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从愚公移山开始

第七十二章 桃源洞天(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洪荒:从愚公移山开始》最新章节。

第72章 桃源洞天(求订阅!求支持!)

同归于尽当然不会同归于尽,方阳有八条命,他死了之后,还能复活。

他冒险进齐云山,是因为他不愿意被这七人爆装备。

他宁愿将所有的身家送给某位斩妖除魔的仙道高手,也不愿意便宜了这七个一直追杀他的疯子。

当方阳进入齐云山后,七个披着黑色斗篷的修士从虚空中现出了身形,他们望着云深不知处的齐云山,停下了追击脚步。

这七个修士,他们的样貌、打扮、修为全部一模一样。唯一能够区分他们的,是他们斗篷上绣着的星星数量。他们的斗篷,分别绣了一到七颗星星。

“还追吗?”

“不必冒险!我们七人按七个方位,围住齐云山。只要他一出来,我们就出手对付他。这个小辈的身上,有不少好东西。大罗手臂,连我们都没有。”

“我们不能一直等下去。我们屠杀了十八座城池,人族肯定在推算我们的行踪。人族高手要是杀过来,我们恐怕......”

“老四说得很对。这个小辈进得齐云山,未必出得来。大罗手臂再珍贵,也没有我们的命珍贵。”

“那就走?”

“走!”

七人说走就走,没有一丝丝的犹豫。

进入齐云山内部的方阳,对这些一无所知。

他进入齐云山深处后,就打起了十二分精神,一刻也不敢放松。

齐云山内部的时空特别的奇特,到处都是一种特殊的彩色仙光,目光不能极远,神识也释放不出去,只能凭借眼前的视野行进。

彩色仙光中有一股神秘的法则或者力量,无形无质,渗透到了灵气之中。

“连金仙进来,都会迷路。难怪从未有妖魔走出齐云山。”

行进了很长的距离,方阳都没有看到任何妖魔或者仙人活动的痕迹。

可是,即便是这等环境,他依然没有产生半点畏惧的心理。

紧张和畏惧是不同的,紧张是对未知作出的反应,畏惧是单纯的怕。

他不怕,他走到哪一步就是哪一步。他不会后悔,也不会害怕。

踏踏踏!

不知道走了多久,也许是一天,也许是三天,也许是五天,所有的迷雾,所有的仙光都消失不见方阳的眼前豁然开朗。

“哈哈,桃源洞天又来新道友了!”

“真稀奇,百年之内,就来了两位道友。”

“快看,这位道友也是一位年轻的金仙。外面的世界怎么了,这么多年轻金仙。”

方阳看着眼前的景象,有些难以置信。

这是一个无比广阔的虚空世界,没有大陆,没有日月星辰,只有数不清的漂浮岛屿。

这里的景象,和凡人想象中仙界高度相似,浓郁到凝结成了液态的灵气,发着白光的天幕,无数飞来飞去的仙人、妖魔等等。

很难想象,天地间还有如此安宁的所在。

“欢迎贵客来临,贫道有失远迎,还请贵客见谅!”

漫天光雨之中,一道彩虹从遥远的天边飞来,延伸到了方阳的脚下,彩虹桥上,则出现了一个身着淡紫色道袍的老道士。

老道士须发皆白,眉毛雪白雪白,皮肤晶莹,散发着一种奇异的光辉。

在这种光辉下,老道士似乎已经不在这个世界,进入了另外一片天地。

“这至少是一位大罗金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共感后,师兄们被疯批师妹拿捏了
共感后,师兄们被疯批师妹拿捏了
关于共感后,师兄们被疯批师妹拿捏了:花眠穿书了,成为狗血修仙文中的替身傀儡,却拥有四个实力高强的师兄。为了在修仙界站稳脚跟,花眠开始了自己的计划。白天,花眠乖巧模仿白月光,做师兄们的乖乖傀儡;晚上,花眠撕下伪装,与师兄在梦中耳厮鬓摩。即使面对唾骂和厌恶,花眠也不在意,毕竟她手中实打实的获得了资源。直到有一天,花眠发现梦中竟然是真的!吓得她立马假死脱身。却不想在她假死几日后就被抓住了。端方温柔的大
枕月眠眠
苟在宗门做吃播,一不小心成老祖
苟在宗门做吃播,一不小心成老祖
陶铁铁眨眨眼,好像悟了。这金手指不是天命吃播吗?她穿越的意义就是当个吃播?自此陶铁铁在宗门里是啥都往嘴里的塞的吃货。师父的异兽皮带,师叔的灵宠七彩玄鸟。能吃不能吃的全都进了她的肚子。在异界她是远近闻名的超级吃播。还是黑暗料理大师。只有水友们想不到的,没有她不敢吃的。吃着吃着,长辈们就飞升的飞升,坐化的坐化。吃着吃着,就连师侄徒孙辈的都硕果仅存。宗门也逐渐人才凋零,到了为难存亡之际。直到当代宗主无
码字万万岁
我是仙门唯一传人
我是仙门唯一传人
关于我是仙门唯一传人:大唐贞观九年,江山初定,山河无恙,一个身穿麻衣,脚蹬布鞋,背着一个大包袱的少年进入了长安城,大唐因为他的到来翻开了风云变幻的时代……“山无主,水无名,我带师命来册封山河水神……
仗剑逛天涯
武圣从杂役开始
武圣从杂役开始
武侠文+武侠高武这个世界武道昌盛,强者众多,还好李阿吉随身带着一本英雄谱,可以获取里面侠客的武道传承,于是,李寻欢,西门吹雪,李沉舟……一一出现了,当李阿吉拔剑四顾的时候,才发现江湖如此的……
三顾草庐
莫谢尘缘
莫谢尘缘
关于莫谢尘缘:华胥西苑只有一座城,名叫不凉城,不凉城外只有一条护城河。而仲乙正半躺在河边的堤岸上。初秋的青草还颇有生机,在仲乙身下顽强地挺着腰杆儿,微凉的秋风从河面上拂过,吹动了仲乙耳边的碎发,也吹起了河水的瓣瓣涟漪,火红的夕阳在一望无际的平原尽头还留了半个身子,将天上的缕缕浮云染得通红,就像邻家丫头羞红的脸颊。仲乙从立春之后就一直囿于一个问题,都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那老天给他的大任又是什么?
雁横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