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最新章节。
序幕:从后秦跳槽到胡夏的汉人谋士
公元411年,陕北的朔风大概能把人脸刮成砂纸。在一座飘着烤羊肉膻味和皮革味的匈奴军帐里,气氛有点微妙。后秦的镇北参军王买德,一个在当时历史大舞台聚光灯边缘晃悠的小角色,对着面前那位眼神像草原狼王、胡子大概能扎死苍蝇的赫连勃勃,郑重地拱了拱手:“将军乃真雄杰!秦室?那破船眼瞅着就要沉啦!买德不才,愿跳槽……啊不,愿效犬马之劳!”帐内火盆噼啪作响,映得赫连勃勃眼中精光四射,也照亮了王买德脸上那种“终于找到靠谱老板,这破班老子不上了”的决绝。这位“弃秦投夏”的谋士万万没想到,他这一“跳槽”,差点把整个北方的“地图编辑器”给整宕机了。
第一幕:弃秦投夏——从“PPT纺织工”到“创业公司CTO”的华丽转身
在后秦老大姚兴的公司里,王买德大概就是个“PPT纺织工”兼“边缘OB(观察)员”。每天干的活儿,不外乎整理些“XX地区胡人部落动态月报”、“关中粮价波动分析”之类的文档,属于那种年终总结念名字都可能被漏掉的“职场小透明”。但王买德这人,眼神贼好使!他敏锐地捕捉到,隔壁工位(划掉)……隔壁势力那个叫赫连勃勃的“创业狂魔”,虽然眼下地盘不大,但那股子狠劲和野心,简直像草原上的野火,烧得旺着呢!反观自家后秦公司,表面看着是“业界巨头”,实则内部派系倾轧、效率低下,妥妥的“大公司病”晚期。
当赫连勃勃这个“野蛮人CEO”向他抛出橄榄枝——“老王,跟我干吧!咱一起搞个大的(指灭秦)!”王买德几乎没咋犹豫。这感觉,就像你在一个论资排辈、死气沉沉的老国企,突然被马斯克(还是带狼性的那种)邀请加入SpaceX搞火星移民!换你,你走不走?必须走啊!
新老板赫连勃勃也是个急性子,见面第一句就问:“老王,速来!给个灭秦的SOP(标准操作流程)!”王买德却慢悠悠地倒了杯马奶酒(如果有的话),泼了盆冷水:“Boss,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秦这头老病虎,看着蔫吧,爪牙可还利着呢!咱现在冲上去硬刚,保不齐被它回光返照挠一脸血。” 他抛出的“蓄力待机”战略,核心思想就是:猥琐发育,别浪!先埋头搞基建、攒粮草、练肌肉,坐等关中自己乱成一锅粥,咱再优雅地进场收割。赫连勃勃一听,拍案而起(差点把桌子拍散架):“妙啊!得先生一人,胜过十万匹汗血宝马!”当场封王买德为军师中郎将——相当于“首席战略官”兼“创业合伙人”。从此,一个“匈奴狠人”加一个“汉人智囊”的“混搭天团”,开始在五胡十六国这个“大型真人吃鸡战场”上疯狂搞事情。
第二幕:军政大略——从“佛系发育”到“天降正义”的完美操作
王买德上任后的第一把火,就给自家老板的暴脾气降了降温。公元412年,隔壁“友商”西秦(老板乞伏炽磐)后院起火,乱成一团。赫连勃勃一看,乐了:“哟呵!天赐良机!兄弟们,抄家伙,捡漏去!” 那架势,活像双十一零点守在电脑前准备秒杀。王买德一个箭步冲上去,死死拉住老板的马缰绳:“Boss!使不得啊!咱跟人家签了和平协议的(虽然可能就口头说说)!乘人之危?这操作太low了,街边混混都嫌丢份儿!今天咱背刺盟友,明天谁还敢跟咱做生意?信誉破产啊老板!” 他力主按下“扩张暂停键”,对内开启“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的种田模式——整顿吏治(别让手下贪污得太狠)、发展生产(多种点粮食少啃草根)、积蓄力量(把刀磨快点)。赫连勃勃这头“草原猛虎”,虽然被强行“佛系”,憋得直哼哼,但也知道老王说得在理,硬是忍住了“剁手”的冲动,老老实实回去搞“内功修炼”。这战略定力,搁今天绝对能戒掉“买买买”的瘾。
真正的“风口”在公元417年呼啸而至。东晋“超级打工人”刘裕,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打下了梦寐以求的长安!眼瞅着就要走上人生巅峰,结果老家建康(南京)传来噩耗:他的“萧何”刘穆之下线了。可怜他儿子刘义真,一个估计还在青春期、可能沉迷打游戏的少年,被老爹像丢包袱一样扔在了刚打下来的长安,守着一堆烂摊子。
消息传到胡夏大本营,赫连勃勃的帐下瞬间炸了锅!将领们个个摩拳擦掌,眼冒绿光:“老大!肥肉掉地上了!冲啊!” 赫连勃勃也激动得胡子直抖。唯有王买德,不慌不忙地摊开地图,眼神像极了发现猎物的老狐狸,嘴角可能还挂着一丝“我早料到了”的蜜汁微笑:“刘裕跑路了?妙啊!关中现在就是个熟透的大蟠桃,挂在树上等人摘呢!而且,保管汁多肉厚!” 他随即献上了足以载入十六国“战略教科书”的“三路锁关”豪华套餐。
北路军(直捣黄龙): 由太子赫连璝(音:guī)挂帅,目标直指长安心脏!任务:正面硬刚,拿下核心!
