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从愚公移山开始

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道祖的祝福(2/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洪荒:从愚公移山开始》最新章节。

山川变得更加秀美,草木更加繁茂,飞禽走兽们的眼眸中也闪烁出了前所未有的智慧与灵性。

而那些大能们更是感到自己的修为在气运的滋养下有了明显的提升,仿佛触摸到了更高层次的境界。

玄都**师、广成子等人,在感知到世界的变化后,心中充满了绝望和痛苦。

他们意识到,他们的老师,曾经被誉为盘古正宗的圣人,彻底失去了盘古正宗的名号。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这些弟子不孝,他们的行为连累了老师,使老师受到了众生的唾弃。

然而,他们也知道,这一切都已经无法挽回。

截教那边,众弟子则选择了沉默。他们明白,通天教主想要毁灭洪荒的行为得罪了全天下的生灵。有这个下场,根本就不奇怪。

巫族对于天道废除十二祖巫盘古正宗的行为,十分的不满。他们坚信巫族是地道的主宰,天道并没有权力直接处置十二祖巫。

然而,巫族有所不知,在冥界之中,冥界的鬼魂也发生了动乱。

在天地之间,怨气最深的不是生灵,而是鬼魂。地府的鬼魂受到了阳间怨气的侵染,纷纷转化为怨鬼,冤鬼。

地道那边的压力,比天道还要大。众鬼的怨气冲击地府,让地府大乱。

巫族想要让地道与天道抗衡,保住十二祖巫的盘古正宗之位,根本就不可能。

在这次劫难中,没有人道代言人坐镇的人道反而独善其身,没有受到影响。

恒宇大世界的生灵刚刚从地狱来到人间,他们生活在真空家乡,非常的安全、幸福和自由,没有任何的怨气。

这一波,方阳算是躺赢。

“道祖圣明,谢道祖为我等主持公道!”

在盘古正宗被废除之后,那些被鲲鹏老祖一干人等挑动的生灵也放下了执念,心中的怨气开始消散。

他们的目的已经达成,得到了公平的对待,自然不会再有怨气。

至于那些心里阴暗的,只是少数,他们的怨气还影响不到世界。

灾难结束,洪荒世界又吸收了盘古正宗气运,面目焕然一新,众生的心情不自觉的愉悦起来。

看着不断上升的正气,天道鸿钧也终于放心。他也不想,又经历一场量劫。

天道神轮消失后,鸿钧道祖重新掌握了自己的身躯。他的身上,终于出现了人性化的一面。

他看着一片祥和的洪荒,大手一挥,一团祥瑞的光辉被他抛洒而出,落到每一个众生的身上。

“本座以道祖之名,为众生赐福。愿我洪荒众生,大道可期,人人如龙!”(本章完)

inf。inf

dengbidmxswqqxswyifan

shuyueepzwqqwxwxsguan

xs007zhuikereadw23zw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书后,狗都不当的师尊被我当了
穿书后,狗都不当的师尊被我当了
关于穿书后,狗都不当的师尊被我当了:【穿书+前期女师男徒+心声+非传统修仙文+双洁】【懒散.口是心非好色师尊×在师尊面前哭唧唧.爱吃醋会勾人徒弟】正所周知,师尊是一个危险职业。轻则被欺师,重则被灭祖。不巧的是北雪沉穿书了,穿成狗看了都摇头的男主师尊。原着里的恶毒师尊被扒皮抽筋,挫骨扬灰。为了活着,北雪沉当起了温柔师尊,开启了长达十来年的养崽模式。于是……她死了!为了活着,她当起了恶毒师尊,手都打
全糖柚子
器仙,炼器炼人还炼天
器仙,炼器炼人还炼天
(凡人流,无系统)徐安平本是一乡野打铁少年,机缘巧合下,获得一柄上古仙鼎,从此觉醒灵根,踏上修仙一途。十系灵根,经脉瘀堵,那就用这仙鼎将其寸寸敲开,无缘筑基,便在体内生生炼制一座不朽基台,生前欺我辱我,死后统统炼制。身为炉,魂为火,万物作引,天地皆可炼,炼器炼人还炼天。……若干年后,徐安平斩天骄,压万族,脚踩尸山血海终登仙路绝巅。仙门前,他周身无数器具萦绕,这些器具皆是徐安平师门,亲朋,仇敌所炼
一零二恒星
莫谢尘缘
莫谢尘缘
关于莫谢尘缘:华胥西苑只有一座城,名叫不凉城,不凉城外只有一条护城河。而仲乙正半躺在河边的堤岸上。初秋的青草还颇有生机,在仲乙身下顽强地挺着腰杆儿,微凉的秋风从河面上拂过,吹动了仲乙耳边的碎发,也吹起了河水的瓣瓣涟漪,火红的夕阳在一望无际的平原尽头还留了半个身子,将天上的缕缕浮云染得通红,就像邻家丫头羞红的脸颊。仲乙从立春之后就一直囿于一个问题,都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那老天给他的大任又是什么?
雁横秋
射雕:提前穿了几十年
射雕:提前穿了几十年
师傅是天下第一的王重阳,王纯一开局就在天下第一派,全真派,本想着自己可以安全无忧的躺平一辈子,可是七个师兄师姐天天叫嚷着他要跟上进度,发扬全真威名,还有时不时想来偷东西的操蛇怪,用阵法玩他的老先生,动不动拿糖骗他喊师母的仙女姐姐,调皮捣蛋的师叔……王纯一不由感叹,躺平太难,生活不易!
红尘小道士
武圣从杂役开始
武圣从杂役开始
武侠文+武侠高武这个世界武道昌盛,强者众多,还好李阿吉随身带着一本英雄谱,可以获取里面侠客的武道传承,于是,李寻欢,西门吹雪,李沉舟……一一出现了,当李阿吉拔剑四顾的时候,才发现江湖如此的……
三顾草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