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第436章 西凉开国元勋唐瑶:改变河西历史的“关键先生”(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最新章节。

序幕:被历史淡忘的“关键先生”

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前,游客们常常为飞天的曼妙姿态所倾倒,却少有人知道,在距离敦煌不远的瓜州,曾有一位名叫唐瑶的晋昌太守,用一纸檄文改变了河西走廊的历史走向。这位老兄在史书中仅有寥寥数笔,却是十六国时期河西政局的关键催化剂。

公元400年,中原大地正处于东晋十六国的混乱时期。北凉政权内部,段业与沮渠蒙逊的权斗正酣,远在西部的晋昌太守唐瑶看着这一幕,不禁摇头叹气:“这届领导不行啊!”于是,一场改变河西格局的大戏拉开了帷幕。

第一幕:不安分的太守先生

场景一:北凉公司的“内部危机”

唐瑶时任北凉晋昌郡太守,治所在今甘肃瓜州东南。这个位置相当于今天的市长兼军区司令,掌管着从敦煌到玉门一带的广阔地域,妥妥的“封疆大吏”。在十六国时期,这绝对是个肥差——丝绸之路的要冲,商旅往来不绝,税收丰厚;军事重镇,兵强马壮,说话有分量。

晋昌郡在河西走廊的地位,相当于现代物流时代的上海港,既是经济枢纽,又是战略要地。唐瑶在这里经营多年,根深蒂固。史料虽未详细记载他的家世背景,但从后续发展来看,唐氏显然是当地望族,有着相当的势力与影响力。

某日,唐太守坐在官署中,收到来自北凉都城张掖的消息——又是段业和沮渠蒙逊的权斗新剧情。他抿了一口茶,眉头微皱:“这样下去不行啊,得找个靠谱的老板。”

此时的北凉公司确实管理混乱:董事长段业是个文人出身的管理者,缺乏实战经验;总经理沮渠蒙逊是个匈奴猛将,手握兵权,野心勃勃。两人明争暗斗,公司业绩直线下滑,员工人心惶惶。

当时的河西走廊,前有前凉、后凉,现有北凉、南凉,各种“凉”字号政权让人眼花缭乱,堪比现代互联网行业的各种“共享XX”大战。唐瑶敏锐地察觉到北凉内部的不稳定因素,开始暗自盘算:是继续跟着这个摇摇欲坠的政权,还是另寻明主?

场景二:一封改变历史的“群发邮件”

公元400年,唐瑶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不仅要跳槽,还要带着整个河西西部一起跳!这操作堪比现代某位区域总裁带着整个团队和客户资源集体跳槽到竞争对手公司。

这位太守大人充分发挥了自己的networking能力,向敦煌、酒泉、晋昌、凉兴、建康、祁连六郡群发了一封“邮件”——当然,那时叫檄文。值得一提的是,这六郡基本上覆盖了河西走廊西部的核心区域,相当于今天的经济开发区打包跳槽。

檄文内容大致如下:“各位同仁:当前北凉领导班子存在严重问题,管理层争权夺利,不顾员工死活。经多方考察,我们发现敦煌太守李暠同志德才兼备,深受群众爱戴。现提议推举李暠同志为新的区域负责人,同意请回复+1。”

唐瑶为什么选择李暠而不是自己上位?这其中有着深刻的政治智慧。

首先,李暠是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人,汉族,出身名门,曾祖父是前凉的张掖太守。在少数民族政权林立的十六国时期,拥立一位汉人领袖,更容易获得当地汉人士族和百姓的支持。这相当于在外资企业林立的商圈中,推出一位本土品牌代言人。

其次,李暠在敦煌太守任上政绩斐然,深得民心。史载他“通涉经史,玩习武略”,是个文武全才。更重要的是,他“温毅有惠政”,在百姓中口碑极好——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线上线下好评如潮。

最重要的是,李暠有着前凉王室的血统(虽然是远支),这在讲究正统性的古代,相当于拥有品牌认证和专利技术,政治资本十分雄厚。

这封“邮件”得到了六郡的一致响应。于是唐瑶正式拥立李暠为冠军大将军、凉公、领秦凉二州牧、护羌校尉。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西部战区总司令员兼秦凉二州省长兼少数民族事务办公室主任”。

李暠也很上道,立即改元“庚子”,定都敦煌,建立了西凉政权。一场由唐瑶发动的“和平政变”就这样成功了。从现代企业管理的角度看,这相当于完成了一次成功的MBO(管理层收购),原北凉公司河西西部分公司独立出来,成立了新的西凉公司。

第二幕:西凉公司的“联合创始人”

李暠建立西凉后,投桃报李,任命唐瑶为征东将军(据《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记载),位列西凉开国功臣之首。用今天的话说,唐瑶成了西凉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和第一大股东,持有大量原始股。

这个征东将军的职位很有意思——虽然西凉在河西最西端,东面是强大的北凉,但这个职位暗示着向东发展的战略方向。相当于一家深圳公司设立了“北上发展办公室主任”,表明了未来的战略意图。

不仅如此,两家还建立了联姻关系,成为了亲家。这种政治联姻在当时十分常见,相当于现代企业之间的交叉持股,能够强化双方的合作关系。

唐瑶凭借自己在晋昌的根基,协助李暠稳定西部防线,抵御北凉的反扑。有了唐瑶镇守晋昌,李暠才能安心在敦煌经营根据地。这种分工合作模式,很像现代企业的联合创始人一个主内一个主外,一个抓战略一个抓执行。

