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第461章 西秦求生派宗室乞伏延祚:寒棺旁的降旗手和乱世跳槽王(2/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最新章节。

第四幕:西秦末日“高管”们的花式结局

南安城破,西秦这艘破船彻底沉没,船上的“高管”们自然也各奔前程,上演了一出“乱世生存秀”。

乞伏延祚 (侍中 & 右卫将军): 我们的主角,投降发起人之一。带着“灵活就业”的觉悟,先投奔了赫连定的夏国。结果夏国旋灭,他又火速(或者被迫)跳槽到北魏,算是勉强上岸,保住了性命和(可能缩水的)待遇。结局:大概率在北魏低调退休。

出连辅政 (另一位侍中): 这位老兄基本就是延祚的“投降搭子”,同进同退。延祚去哪,他大概率跟着去哪(夏国->北魏)。属于“抱团取暖型”求生选手。

乞伏跋跋 (吏部尚书): 同样是宗室,同样是投降三人组成员。他不仅自己成功跳槽(夏国->北魏),家族还在北魏实现了“再就业”的成功转型!他的儿子在北魏混得风生水起,甚至被封了侯!堪称“投降界”的家族逆袭典范。说明基因里自带生存和适应技能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乞伏元基 (相国): 这位身份更尊贵,是炽磐老板的长子,也就是延祚的亲大侄子(暮末的哥哥)。他当时可不在南安城享(受)福(饿)。他被安排留守在旧都枹罕。结果枹罕城破,这位根正苗红的宗室长子没能跑掉,壮烈(或者说无奈)殉国了。选择了Hard模式的“与国同休”,结局悲壮,令人唏嘘。

这几位核心人物的不同命运,简直就是十六国乱世精英生存图鉴的活样本。

乞伏元基:忠诚殉国,名留青史(角落),家族断绝(至少这一支);乞伏延祚、出连辅政:灵活投降,辗转求生,保住性命,但背负骂名;乞伏跋跋:灵活投降 PLUS,家族成功在新朝延续甚至小有成就。

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残酷环境下的生死抉择。乞伏延祚的选择,是这张图鉴中最具争议也最引人深思的一笔。你说他是软骨头?他确实在极端环境下选择了生路。你说他背叛?他或许觉得是在为更多人(包括自己)争取活下去的机会。这其中的道德困境,比南安城的城墙还难翻越。

第五幕:乱世启示录——当饥饿成为终极命题

乞伏延祚的故事,远不止是一个古代宗室官员的沉浮录。它像一面棱镜,折射出十六国那个血色时代的诸多特质。

宗室光环?也可能是催命符! 显赫的出身让他少年得志,平步青云。但当王朝这艘破船即将沉没时,“宗室”这顶帽子瞬间变得无比沉重。它意味着更高的道德期待(要求你殉国)、更大的责任(要求你力挽狂澜),也意味着敌人更想弄死你(斩草除根)。权力场上的风光,终究需要付出代价,没有只领工资不背锅的“铁饭碗”。延祚在南安的抉择,很大程度上就是被这顶“宗室”帽子压出来的。

饥饿:最古老也最强大的武器。 赫连定的军队固然强悍,但真正瓦解南安城抵抗意志、摧毁君臣信念、挑战人伦底线的,是那无孔不入、深入骨髓的饥饿。当士兵饿得连武器都拿不稳,当百姓眼中只剩下对食物的疯狂渴望,任何宏伟的帝国蓝图、忠诚的政治誓言,都变得比纸还脆弱。生理需求碾压一切上层建筑,这是亘古不变的残酷真理。饥饿的肠胃,比敌人的刀剑更能攻破城池。 延祚他们的投降,本质上是被“饿”趴下的。

生存 vs 道义:永恒的悖论与无解的难题。 乞伏延祚打开城门的那一刻,他背叛了君主,背叛了政权。但在“人相食”的地狱图景面前,这个选择又似乎带上了一丝绝望的“悲悯”——用政权的终结,换取一部分人(包括他自己)活下去的机会。这撕开了历史宏大叙事的面纱,暴露出一个最朴素的、属于个体的挣扎:在绝境中,“活着”本身,就是最原始也最壮烈的抵抗。 后世评价他“变节”容易,但真正理解在“易子而食”边缘做抉择的恐怖与无奈,却太难。他的选择,是人性在极端压力下的一次本能释放,也是对“忠义”极限的一次残酷拷问。

第六幕:现代启示录——从王爷跳槽看当代生存智慧

第一课:精准的时机把握能力

当公司现金流(粮草)断裂、核心业务(防御)瘫痪、竞争对手(夏军)兵临城下时,最聪明的员工不会陪着烧财务报表(玉玺)。乞伏延祚的跳槽时机精准得令人惊叹——既没有早到被骂叛徒,也没有晚到变成饿殍。

