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

第158章 藏私(2/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最新章节。

两轮马车已经出现并逐渐走向成熟,而适合崎岖道路的独轮车,载货量更大的四轮马车,还未出现,

四轮马车,因其对道路的需求较高,转向不便,一直未能成为主流,

如果能提点殳戕,制作方便转向的四轮马车,中原几个拥有道路系统的邦国,其资源调配更加便利,

尤其是独轮车,这个东西一旦出现,长距离运输能力会有质的飞跃。

正想着,竖亥见到一个首领从口袋中掏出一把东西,分给身边的众人,

他们将那些小小的果实塞入嘴中,用牙齿一嗑,随后浑身颤抖,露出舒爽的神情。

竖亥即刻警惕起来,问道殳戕:“那是什么?”

殳戕立刻要了一些果实来,他定睛一看,原来是花椒。

巴蜀的首领们介绍道:“这是他们常吃的东西,山里到处都是。”

竖亥在陶唐氏受封火正时,才得到一小盘的奖赏,花椒在中原上流社会中,也是十分受欢迎的东西。

礼物又添一份,竖亥神清气爽,但巴蜀众人可就惨了,这段时间不能痛快的吃花椒。

殳戕听完竖亥的任务,立刻兴冲冲的就要出去和泥巴,其余首领也起身准备离开,

“各位等等,还有更重要的事。”竖亥忽然说道。

这件事情竖亥一路深思熟虑许久,直到现在才拿出来和大家讨论:

“殳戕,我觉得你们还是不要并入有夏氏为好。”

此言一出,大家都有些不知所措,竖亥冲锋陷阵,带领他们驱逐敌人,还愿意带他们离开不适宜生存的故园,

在他们心中,自然是要跟随竖亥到底的。

竖亥也知道这些人十分信任自己,所以另有打算,

“我给你们寻一块地方,你们做有夏氏的附庸。”

设立邦国是不可能的,他们在华夏集团内部并没有做出贡献,也没有历史渊源,何况土地并不好搞。

成为附庸,听从邦国号令,但并不居住在核心区域,首领对他们内部的事务也无法过度干涉,

将附庸的定义解释给殳戕后,他倒是十分乐意,有更多的自主权是一件好事。

先前竖亥不接受昆吾氏首领之位,一是根基不稳,还杀了对方不少人,二是大洪水近在眼前,他无心慢慢发育,

如今洪水已经降临,他也需要一股属于自己的力量,起码不会受到他人掣肘过多的力量,

改革政体,移风易俗,在这个时代还算容易,可毕竟竖亥寄人篱下。

接近五千人,比有夏氏的人口还要多,

而这些人更倾向于自己,这是一个不大,却不能忽视的隐患。

他们和中原人语言不通,习俗迥异,再加上竖亥可能会颁布的跨时代举措,很容易和中原家族发生摩擦。

一旦摩擦演化为冲突,掌握五千人力量的竖亥,和有夏氏的首领禹,即便关系再好也会被架在火上烤,

这是权力对人的异化。

禹善于纳谏,善于学习,

但若是竖亥的举措过于惊世骇俗,和中原家族的矛盾多来几次,恐怕二人会就此产生矛盾,

竖亥不想这样,他需要一个群只听从自己的力量,并且离有夏氏稍微有点距离的地盘,

这样既能避免冲突,对有夏氏来说也是一股新的力量补充,

距离产生美。

这个设想中的聚落,就是竖亥改革的试验田。

竖亥看着殳戕,否决了他获得自主权的想法:

“我帮你们争取的自主权,权在我,而不在你。”

“殳戕,说点现实的,如果你们不愿意听我的,我让禹给你们一块土地,你们每年准时足量纳贡,大家相安无事。”

“但你们若是信得过我,我们在这里歃血为盟,你们以后只能且必须听我号令。”

“我也向你们保证,绝不会亏待你们。”

竖亥掏出青铜小刀,在火上烧灼一阵,又用罐中的清水洗干净手,随后划破手掌,任由鲜血流下,

巴蜀众首领挠挠头:怎么划个手还那么麻烦,这是中原的风俗吗?”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