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最新章节。
“哈哈哈……如何?”
“我大明的战船,够威风吧!”
“这足以组建无敌舰队,称霸海域,成就日不落帝国吧?”
见叶轩目瞪口呆,朱元璋心情大好。
心中暗想:以往总是自己被震撼,今日总算轮到这小子了。
叶轩的确被深深震撼,这些庞然大物带来的压迫与巨大,难以言表。
回过神后,他忽又想起一事。
当年朱元璋击败陈友谅,俘其造船工匠,得其造船之术。
可以说,大明的造船技术,皆源自陈友谅。
当年陈友谅的水师盛极一时,堪称世间最强水军。
《明太祖实录》载:
“友谅造大楼船数百艘,高可数丈,丹漆涂饰,每船分三层……上下人声不相闻……”
《国初群雄事略》亦述:
“陈友谅大船……大者可容三千人,中者二千五百,小者亦千余。”
由此可知,陈友谅之船庞大无比,且隔音极佳,外界纷扰难扰船中人。
“此船,真乃壮观。”
“工部之能,着实惊人,竟能于短时内造此多船。”
叶轩赞叹。
朱元璋面露得意,捋须而笑,乐不可支。
“爱卿,船已造好。”
“无敌舰队,稍加训练,便可成军。”
“若要统治殖民地,建日不落帝国,还须何为?”
第118章 棉花资本主义之始!大明日不落帝国将临!
港口,碧波蓝天,一望无际。
高大之船,丹漆闪耀,帆影绰绰,立于海岸。
海风腥咸,吹衣袂飞扬。
朱元璋转视叶轩,问曰:
“欲统殖民地,建日不落帝国,还须何为?”
叶轩答:
“得殖民地后,可借舰队行海上商贸,行全球航海。”
“商贸与全球航海?”
朱元璋沉思。
此二词新颖。
然他昔日亦闻叶轩提及类似之语。
“商贸者,乃购、运、储、售商品之经济行为。”
“即与殖民地、他国交易往来。”
“全球航海者……”
“航行于四海,遍访世界各国。”
“凭大明现有的船只数量与规模,海上称霸易如反掌。
他国航海技术、船只数目与规模,皆无法与大明相提并论。”
叶轩言。
朱元璋颔首,心生自豪。
自是如此。
那些小国怎敢与大明比肩,大明水师与航海术均为顶尖。
实则,他国航海术与大明相差甚远。
此皆归功于陈友谅。
若非他痴迷造船、练水师、研航海术,
大明亦难有此机遇。
陈友谅败亡,
其苦心研究的航海与造船之术皆归大明所有。
“爱卿,这商业贸易,究竟如何进行?”
朱元璋仍有困惑。
“譬如说,
大明纺织业颇为发达,
可用大明织就的棉布与其他国家及殖民地交易,从而聚敛财富,掌控其经济。
再者,我们可扬帆四海,占据落后殖民地,掠夺珍稀资源。”
叶轩释疑。
然而,
朱元璋眉头紧锁。
“爱卿所言,用大明棉布与他国及殖民地贸易,
具体操作如何?”
他已习惯在叶轩面前坦诚无知,
不懂便问,
不再掩饰。
毕竟叶轩所知皆非常识,而是罕见学识。
他不懂,正常。
刘伯温、李善长等智者亦不懂。
他不懂,
亦正常。
叶轩续道:
“即以大明棉布,与他国及殖民地交换。”
对于“大明织造”的棉布,无需局限于大明本土生产,可运用大明技术于殖民地,让那里的奴隶进行织造,他们提供的劳动力成本更为低廉。
这能大幅削减人力成本。
再者,棉布织造需要大量棉花。
可在适宜棉花生长的殖民地,命奴隶种植。随后,在殖民地设厂,利用当地棉花及大明技术,由奴隶完成纺织。
如此,原材料成本亦大幅降低。
这些棉布成品,可销往更发达国家。手工制品价值不菲,加之大明织造技术领先,定能吸引多国购买大明技术织就的棉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