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四合院:醉酒后,错把淮茹当老婆》最新章节。
			     老队长示意大家安静:“我这次来就是为了这件事。”
 “成远,过来。”
 老队长招手让薛成远上前:“这位是从外地来的,是护林队的一员,有些人可能不认识他。”
 “本来他在山上护林挺好的,听说我们村孩子多但没学上,就主动提出帮忙。”
 “他说要为孩子们的将来考虑一下,他下乡插队就是为了造福咱们村民来的。”
 “打算在我们村教几天书,然后再回山上继续护林。”
 “从首都来的同志,觉悟这么高!”
 “既然同志都这么说,我作为村长当然要支持。”
 老队长环视众人:“乡亲们,这么好的机会,咱们一定不能错过啊!”
 听到老队长的话,场面顿时热闹起来。
 “真的假的?免费教孩子?”
 “老队长,您再说一遍,我刚才没听清楚!”
 \"没听清楚的话就别再听了,回去叫孩子们,让他们去上学!\"
 一片嘈杂声中,老队长大声喊道:\"都安静!一个个怎么这么吵?刚说的话不是都说完了嘛,还要咋的?\"
 \"有啥疑问的,一个一个来问,这样乱哄哄的谁听得清说啥?\"
 他指向最前排伸长脖子的男人:\"王家坝,你说。
 \"
 \"老队长,您刚才说的都是真的?\"
 \"真的教孩子认字算数?\"
 \"真的。
 \"
 老队长敲了敲烟袋,转向薛成远:\"成远,你跟王家坝说说吧,光我说没用。
 \"
 \"王哥,这教孩子认字算数是上面的规定。
 \"
 \"听说过扫盲班吗?\"
 底下人都摇头。
 薛成远心里叹息,有些无奈。
 上面政策下来了,但执行起来困难重重。
 像这种偏远的小村子,哪有条件做这些,更别说这种无关紧要的消息传进来也没人在乎。
 对他们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来说,养家糊口才是头等大事。
 至于识字,一年难得下山一趟的人,认字又有啥用?
 \"扫盲班是为了让大家认识一些最基本的汉字,可我们这儿太偏僻了,没老师没条件,所以这事就放下了。
 \"
 \"老一辈的不识字就算了,因为出去得少。
 \"
 \"但现在年轻人还不识字,将来怎么办?谁愿意自己的孩子一直困在这山沟里?\"
 \"哪怕是在山沟里待着,你要是识字、会算数,出去找对象结婚啥的,人家不就另眼相看了吗?\"
 \"将来有机会参军,那也是文化兵,文化兵能当干部啊!退伍后去工厂也能当工人当领导!\"
 薛成远这么一讲,所有人都明白了。
 识字很重要,将来可能还能当领导。
 \"现在有个难题,我们家十几岁的孩子都干半个工分了,再去学不仅晚了,也没时间啊!\"
 \"我们家也是,孩子快能娶媳妇了!\"
 \"行了,有这种想法的算了,别学了。
 \"
 老队长直接说道:\"这是好事,想学的等会去成远那儿报名,不想学的就算了,没人逼你们学。
 \"
 \"这么多年了,王家屯出去过几个人?\"
 \"现在机会来了,一个个缩啥呢?人家成远免费教你们的孩子,你们还在纠结这个纠结那个!\"
 \"我决定了,我家老大老二五个孩子,闺女那边两个到了年龄的,七个娃全都要学认字学算数!\"
 \"就算是全家累死,也要供孩子们学出来!\"
 \"散会。
 \"
 老队长对薛成远说:\"别想太多,有些人一辈子都没出过远门,见识短浅,村里想学的人不少。
 \"
 \"到时候统计一下,看看每家有多少孩子要上学,每户出一个劳动力,到时候盖几间教室。
 \"
 薛成远犹豫了一下:\"老队长,冬天盖房子,地冻得像石头一样硬,不如先用旁边的几间泥屋凑合,开春再建。
 \"
 \"没关系,这阵子农闲,没事干,你不给他们找点活儿,晚上村子里就闹得跟杀猪似的,全用在床上了。
 \"
 \"就是要让他们把力气花在正道上,孩子多,养活也是个事。
 \"
 老队长拍拍薛成远:\"成远,你是从首都来的,见多识广,山里的孩子笨、木讷、呆,没有城里孩子的机灵。
 \"
 \"不过山里的孩子有个好处,就是肯下力气,学不会就拼命学。
 \"
 \"眼睛是懒汉,手是好汉,光看不干活,啥也干不成。
 \"
 \"别奢望学得多精,只要识几个字、会算点数就行。
 \"
 \"到时候你也得多忍耐一下,孩子们确实都没上过学,不识字。
 \"
 回到村里后,老队长领着薛成远来到整理好的房间:\"你的房间收拾好了,以后你就安心住这儿。
 \"
 \"一会儿有人过来你就看着点,我先回去了。
 \"
 看着老队长离去,薛成远打量着屋内。
 虽说是土坯房,但屋子打扫得很干净。
 屋里有水缸、桌椅板凳,煤油灯里装满了油。
 锅碗瓢盆样样俱全,炕上的被褥一看就是崭新的。
 薛成远觉得,只要这个屯子里有的东西,这里都备齐了。
 \"老队长偏心,给你的是全新的,一点也没缺。
 \"
 辛琇晶看着屋里的摆设,撇了撇嘴:\"看这布置,我都想跟你要间房子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