飙
林胜利穿越到六零年代。本以为只是情满四合院的世界,不曾想后院居然住着近乎完美的郑娟,左手院子里住着梁拉娣,右边院子里住着爱好收藏老物件的九门提督关老爷子,胡同口还是徐慧珍的小酒馆...他是红星轧钢厂的工程师,备受领导的器重。他还是易中海的外甥,易中海夫妇对他视为己出。就这身份,说是钢厂和四合院的太子爷都不为过。禽满四合院?他表示不关他的事,他只想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过好自己的小日子。秦
临海听雨
拜师须菩提,征战诸天
拜师须菩提,征战诸天
关于拜师须菩提,征战诸天:西天佛门算计孙悟空,让其成为了佛教东传的牺牲者。天道曾言,圣人不能干预。菩提老祖无奈,在现世寻得一良徒,取名王颖秋,乃是门下第九弟子,孙悟空的师兄。且看王颖秋如何漫步诸天万界,拯救各种悲剧的同时,一步步爬到最高,与齐天大圣一起,征战西天。(你想看的我来写,免费的收藏和用爱发电,点一个吧!)
鼠胆虫威
奶爸:山村带娃日常
奶爸:山村带娃日常
关于奶爸:山村带娃日常:五年前,他是狼风一号人物。五年后,他得知自己有一个可爱的女儿。毫不犹豫带走女儿,回到巍巍大山,种田生活。只为给女儿不一样的田园生活,悠然自得。……
月神奇迹
你惹她干什么?她修的是杀道啊
你惹她干什么?她修的是杀道啊
绝代天骄沈青离被师父兼生母活拔了凤骨,就因为小师妹走火入魔、根骨全废,需要她的凤骨重塑修为,更进一步。可是,小师妹只是废了,被活拔凤骨的沈青离会死,于是她拒绝。结果,生母当众掌掴她,踹她出殿门罚跪自省!她最宠的小师弟,泼了她一身腥臭寒冰,“我帮大师姐清醒清醒。她最仰慕的大师兄,看都没看她,一改冷情,抱着小师妹急奔丹峰。宗主失望斥她凉薄,长老们指责她毫无同门情义,师弟师妹也都站出来控诉她动不动就辱
璃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