东路军(关门打狗): 由赫连昌(勃勃另一子)率领,火速抢占潼关天险!任务:堵死晋军东逃的大门,把门给我焊死!
中路军(釜底抽薪): 王买德亲自坐镇,率主力直插青泥(今陕西蓝田)!任务:卡住晋军的粮道和唯一的退路!简单说:断粮+堵路,让你们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整个计划执行起来,丝滑得如同德芙巧克力。长安城里那位“留守少年”刘义真,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坑爹(其实是爹坑他)”。面对危机,他非但没组织有效防御,反而开启了疯狂“零元购”模式!把长安城里的金银财宝、古董字画搜刮一空,装了满满当当几百大车,准备搞一场史诗级的“搬家式撤退”。结果可想而知,带着这么多“累赘”,行军速度慢得堪比蜗牛爬。
公元418年初(具体正月),当这支“移动宝库”慢悠悠挪到青泥地界时,王买德露出了“猎人收网”的微笑。伏兵四起,杀声震天!史书记载此战“晋师大溃,积尸蔽野”,场面极其惨烈。东晋名将傅弘之、蒯恩等成了阶下囚(傅弘之后来被押回统万城处死)。而我们的“败家少爷”刘义真,上演了一出“荒野大逃亡”,据说光着脚丫子(鞋跑丢了?)在亲兵拼死保护下才侥幸捡回一条小命,狼狈逃回江南。青泥大捷! 王买德用最小的代价,一口吃掉了东晋留在关中的主力精锐!胡夏政权由此一举夺取长安,赫连勃勃意气风发地在灞上(长安东)登基称帝,国号“大夏”(史称胡夏)。霸业,成了!
第三幕:建国理政——从“马背打天下”到“工位治天下”的魔幻转型
打下长安,爽是爽了,但麻烦也来了。赫连勃勃这位“马背皇帝”,你让他骑马砍人、攻城略地,那是行家里手;可你让他坐在办公室里制定KPI、设计组织架构、修订员工手册(律法)?那画面太美,大概相当于让张飞拿着绣花针去绣《清明上河图》——纯属强人所难。
这时候,王买德再次华丽转身,从“首席战略官”升级为“国家总设计师”兼“CEO特别助理”。他被任命为丞相,开始了他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制度创新。他以汉家王朝成熟的制度为蓝本(毕竟专业对口),结合胡夏这个“游牧-农耕”混合体的实际情况,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建立起一套相对精简高效的行政体系。史家评价他“设官分职,粗具规模”,虽然可能比不上汉唐的完备,但成功地把赫连勃勃的“草台班子”,改造成了一个有模有样的“国家机器有限公司”。员工(官员)们终于知道该干啥、该找谁汇报了,朝廷运作总算有了点章法。
王买德深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和“无农不稳,无商不活”的道理(古代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他大力推行屯田政策(军队也种地),修复被战乱毁坏的农田水利,让农民能安心种粮。同时,开放互市(边境贸易市场),鼓励商旅往来。看着曾经荒芜的田野重新长出绿油油的庄稼,曾经冷清的集市再次挤满了讨价还价的人群,这位“总设计师”的嘴角,或许也难得地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在这人命如草芥的乱世,能创造一片小小的安宁绿洲,是多么奢侈的成就。
第四幕:外交纵横——在“钢丝绳”上跳踢踏舞的平衡大师
胡夏的地理位置,那叫一个“刺激”!北边是强大的草原帝国柔然,东边是正在崛起的未来巨无霸北魏(拓跋鲜卑),南边是虽然内乱但体量庞大的东晋。这处境,活像在三国演义夹缝里求生存,走错一步就是万丈深渊。
王买德的外交策略,充分体现了一个成熟政治家的“走钢丝”艺术。
北联柔然: 对北方的“大块头”邻居柔然,王买德力主“和为贵”。和亲(嫁公主/娶公主)、互市(你卖我马,我卖你茶),一套组合拳下来,“稳住北境,避免后院起火”。毕竟,跟柔然打起来,那就是两线作战,神仙也扛不住。
南御东晋: 对南边的东晋,则采取“谨慎制衡”策略。既不主动挑衅(“大哥我错了,别打我”),也不轻易结盟(“兄弟情深?别,谈钱伤感情,谈感情伤钱”)。核心思想就一个字:苟!静静地看着东晋内部各种“权臣篡位”、“王爷造反”的狗血连续剧上演,默默吃瓜,暗中发育。这种“闷声发大财”的策略,为胡夏赢得了极其宝贵的战略缓冲期和发展窗口期。
第五幕:历史评价与现代启示录
场景一:同时代人的评价
赫连勃勃对王买德的评价极高:“虽宗庙社稷之灵,亦卿谋献之力。”意思是说,就算有祖宗保佑,但主要还是靠老王你的谋略啊!这评价堪比现代老板对员工说:“公司能上市,全靠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