第二课:可迁移的核心竞争力

从禁中录事到侍中再到右卫将军,乞伏延祚积累了行政、军事、管理复合型能力。这种“跨界能力”在乱世中特别吃香——无论哪个政权都需要能文能武的全能型人才。

第三课:现实主义的决策思维

在“忠君爱国”与“生存至上”之间,他选择了更具操作性的方案。这不是道德沦丧,而是乱世中的理性计算——就像现代人不会守着即将破产的公司等发霉的面包一样。

第四课:风险分散的生存策略

他可能早就明白:把全部鸡蛋放在一个乞伏篮子里是危险的。十六国时期小政权的平均寿命不到20年,聪明的宗室成员都应该准备Plan B。

尾声:消失于北魏烟尘中的求生者

公元431年那个寒冷的六月,南安城门开启的吱呀声,不仅宣告了西秦的终结,也定格了乞伏延祚充满争议的一生。乞伏暮末拉着他的棺材走向了生命的终点,履行了他作为君主的最后仪式(虽然是被动的)。而乞伏延祚,则默默转身,步履蹒跚却又目标明确地走向了生存的下一站。

他最终消失在北魏的烟尘之中,史书对他的结局语焉不详,只留下“或归北魏”的模糊记载。他或许未能以“忠烈千秋”的名臣形象载入史册,却在王朝崩塌的废墟中,为生命凿开了一道缝隙。在五胡十六国那盘以人命为棋子的血色棋局上,有时候,选择活着落子,远比慷慨赴死需要更大的勇气,也背负着更沉重的枷锁。

当千年后的我们,隔着史书的薄纱回望南安城头那面降幡时,或许不该仅仅用“忠奸”的简单标签去评判。那面白旗,在凛冽的寒风中,更像是一朵在绝望深渊里挣扎着开出的、带着血泪的求生之花。它的升起,是人性在极端炼狱中的一次无奈呼吸,是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理想的一次残酷解构,也是那个吃人时代最刺眼的注脚之一。乞伏延祚的名字,也因此被永远钉在了历史关于生存与道义的永恒辩论柱上。他的故事提醒我们,在评判历史人物的“气节”时,或许应该先问问自己:如果置身于那个“人相食”的南安城中,我,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这个答案,可能比想象中更难以启齿。

仙乡樵主读史至此,有诗咏曰:

符节难擎碎玉壶,饥笳声咽戍城孤。

素棺空泣君王骨,降旆飘摇万木枯!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
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
关于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鞭尸挫骨,魂断紫塞!多尔衮含恨而亡,却意外重生至努尔哈赤病逝当夜。前世为大清鞠躬尽瘁,却落得死后被掘坟鞭尸的下场,这一世,他誓要改写命运!汗位争夺的血色帷幕拉开,四大贝勒虎视眈眈,大玉儿暗藏心机。多尔衮凭借前世记忆,识破重重阴谋,以雷霆手段力挽狂澜,不仅打破皇太极独大的局面,更在权谋交锋中逐步崛起。朝堂之上,他推行新政、重用汉臣,与各方势力展开惊
黄小峰
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
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
关于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无系统+慢热+种田+战争+权谋+穿越)上辈子,周阳是一个普通大学毕业的孤儿。一场意外车祸,让他魂穿大楚王朝。大楚王朝是开国皇帝项羽打败刘邦建立的王朝。家里穷就不说了,还要去当兵。他没有金手指,但是身体却拥有世上最强的力量!既然是当兵,那我当个弓箭兵好了。百发百中,射击距离远超项羽,他在战场上成了敌人的梦魇。英雄救美,郡主非他不嫁!结拜大哥居然成了皇帝!周阳发明
玄武湖钓玄武
白话文讲资治通鉴
白话文讲资治通鉴
——轻松读懂千年王朝兴衰?简介:?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耗时19年编撰的“帝王教科书,从战国到五代,横跨1362年的王朝更迭、英雄成败、权力斗争与人性抉择。但原着文言深奥,现代人读起来难免头大。这本就是要用轻松幽默的白话,把这部“古代版讲给你听!在这里,你能读到:???秦始皇如何一统六国,又怎样二世而亡???楚汉争霸,刘邦和项羽谁才是真英雄????诸葛亮北伐为何功败垂成?司马懿如何熬死对手???安
万一二
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
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
关于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重生为西汉边塞孤儿,李铮意外被匈奴掳走。十年后,他竟以“天狼神将之名统帅匈奴铁骑,横扫草原。长安城破在即,他却率军反戈一击,阵前倒戈。“大汉儿郎,他举起染血的长刀,“随我——回家!未央宫内,汉武帝看着这个俘虏变将军的传奇:“你要何赏赐?李铮单膝跪地:“臣求一纸和书,愿为陛下永镇北疆。他融合汉匈精锐,建立铁血兵团。当匈奴单于再次南下,惊见长城上飘扬的狼旗与汉字交织的战
毅源归来
未知天命
未知天命
关于未知天命:在浩瀚无垠的修仙宇宙中,小世界宛如沧海一粟,却藏有无尽机缘,引得各方势力觊觎。多名天道者,心怀贪念,妄图独霸小世界的气运,将其据为己有。而上天道皇也暗中布局,把平凡少年沈顺义当作一枚关键棋子,卷入这场残酷的气运之争。沈顺义起初懵懂无知,被命运的巨轮裹挟前行。然而,真相总有浮出水面的一天,当他惊悉这场纷争背后的惊天秘密——一旦气运被全部夺走,他所深爱的这方世界将在顷刻间灰飞烟灭,陷入
左瑾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