值得一提的是,李暠不仅是位政治家,还是位文学家。他的《述志赋》《槐树赋》《大酒容赋》等作品至今仍有流传。想象一下,唐瑶去敦煌开会,可能还会收到领导亲笔签名的诗集呢。

西凉政权虽然只存在了21年,但在文化保护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五胡乱华的背景下,西凉成为汉文化在西北的重要堡垒,这一点与李暠、唐瑶等汉人士族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第三幕:历史舞台的悄然隐退

令人不解的是,西凉建立后,唐瑶的事迹在史书中突然变得模糊起来。随着西凉迁都酒泉,开始东征北凉,这些重大事件中似乎都缺少了唐瑶的身影。

这是什么原因呢?历史学家提出了几种可能。

一是唐瑶可能早逝。十六国时期医疗条件有限,平均寿命不长,这点非常可能。毕竟那会儿没有现代医疗,一场感冒可能就能送走一位英雄好汉。

二是唐瑶可能选择留守晋昌,负责后方稳定,所以没有参与前线的军事行动。这就像公司的联合创始人选择负责后勤保障,让更擅长市场开拓的CEO去开疆拓土。

三是可能史料散佚,导致记载不全。二十四史中的《西凉传》篇幅很短,很多细节都已丢失。毕竟那会儿没有云存储,战乱中史料丢失是常事。

还有一种可能是,唐瑶在完成拥立大业后,选择了急流勇退。在乱世中,功高震主是常有的事,明智的臣子懂得适时退居二线。

从李暠后来的表现看,他是位重情义的君主,对开国功臣都相当优待。但如果唐瑶确实选择退居二线,这反而体现了他非凡的政治智慧——知道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

第四幕:家族的传承——西凉2.0版本

唐瑶虽然隐退,但他的家族并未退出历史舞台。他的女儿嫁给李翻生了李宝,儿子唐契、唐和在西凉亡国后在伊吾(今新疆哈密)继续复国运动。

这有点像现代企业的二代接班,虽然父辈创立的公司被收购了,但下一代又带着技术和品牌另起炉灶,想要重现昔日辉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奇葩皇帝合集
奇葩皇帝合集
在中国五千年璀璨的历史长河中,自秦始皇嬴政首称皇帝起,至清末溥仪退位,其间涌现出400余位帝王。他们或雄才大略开疆拓土,或碌碌无为守成度日,更不乏举止乖张、行事荒诞的奇葩君主。这些特立独行的统治者,以其惊世骇俗的言行,为历史画卷增添了诸多令人瞠目结舌的奇闻轶事。有的沉迷炼丹,妄图通过吞食重金属丹药实现长生不老;有的醉心木匠活,将朝堂政务抛诸脑后;还有的偏爱扮作商贩,在宫中搭建集市体验市井生活。这
苦丁茶2024
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
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
关于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无系统+慢热+种田+战争+权谋+穿越)上辈子,周阳是一个普通大学毕业的孤儿。一场意外车祸,让他魂穿大楚王朝。大楚王朝是开国皇帝项羽打败刘邦建立的王朝。家里穷就不说了,还要去当兵。他没有金手指,但是身体却拥有世上最强的力量!既然是当兵,那我当个弓箭兵好了。百发百中,射击距离远超项羽,他在战场上成了敌人的梦魇。英雄救美,郡主非他不嫁!结拜大哥居然成了皇帝!周阳发明
玄武湖钓玄武
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
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
现代精英周平安,一觉醒来竟魂穿古代周家庄的“傻儿子!十八岁的傻少爷,意图掌控命运?!但内有家族倾轧,外有匪患威胁,县令更是笑里藏刀想吞并家产!开局即是地狱难度?不,这是他的英雄启程!真实的穿越该如何智勇破局?且看周平安一介布衣下,如何以雷霆手段,在这动荡的大夏朝站稳脚跟,穿出一片新天地!爽点不断,智武双全!
宏的传说
白话文讲资治通鉴
白话文讲资治通鉴
——轻松读懂千年王朝兴衰?简介:?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耗时19年编撰的“帝王教科书,从战国到五代,横跨1362年的王朝更迭、英雄成败、权力斗争与人性抉择。但原着文言深奥,现代人读起来难免头大。这本就是要用轻松幽默的白话,把这部“古代版讲给你听!在这里,你能读到:???秦始皇如何一统六国,又怎样二世而亡???楚汉争霸,刘邦和项羽谁才是真英雄????诸葛亮北伐为何功败垂成?司马懿如何熬死对手???安
万一二
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
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
关于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重生为西汉边塞孤儿,李铮意外被匈奴掳走。十年后,他竟以“天狼神将之名统帅匈奴铁骑,横扫草原。长安城破在即,他却率军反戈一击,阵前倒戈。“大汉儿郎,他举起染血的长刀,“随我——回家!未央宫内,汉武帝看着这个俘虏变将军的传奇:“你要何赏赐?李铮单膝跪地:“臣求一纸和书,愿为陛下永镇北疆。他融合汉匈精锐,建立铁血兵团。当匈奴单于再次南下,惊见长城上飘扬的狼旗与汉字交织的战
毅源归来